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野釣
一、魚種論述
鱖魚是名貴淡水經濟魚種,別稱桂魚、季花魚、花鯽魚、鰲花魚等,在生物學分類上屬于動物界、脊索動物門、硬骨魚綱、鱸形目、鮨科、鱖屬淡水魚類,因張志和的“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而家喻戶曉,具有極高的食用價值和經濟價值。
二、生長速度
鱖魚一年可以長1~2斤。鱖魚是中大型淡水魚類,除青藏高原外全國各地均有分布,尤以長江、珠江、閩江、松花江等水系最常見,常見個體1~2千克,最大個體可達10千克,人工養殖條件下鱖魚一年可以長1~2斤,自然環境下一年只能長100~200克。
三、生活習性
1、環境:鱖魚是底棲性魚類,喜棲息在江河、湖泊、水庫等水草茂盛且較潔凈的水體底層,最適水溫23~28℃,攝食水溫5~32℃,生存水溫0~36℃,水溫低于7℃潛入深水越冬。
2、食性:鱖魚是肉食性魚類,魚苗階段主要捕食其他魚類的魚苗,體長到20厘米時主要捕食小魚、蝦類、蝌蚪、幼蛙等,體長到25厘米以上時主要捕食鯽魚、白條魚、泥鰍等魚類。
3、繁殖:鱖魚是卵生型魚類,雄魚1~2齡、雌魚2~3齡性成熟,繁殖期4~8月,雌魚最大懷卵量可達50萬粒以上,產卵時親魚成對的在水面游動追逐,然后在水體下層產卵、排精。
四、代表魚種
1、鱖魚:鱖魚是鱖屬指名物種,別稱桂魚、季花魚、鰲花魚等,除青藏高原外各地均有分布,尤以長江、珠江、松花江等地最常見。
2、暗鱖:暗鱖是常見的一種鱖魚,別稱石板鱖、茶葉片、梧不卷等,主產于長江、珠江、閩江等水系,體側深暗灰色,背部灰黑色。
3、斑鱖:斑鱖是常見的一種鱖魚,別稱西江斑鱖,廣泛分布于云南、四川、湖南、廣西、江蘇等地,遼河、鴨綠江等水系也有分布。
4、波紋鱖:波紋鱖是常見的一種鱖魚,別稱癩頭桂、鐵鱖魚等,主要分布在長江、珠江等水系,多棲息在礫石底質或沙灘的水域中。
5、高體鱖:高體鱖是常見的一種鱖魚,別稱高背鱖、駝背鱖等,廣泛分布于長江及以南各水系,喜棲息在水草繁茂的江河、湖庫中。
6、長體鱖:長體鱖是常見的一種鱖魚,別稱竹筒鱖,主要分布在長江、珠江、閩江等水系,個體比較小,數量不多,經濟價值不高。
猜你喜歡
- 2024-01-10 鯽魚放自來水能養幾天?
- 2024-01-10 大王烏賊是什么動物?
- 2024-01-10 老虎斑學名叫什么?
- 2024-01-10 文昌魚是魚嗎?
- 2024-01-10 孕婦可以吃蝦嗎?
- 2024-01-10 劍魚是什么魚?
- 2024-01-10 黑魚能長多大?
- 2024-01-10 毛蚶是什么動物?
- 2024-01-10 養魚的數量有什么講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