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野釣
一、魚種論述
鱈魚是重要的經濟魚種,別稱鳘魚、大頭魚、大頭腥等,在生物學分類上屬于動物界、脊索動物門、硬骨魚綱、鱈形目、鱈科的統稱,全世界共有500余種,廣泛分布于四大洋中,具有極高的食用價值和經濟價值,代表品種有太平洋鱈、黃線狹鱈、細身寬突鱈、多棘腔吻鱈等。
二、形態特征
鱈魚是小型海洋魚類,體長型、稍側扁,尾部向后漸細小,頭大,口大,吻突,上頜略長于下頜,下頜前端下方有一觸須,兩頜及犁骨均具絨毛狀牙,體被細小圓鱗、易脫落,側線明顯,背鰭三個,臀鰭兩個,各鰭均無硬棘,頭、背、體側灰褐色并具不規則深褐色斑點,胸部略淺黃色,腹面灰白色。
三、生活習性
1、環境:鱈魚是底層冷水性群居魚類,棲息深度175~225米,夏、秋季棲息在海洋冷水區域,冬季洄游到水深50~80米的沿海底層越冬,成魚和幼魚均有晝夜垂直移動的習性。
2、食性:鱈魚是肉食性魚類,主要以磷蝦、糠蝦等甲殼動物和胡瓜魚、毛鱗魚等小型魚類及軟體動物、棘皮動物等為食,不挑食且甚貪食,只要是會動的東西常張口就吞下去。
3、繁殖:鱈魚一般4~5齡性成熟,產卵期12月至翌年4月,盛卵期1~2月,懷卵量25~100萬粒,產沉性卵,卵徑0.98~1.05毫米,受精卵在6~7℃的水溫下12~17天孵出仔魚。
四、代表品種
1、太平洋鱈:太平洋鱈是我國北方沿海出產的主要海洋經濟魚類之一,別稱太平洋真鱈、大頭腥、大頭魚等,主要漁場在黃海北部、山東高角東南偏東、海洋島南部及東南海區。
2、黃線狹鱈:黃線狹鱈是北太平洋北部沿岸近底層冷水性海域魚類,別稱明太魚,廣泛分布于北太平洋,模式產地在鄂霍次克海、堪察加半島兩岸,我國黃海東部也有少量分布。
3、細身寬突鱈:細身寬突鱈是冷水性近海底層魚類,也進入半咸水及淡水中,主要分布在朝鮮半島到白令海峽、楚科奇海到維多利亞島等地,我國圖門江、黑龍江等地也有分布。
4、多棘腔吻鱈:多棘腔吻鱈是深海底棲性魚類,喜棲息在146~300米深、水溫5~7℃的泥砂底質水域,主要分布于西北太平洋,我國東海外緣、臺灣東北部及南部海域均勻分布。
猜你喜歡
- 2024-01-10 水虎魚怎么養最好?
- 2024-01-10 紅尾平克是什么魚?
- 2024-01-10 麥穗魚好養嗎?
- 2024-01-10 鱸魚是海魚嗎?
- 2024-01-10 世界上最大的章魚是什么章魚?
- 2024-01-10 養金魚幾天換一次水?
- 2024-01-10 麥穗魚吃黑殼蝦嗎?
- 2024-01-10 鮑魚是魚嗎?
- 2024-01-10 鴨嘴鱘是什么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