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魚類大全 > 釣鰱鳙
最近好幾個釣友私信問我關于野釣鰱鳙的問題,不得不感慨一下:前些年釣鰱鳙還很小眾,這幾年一下子就火爆了起來。說真的,蓑笠哥自己也是在2013年下半年才開始釣鰱鳙,松山湖的鰱鳙密度真的很好,第一次釣就小爆護,那拉力到現在都還記得。
事實上鰱鳙是一個比較好釣的魚種,但是野釣的話還是會有一定的門檻:新手抽鰱鳙很難,并不是技術上面的,技術上面的你想學其實不難,照抄都沒有問題,但是這個體力真的需要鍛煉。釣鰱鳙誘魚基本都是靠抽窩,野外密度不高的情況下20秒一桿都是很正常的——即使是這樣也不一定能釣得到魚。你要知道7.2的桿子,20秒一桿堅持三四個小時沒有魚那是什么樣的毅力。
資源好的地方隨便釣就能爆護
首先來看看最近釣友私信問我的幾個問題,解決之后再來講講初秋野釣鰱鳙的攻略:一個釣友說抽了一天都沒有鰱鳙過來,而這里面其他人是釣到了鰱鳙的,在排解問題的時候他說選擇的釣位很好,一天到晚都曬不到太陽。曬不到太陽其實就是最大的問題,白天白鰱比較活躍而它是趨光的:有光照的地方才會滋生藍藻之類的微生物,光照射不到的地方草都不長更不用說會有藻類了,這地方它來了沒有吃的它來干嘛呢(它不知道有人在抽窩的)?
還有一個釣友說能錨得到鰱鳙,但是釣起來四五條沒有一條是正口,問他鉤距是多少,答曰7-8CM。這個鉤距除非是釣15+以上的鰱鳙,要不然這個季節真的大了一點,白鰱的鉤距一般2-4CM、鳙魚的鉤距是4-6CM,可以根據體型加大和減小,也可以根據水溫的變化加大和減小:熱天活躍它們是貼著餌料吸,冷天距離就會遠一點。當然有時候也會很近,看它是不是很餓,瘦水就很近,肥水就遠一點。調整原則就是:經常錨到魚的下巴、鰓蓋、肚子那就是鉤距大了或者釣深了、有魚星或者有頻繁陰口打不到魚那就是小了或者釣淺了。
鰱鳙的口有跡可循
初秋釣鰱鳙的釣位選擇
這一點很重要,鰱鳙不怎么去的地方你一直抽在霧化方向對了的情況下也能釣上魚,但是發發窩的速度和進窩的密度肯定沒有好釣位多。已知鰱鳙都有這幾個習性:喜歡深水、吃微生物、膽小警惕。
那么我們選擇釣位的原則就是:最深的地方、光照時間長的地方、下風口大灣子、霧化向大水面的地方、鰱鳙成群浮頭附近。因為光照時間長微生物繁衍很快很多、下風口會聚集諸如藍藻和浮游動物,符合這些條件的也必要容易讓鰱鳙聚集,這樣誘魚速度要快很多。所以一般諸如水庫大壩、很深的樺尖、向陽高坎下方、丁字壩上面、相對安靜的碼頭比較容易釣得到鰱鳙。
還有一個原則就是:最近有人釣到過、錨到過鰱鳙的地方也比較容易釣到鰱鳙,但是這些釣點一般都比較火爆,不早一點去不太容易搶得到釣位。再講講向大水面霧化:不管有風沒有風,水域一般都會有一定的自流,你應該讓餌料霧化方向和水流向大水面的那邊靠齊(就是餌料霧化后會漂向大水面),因為大水面一般更深、誘魚范圍更大,所以更有可能誘來魚。
注:吹風的時候,水表的流向和水底相反,所以釣白鰱看水表釣鳙魚看下層。
初秋的藍藻不少,所以你在這個季節找下風口的灣子一定沒錯,但也要超過1.5的水深,最好是在藍藻聚集區看得到白鰱濾食。一般這種情況我是這樣操作:先開一盆餌料,然后用打窩勺打到魚兒群集的地方,慢慢把它誘到窩點,最后用打窩勺撒半盆餌料下去打窩,打散一點,然后立馬開竿開始釣。
最深的地方一定有鰱鳙
初秋野釣鰱鳙的餌料和窩料
目前沒有發現一款特別有效的鰱鳙商品餌料,當然這并不是說表現都不好,只是表現都差不多,在極個別被釣偏口的地方會有某種餌料特別有效的情況,但是你可以在岸上看看餌料袋子就能明白(雖然說垃圾帶走,但也只有一部分釣友做到)。這個季節推薦你用鰱鳙至尊和浮釣鰱鳙1:4的比例,再就是單開酸酵鰱那款黃色的版本,至于金版鰱鳙改版之后我還沒有用過不做推薦,老版本的話可以和三分鐘醉大頭2:1開。
鰱鳙餌料最重要的就是霧化,沒有霧化味型再好都是白搭,說實在的各個廠家的鰱鳙餌料味型都不同,但是都能釣得到鰱鳙,我個人甚至懷疑那個味型起到的作用微乎其微:用豆渣打窩、發酵豆渣打窩、熟大豆粉打窩都能誘來鰱鳙,它們本身沒有什么太好聞的氣味。總之就是霧化為王,霧化好兼顧好拋投的話那就是好餌料,當然便宜一點那是更好。目前發現酸酵鰱的發餌率比較高,就是同樣的粉兒能開出更多的濕餌,但是因為售價便宜絕大多數漁具店都沒有賣,但是你可以網上買。
鰱鳙真的不挑食
初秋野釣鰱鳙的抽窩
