> 裝備
釣魚中流傳著一句俗語:“欲得大魚,必先布餌。”這充分說明了布餌在釣魚過程中的關鍵作用。很多人認為,在野外垂釣時布餌頗為不易,但實際上,只要我們掌握了恰當的釣魚技巧,這并非難事。那么,大家是否了解釣魚布餌的具體技巧呢?接下來,就由學習啦小編為大家揭秘野外垂釣的布餌技巧。
野外垂釣打窩技巧
一、打窩種類
若想捕撈到大魚,先得布置誘餌,那么,各位是否了解如何進行誘餌的布置呢?通常,誘餌的布置可劃分為兩大類,一類是固定式布置,另一類則是移動式布置。
1)固定打窩
固定打窩究竟是什么意思呢?我來為大家講解一番,其實操作起來并不復雜。只需到達釣點后,挑選一個合適的位置,然后將你的誘餌均勻地撒入釣點中央,這樣就能有效地吸引并留住魚群。這種方法特別適合那些沒有水流的水庫、池塘、魚池以及黑坑等地,大多數釣友在打窩時都會采用這種方式。
2)活動打窩
這種窩子能夠自由移動,例如將窩料裝入礦泉水瓶,四周戳上幾排小孔,用細線綁牢后投放到釣點,亦或是用紗布將窩料包裹,系上繩子后投放,其目的是讓窩料緩緩釋放,讓魚兒能夠吃到卻難以滿足,因而不舍得離開,從而達到吸引并留住魚群的效果。待窩中的魚釣完之后,將窩料取出,更換釣點繼續垂釣,既節省資源又環保。這種活動打窩就比較適合有流水的地方,例如小河小溪等。
窩餌種類有很多種
自制的、市售的、野生的等,它們都含有豆餅、菜籽餅、高粱、玉米、大米、小米、麩皮、酒糟、豆腐渣、草料以及蟲子等成分。釣友通常會依據所追求的魚類來挑選合適的餌料,比如用草餌來吸引草魚,用豬肝、雞肝和骨頭來誘捕鯰魚和嘎牙魚,而發酵的酸面食則是釣取鰱鳙魚的佳選。關于這些,我就不再贅述了。
二、選打窩的地點
挑選釣點至關重要,因為釣魚時如何布設魚餌,很大程度上取決于釣點的具體情況。我有個建議,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最好布置兩個或以上的魚餌點,如果在一個點沒有釣到魚,就可以轉移到另一個點。尤其是在初冬時節,水溫降低,魚類不太活躍,不再是夏天那樣魚兒主動覓食,而是需要人們主動尋找魚兒。
通常在布置魚窩時,我們首要考慮的是風向的強弱,風力較小時,宜選擇在風向的下端布窩;風力增強時,則應在上風端布窩。此外,還需根據水溫的波動來調整布窩位置,因為水溫會隨季節更迭而有所改變,布窩也應依據不同季節挑選適宜的地點。
初春氣溫較低之際,宜將釣點選擇在朝向陽光的淺水區域;而盛夏氣溫升高時,則應將釣點設在陰涼且水深的地方,或是水草叢生的地帶。春釣岸邊、夏釣深潭、秋釣陰涼、冬釣向陽,這些原則大致相同。此外,在水草豐富的地方布設釣點也是關鍵,因為底棲魚類如鯉魚和鯽魚等,通常喜歡在水底草叢及其周邊活動,只要避免掛底,漁獲往往不會太差。
三、在人多的黑坑打窩
其實無需過多打窩,只需在釣點輕輕拋灑幾下便足夠,每隔一小時可以適量補充。實際上,塘底遺留的餌料已經足夠眾多魚兒享用,過多投放反而適得其反。我在黑坑曾目睹一位朋友用一個大盆連續撒餌,仿佛與魚兒有深仇大恨,一次性投入大量餌料,結果卻是越撒魚越少,眾人紛紛嘲笑他:魚兒都被你嚇跑了,還敢來咬鉤吃餌嗎?
