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野釣
一、魚種定義
黃鱔是最常見的魚類之一,別稱鱔魚、田鱔、長魚等,在生物學分類上屬于動物界、脊索動物門、硬骨魚綱、合鰓魚目、合鰓魚科、黃鱔屬淡水魚類,除西北高原少數地區外全國各地均有分布,因肉質細嫩、味道鮮美且極富營養價值而備受青睞,具有極高的食用價值和經濟價值。
二、壽命論述
黃鱔的壽命能活6~10年,最長可達15年以上。黃鱔是底棲性魚類,喜在稻田、池塘、溝渠、溪河、湖庫、沼澤等靜水或緩流水中鉆洞穴居,最適水溫21~28℃,攝食水溫10~30℃,生存水溫1~32℃,對水質、溶氧量等環境因子有很強的適應性,壽命一般6~10年,最長可達15年以上。
三、分布范圍
黃鱔是熱帶及溫帶淡水魚類,原產于中國、孟加拉國、柬埔寨、印度、日本、印度尼西亞、老撾、馬來西亞、緬甸、泰國、越南、朝鮮半島等地,美國、歐洲、北非有引種,我國除西北高原少數地區外各地的永久性水田、池塘、溝渠、溪流、江河、湖庫、沼澤等水體中均有分布。
四、生活習性
1、底棲性:黃鱔是底棲性魚類,喜在淤泥底質的靜水或緩流水中鉆洞穴居,洞穴長度約為黃鱔體長的3~5倍,洞內彎曲交叉,每個洞穴一般有兩個以上洞口,洞口常開在接近水面處。
2、肉食性:黃鱔是肉食性魚類,攝食兇猛且貪食,尤以夏季攝食最旺盛,主要以水生昆蟲、小型甲殼動物、小型魚類等為食,攝食方式為啜吸,感觸到有小動物在口邊時即張口啜吸。
3、夜行性:黃鱔是夜行性魚類,視覺器官退化,眼小且蒙有皮膜,主要靠嗅覺捕食,白天常潛伏在水底洞穴中,等到了夜間才出洞覓食,人工養殖時可通過訓食改變黃鱔的攝食習性。
4、變溫性:黃鱔是變溫性魚類,生存水溫范圍1~32℃,最適生長水溫21~28℃,攝食臨界水溫10~30℃,水溫低于10℃或高于30℃時停止攝食,到了冬季則鉆入水底的洞穴中越冬。
5、性逆轉:黃鱔是性逆轉魚類,從胚胎期到初次性成熟(35厘米以內)時都是雌性,產卵后卵巢逐漸變成精巢,體長36~48厘米時雌雄數量幾乎相等,體長至53厘米以上時則多為雄性。
猜你喜歡
- 2024-01-10 小龍蝦頭部里的黃是什么?
- 2024-01-10 海蜇是水母嗎?
- 2024-01-10 竹莢魚是什么魚?
- 2024-01-10 斗魚怎么分公母?
- 2024-01-10 羅非魚和太陽魚有什么區別?
- 2024-01-10 螃蟹有幾條腿?
- 2024-01-10 被稱為魔鬼魚的是什么魚?
- 2024-01-10 魚鰭發白是怎么回事?
- 2024-01-10 油斑魚是石斑魚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