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魚類大全 > 釣鯽魚
2021年10月初,洛河和伊河洪水退去后,很多地方都好釣魚。10月12號去伊河龍門北橋處釣了半天時間,黑鰭鳈、銀鮈魚等小魚很多,還有螃蟹、草蝦,鯽魚一條也沒釣到。旁邊兩位釣魚用粘粉小米,收獲了一兜子鯽魚。
回家后,我也買了粘粉,準備再去龍門北橋釣一次鯽魚。沒想到單位下任務,10月14號去海南三亞出差。
螃蟹籠子效果不錯,抓了三只螃蟹。
釣魚卻強差人意在鳳凰島、紅沙碼頭水深只有1米多一些,釣上的海魚有3、4種,個頭都很小,海昌魚跟淡水的鳑鲏魚差不多個頭,還有一種跟麥穗魚差不多大小。
釣了幾次后發現,海水釣魚和淡水一樣,只有深水才有大魚,三亞市區附近的碼頭和海邊水都太淺,想深水海釣要么跑很遠找深水碼頭,要么得出海才行。
在三亞呆了40天,11月24日才回家。這一段時間,洛陽氣候從秋天變為冬天,釣魚環境也發生了很大變化。
11月27日去龍門一道壩下游摸摸情況,這里是一處回水灣,10月份的時候魚很多,兩個釣魚人用粘粉釣了一兜子鯽魚。
在上次的釣魚地點今天卻不行,用面食餌料拋竿了半天,沒有任何反應,換上蚯蚓也不行。旁邊有人用長桿短線來釣,也只釣上來一條黃格亞魚。2個多小時,一條小雜魚也沒有。這里水深大約1.5米,看來天冷后難以存魚。
天冷以后,龍門北橋不好釣魚了,該去哪里釣魚呢?想了想,決定去伊濱區碧桂園那里試試。那里伊河有個大沙坑,像個小湖泊,水面寬闊,水位也深,去年秋冬季去過好幾次。
11月28日上午去釣魚,從新區體育中心到碧桂園開車大約40分鐘。到碧桂園處的河堤后,發現去年到河邊的土路被阻塞,只能從岸邊的高臺上走下去。這里的伊河水位較夏天時已經下降了好幾米,不過還是比往年水位高一些,淹沒了岸邊的蘆葦叢。遠遠望去,河邊釣魚的人很多。
沒拿漁具先下去查看了一下地形,然后帶著漁具往東走找釣位。很多地方是洪水退后形成的淤泥路面,干裂成龜紋,走過形成一串腳印。
從一片淤泥地走過去,來到了去年經常釣魚的一個位置。這里是個圓形水灣,釣位的后方是主河道,釣位面向東南,遠處大約100多米遠停汽車的地方,有一條小河溝匯入伊河。
這里水深2.5米,水面很平靜,浮漂很平穩沒有干擾,水底是泥沙,沒有雜物,釣魚看漂非常理想。用最近新買的紅蟲顆粒飼料打窩,浮釣鳊魚面食作餌料,拋了10多竿不見動靜。掛蚯蚓作釣,浮漂更是一動不動。
天熱時候釣魚,小魚鬧鉤不勝其煩。現在天冷釣魚,浮漂不見動靜,倒希望底下有小魚鬧一鬧。看來天冷以后,面食也該由香型換成腥香型才行。手頭沒有腥味面食,只好把現有餌料捏得蓬松一些,使得餌料入水后散落快一些。
慢慢地,拋竿下去有了一些動靜,1小時后釣上一條小鯽魚,拍照記錄一下。
釣上一條鯽魚后有了信心,按部就班地一桿一桿拋竿釣魚。下面的魚稀稀疏疏,有鯽魚,也有白條搶食。不過白條不多,差不多是釣上一條白條,就釣上一條鯽魚。
上午10點半到這里,11點選好位置開始釣魚。今天天氣不錯,很暖和,風也不大。上午到下午,不斷有人過來找位置,岸邊坐滿了人,后來的人甚至坐到有些泥濘、還沒完全干透的地方。
今天釣魚用面食的人最多,蚯蚓效果不好,也有人用紅蟲。或多或少,大家都陸續釣上了魚,都是一兩左右鯽魚,沒有大一些魚。
釣友多了,聊天也非常熱鬧。圓形灣子對面有兩位,像是老釣友帶新手,兩人間隔2米坐著釣魚。結果,新手接連上魚,老釣友卻一條也釣不上。老釣友換了2次位置,后來才釣上1、2條魚。
到下午4點,收桿不釣了。看一下魚獲,大小8條鯽魚。魚獲不多,好歹也算沒空軍。今天在這里,感覺靠近蘆葦叢的位置更容易釣到鯽魚。
收桿后,去西邊碧桂園那里的橡皮壩附近探了一下地形。與去年相比,橡皮壩下水流量很大,形成很寬闊的水面。往下游100米,河道變窄了一些,有回水灣子。這里也是去年常釣的一個位置,下次來可以試試,看能不能釣上鳊魚。
今天用的面食不適合天冷使用,下次準備腥香型藍鯽、全能面食餌料,釣魚效果應該更好一些。
猜你喜歡
- 2023-04-26 5個釣大鯽魚技巧,掌握好了釣的都是大鯽魚!
- 2023-04-26 野外垂釣“小鯽魚”,這5個技巧,簡單又實用
- 2023-04-26 有人說鯽魚不好釣,可能是你想多了,釣鯽魚越簡單越好
- 2023-04-26 鯽魚的生活習性和釣法
- 2023-04-26 鯽魚的三種釣法,釣友們請查收
- 2023-04-26 使用標尾兩目加粗的浮標釣鯽魚,應該怎樣調標?
- 2023-04-26 冬季釣鯽魚總是脫鉤,我來告訴你原因,再教你解決辦法
- 2023-04-26 野草叢生的野地怎么打窩?詳細的窩法,讓你以后釣魚不求人!
- 2023-04-26 不是跟你吹,水草洞里釣鯽魚,只要牢記這幾點,竿竿中魚忙不停
- 2023-04-26 冬春時節,撐握好橋筏釣鯽魚的魚訊判斷和提竿要領,收割鯽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