在黑坑中,只要坐得端正,餌料搭配得當,上岸釣魚并非全無可能,尤其是遇到那些誠信的塘主。在廣闊的野生水域,尤其是大水面,投放重窩是常見做法,目的是將分散的魚群逐漸吸引過來,防止它們游走。觀察電視節目時,常常可以看到有人用船攜帶麻袋,一次性投放百余斤的窩料,這樣的場景并不罕見。
這種情況通常需要耐心等待幾天,因為新挖的魚窩不會立刻吸引魚群,我們必須保持耐心,魚兒會逐漸自行到來。此外,在野外釣魚時,還需留意小雜魚干擾魚窩,這是釣魚愛好者常遇到的問題。因此,我們應選擇不易霧化的餌料,比如顆粒餌、藥酒浸泡的玉米、大米等,用量不宜過多。同時,應盡量避免使用腥味餌料,盡量選用清香型或原味餌料。
四、我們打窩的過程中
深入思考確實是至關重要的。以我居住的小區為例,公園池塘一到春天,垂釣者絡繹不絕,然而魚兒數量有限,導致一天下來收獲頗微。我的一個朋友便開始研究如何提高釣魚效果,最終他發現池塘過于清澈,水草尚未生長,于是便在橋墩附近放置了兩塊裹滿干草的磚塊,并撒下了幾把誘魚藥物,隨后悠閑地離開了。次日,整個池塘僅他一人獨占釣桿,成了近期釣友們心目中的英雄。原來,他巧妙地利用了魚兒偏愛藏身于障礙物及水草叢生的區域以躲避天敵的特性,使得眾多魚兒紛紛聚集在他精心布置的草窩之中。
五、再說死窩子
實際上,雖然魚窩里的魚并沒有減少,但魚窩中魚腥味過于濃烈,導致魚兒不愿意上鉤。我個人的看法是,魚窩可能過于沉重,使得魚兒吃得太飽,因此它們不再對釣餌感興趣。盡管如此,魚兒又舍不得離開,于是便在魚窩里來回拱動。此外,窩料的味道過于濃烈,魚的嗅覺極為敏銳,一旦窩餌的氣味過于強烈,便會觸發它們的警覺與厭惡,導致進窩后只是反復拱動餌料而不進食,甚至有些情況下,窩餌的氣味已經超過了釣餌,魚兒便更加不愿意去觸碰釣餌。
說了這么多,實際上釣魚時布設魚餌的方式和樣式多種多樣,并無統一標準。不能因為布設了魚餌且方法得當,空軍卻未能有所收獲,就指責你不會釣魚;同樣,也不能因為隨意簡單地點幾下就能釣到大魚,就稱你為高手。所以,釣魚并無固定方法,真正重要的是能夠釣到魚。實際上,釣魚的最終目的在于陶冶情操、鍛煉身體,不斷探索和追尋釣魚之路上未知的樂趣,這才是我們應當追求的。
釣魚的偏方
將腰果研磨成粉末,與基礎鉺混合,不添加或僅添加少量其他成分,在多個魚塘中普遍投放的魚類,無論是大是小非常實用的野外垂釣打窩技巧,都能有效捕撈,效果顯著。
用玉米制成的軟糖作為誘餌來釣鯉魚,無需額外添加任何物質,四季皆宜,既經濟又實用,釣魚效果頗佳。玉米散發出的清香味和甜美口感,對鯉魚極具吸引力,使得它們紛紛搶食。在混養池塘中,即便他人未能釣到鯉魚,我憑借這種玉米軟糖卻成功釣起了16條,那份樂趣真是難以言表。
味精在提升味道方面的作用相較于氨基酸更為顯著。經過多次實驗,我們在池塘中懸掛了不同類型的鉺,觀察其附著情況,結果顯示味精的效果大約比氨基酸高出60%。
將大米放入瓶內,然后緩緩注入高粱白酒,直至完全覆蓋大米。封緊瓶蓋,確保密封。在夏秋季節,需浸泡三天以上,而在春冬季節,則需浸泡十天以上。使用前,需將米粒過濾出來,轉移至另一個干燥的瓶子中,并攜帶至釣場,即可投入使用。一般情況下,每次使用約三十粒左右即可。
鯉魚、草魚和鯽魚尤其偏愛菜餅和酒糟。制作菜餅誘餌的方法是,將30%的菜籽餅、40%的麥麩和30%的大米混合后碾碎,進入釣場后,根據手捏能成團的程度適量加水,即可形成誘餌。
看過野外垂釣有哪些打窩技巧的人會看:
1.野外垂釣有哪些技巧
2.野外垂釣影響上魚的因素有哪些
3.夏季垂釣有哪些小技巧
4.野釣時如何解決小魚鬧窩
5.垂釣鳊魚的方法有哪些
- 上一篇: 哲羅魚_哲羅魚垂釣方法_釣魚百科
- 下一篇: 非常實用的野外垂釣打窩技巧
猜你喜歡
- 2024-01-04 非常實用的野外垂釣打窩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