一般抽窩階段,開餌的水比大約是0.5左右,不同廠家的餌料略有區別,但是抽窩的餌料狀態就是:入水就霧化,一抽一團白,最多堅持半分鐘霧化完成就可以,密度高的地方也是這樣,因為不管密度如何霧化快都能讓魚兒更快進窩。所以你在抽窩階段需要保持20-30秒一桿,一直堅持到窩子里面來魚,但如果你和很多人一起抽鰱鳙的話,尤其是你后面去,那么抽竿的頻率可以不用這么快,直接開餌料1-2分鐘霧化的釣就可以了。
可能會有釣友疑問:怎么,同樣的餌料能開出不同霧化時間的嗎?這個確實是可以的,控制水比和打多幾下的區別。一般鰱鳙餌料水比高一點霧化速度就會慢一些,但是如果超過一定的量那么肯定會直接剝落拋投都不順利,我的建議是1:0.8-0.9,這個水比也能保持不錯的霧化,然后如果霧化太快那么就揉幾把或者打幾把。
總結就是:一個人釣瘋狂抽、幾個人釣輕松一點抽、很多人一起釣你就不用抽,直接釣就是了,尤其是坐在下游或者夾在中間的時候(真實總結經驗,踩過很多坑)。因為你一個人釣的時候來多少都是你的,人特別多的時候就要看運氣了,你餌料堅持得久一點概率就高一點,但霧化最好不要超過一分半,完全不霧化也沒有意義。因為很多人在一起,一人一坨餌料下去就是好大一坨,你不用擔心不來魚,只需要考慮來的魚你怎么把它釣起來。
抽窩的時候用很輕的桿子抽,等確定來魚之后換強一些的竿子,這樣能節省很大一部分體力。
抽鰱鳙越快越好
初秋野釣鰱鳙的水層尋找和抓口
這個嗎,其實如果你是新手,那么就建議你釣1.5米深,一直抽窩只要來魚遲早能釣得到。找水層這是一個比較復雜的活兒:鰱鳙全天水層都不太固定,早上白鰱在水皮、中午會深一點、下午又會淺一些,鳙魚的話一般釣2-4米左右,聽說某些釣況下可以釣更深,但是我自己沒有遇到過,比如早春初冬,又比如那種采石采礦之后很深的礦坑。
調整水層的原則其實挺簡單:頻繁錨魚或者頻繁撞線就擼淺一些、有魚星或者有陰口打不到就調深一些、幾盤散魚星沒口就釣淺一些(因為是白鰱)、單個乒乓球大小魚星(是鳙魚)十分鐘不開口就釣深一些。
抓口:在小魚很鬧的時候黑漂可以等一兩秒、抓比較穩的下沉、下去不起來的小頓口,這個不起來只持續不到一秒,白鰱這種口多,鳙魚都是黑漂和穩下沉,當然白鰱也有死口后黑漂,極少有頂漂(釣了十來年,只遇到兩次)。
釣白鰱抓口很重要
初秋野釣鰱鳙的裝備選擇
魚竿;低于30畝的可以用6.3以下,但是超過這個的最好用7.2,但7.2抽鰱鳙也就是天花板了,因為再長了抽不動不說也不容易抓口,除非真的是麒麟臂。
線組;推薦你用5+4,鳙魚不存在擋口一說(冬天除外),白鰱有擋口但是這個季節還行,能擋得都不大,這個配置一般一二十斤的都能釣得起來,大一點的放失手繩也能起來。
浮漂;新手推薦使用吃鉛4g左右空心尾浮漂,老手需要抓口的話選擇加粗尾就行了(方便看),也要看魚層混亂與否,混亂的話細尾的好,固定的話粗尾的好,因為細尾調目很高隨著霧化鉤子會上移。
魚鉤;五號新關東、12+伊勢尼、5+千又都可以,其中新關東最好抓口刺魚、伊勢尼等死口比較好跑魚率低、千又兩者兼顧但錨魚概率更高,當然你要是把伊勢尼弄歪嘴一點錨魚概率也高。建議大家用進口鈦合金的魚鉤,越輕越容易入嘴(注:不要買那種便宜的鈦合金,尤其是那個能泡在水面的,沒用的!)。
7.2野釣鰱鳙標配
啰啰嗦嗦一大篇,感覺還有一些東西沒有寫完,一時又想不起來,想起來再寫吧。還有一個就是:很多人問我釣鰱鳙的小藥什么的,我個人經驗就是白鰱用醋或者海藻粉、鳙魚臭雞蛋加點兒蝦粉,其他的我用過很多,基本都是毫無X用!
我是蓑笠哥,希望你野釣爆護!
猜你喜歡
- 2023-04-27 高溫天釣鰱鳙,我只服這幾招,一下竿就有口,半天不到就爆護!
- 2023-04-27 盛夏釣鰱鳙,試試這幾招
- 2023-04-27 釣鰱鳙用好這個小竅門,讓你夏天也能釣個痛快!
- 2023-04-27 鰱鳙魚難釣到懷疑人生?無意間透露這釣法“精髓”,別泄漏出去
- 2023-04-27 便宜又好用的自制鰱鳙餌料,成本才3塊,成功率100%!
- 2023-04-27 釣鰱鳙應該釣多深?把握住這2個細節,你就能立于不敗之地了
- 2023-04-27 一塊豆腐加上這些料,拿來釣鰱鳙,比買的效果還好
- 2023-04-27 夏季釣鰱鳙并不難,掌握好最關鍵的兩點,漁獲少不了!
- 2023-04-27 想要在野外釣上鰱鳙,這些小技巧千萬不要錯過,讓你有大收獲!
- 2023-04-27 釣鰱鳙到底多簡單?只須學會這5招,鰱鳙連桿上,天天釣都釣不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