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訊
飼養鰻魚也是特色水產養殖之一。 如果飼養得當,經濟效益和收入均高于養魚。 因此,在農村養殖業中,近年來飼養鰻魚的戶數不斷擴大,但飼養鰻魚的農戶也不少。 它失敗了,原因有很多。 但就技術問題而言黃鱔養殖,主要有以下八類。
1、亂買種子。 許多在養殖場外購買的所謂“人工培育”種子或其他所謂“優質”種子,實際上都是采集的野生種子。 而且,由于臨時繁育、多道儲運等操作不科學,這些種子很難繁育。 死亡率達90%至100%,因此在購買苗木時一定要仔細檢查、鑒別。 一般人工養殖鰻魚,應在當地購買優質苗,既經濟又質量有保證。
2、不選品種。 從外觀上看,鰻魚有深黃色大斑點、土紅色大斑點、淺黃色細斑點、藍灰色細斑點等,只有選擇前兩種,才能生長得更快,人工養殖才能取得理想的經濟效益。
3、大小動物混養。 如果小鰻魚混養在同一個池塘里,它們就不敢爭奪食物,可能會變得虛弱甚至死亡。 當食物不足時,大鰻魚就會吃掉較小的鰻魚。 因此,大、小鰻魚混養時,雖然大鰻魚生長快,但池塘總產量較低。
4、泳池水太深。 由于鰻魚體內沒有魚鰾,因此它無法漂浮并停留在不同的水層中呼吸空氣。 如果池塘水太深,鰻魚需要經常游到水面呼吸,消耗大量體能,影響其正常生活和生長。 池塘養鰻魚的水深應根據鰻魚的大小而定,為5~20厘米,網箱養鰻魚的水草應充滿整個網箱,為鰻魚提供良好的棲息和呼吸條件。
5、給鰻魚池施糞肥。 鰻魚池水體較小,施用糞便很容易破壞水質,誘發疾病。 這樣改善水質是得不償失的。
6、忽視種植水草。 水草可以防止鰻魚中暑降溫,凈化水質。 沒有水草的鰻魚池無法創造良好的生態環境,鰻魚很難成功養殖,也很難實現高產高效益。
7、喂素食。 一些養殖戶用麥麩、菜餅、豆渣、大米、蔬菜等植物性素食來喂養鰻魚。 當嚴重饑餓、缺乏食物時,鰻魚會少量吞咽,但鰻魚的營養需求無法滿足其生命活動,更不能生長增重,會導致鰻魚逐漸變瘦、生病。并隨著時間的推移而死亡。 黃鱔是一種兇猛的底棲肉食性魚類,應飼喂動物性飼料或全價配合飼料。
8.頻繁的材料變化。 養殖戶經常因為飼料沒有保障而改變飼料種類。 鰻魚飼料應具有一定的穩定性。 如果突然改變飼料種類,鰻魚會難以適應,拒食,影響正常生產和生長。
鰻魚養殖
又到了春耕的季節,此時農民又要犁田了。 當我還是個孩子的時候,我們地區的田地都是手工耕種的。 養牛的就用自家的牛犁地,不養牛的就用耙子犁地。 犁地的時候,會挖出很多泥鰍和黃鱔。 那時,每個人都會在腰上系一個袋子。 當他們發現挖出來的鰻魚、泥鰍和小魚時,他們會立即撿起來放進袋子里。 當時稻田里這種小動物很多,一天往往能捕獲好幾公斤。 那時候,幾乎沒有人養殖鰻魚,所有的鰻魚都是在野外養殖的。 而且以前雖然生活條件不太好,但喜歡吃鰻魚的人并不多。 想吃的話,不用花錢,在稻田里挖就可以了。
但現在農田里的鰻魚越來越少了,一些鰻魚和泥鰍已經看不見了。 不過,市場上出售的鰻魚數量較多。 雖然都說是野生鰻魚,但大家都心知肚明。 是的,這些基本上都是人工培育的。 基本上不需要去市場購買野生鰻魚。 你會爭先恐后地去村里買。 那么農村野生鰻魚和人工養殖鰻魚有什么區別,又如何判斷呢? 我們來聽聽老農民是怎么說的。
村里有幾個人專門賣鰻魚。 我經常和他們聊天,學習一些判斷野生鰻魚和養殖鰻魚的方法。
第一種方法是野生鰻魚非常膽小,非常怕人。 當我看到有人賣鰻魚時,我把它們倒進桶里,過一會兒再看。 野生鰻魚基本沉于水底,而養殖鰻魚一般頭朝上打洞。 即使看到人,它們也不是很害怕,會不斷地抬起頭來,但野生鰻魚卻可以鉆到水底。 這個特點是相當明顯的。
第二種方法是野生鰻魚更有活力。 將鰻魚握在手中。 如果鰻魚非常活躍并且跳來跳去,那么它可能是野生的。 養殖的鰻魚一般都不太活躍。 如果被抓住,它們只會慢慢爬走,不會跳來跳去。
第三種方法是握在手上時手感不同。 養殖鰻魚的表面有很多膩子,拿在手上感覺很滑。 同時,它們一般都比較肥沃,用力握時感覺柔軟。 野生鰻魚基本不油膩,用力捏也感覺有點硬。
另外,我們還可以從顏色來判斷。 由于野生鰻魚一般生長在大自然和泥田中,它們要躲避天敵,所以它們大多只在夜間爬出來,所以它們身體的顏色會比較深,以青色或青黃色為主。 至于人工培育的黃色,大部分是土黃色,即使有一些青色,也會有一些黃色。 我村里有一些鰻魚販子。 為了讓自己的鰻魚看起來更像野生鰻魚,他們會去野外捕獲一些野生鰻魚,然后將它們混合在一起出售,這樣會讓鰻魚看起來更像真正的鰻魚。
鰻魚越大越好吃。 農民更喜歡吃小鰻魚,因為大鰻魚的肉不好吃,骨頭也多。 而且鰻魚年齡越大,體內積累的有毒物質就越多。 需要特別注意的一點是,鰻魚的血是有毒的,鰻魚需要放血。 民間還有“小蜀鱔勝人參”之說。 可見小暑節氣前后的鰻魚最為美味,而且肉質更加鮮美,肥而不膩。
鰻魚養殖
稻田耕作:可利用不干旱、不淹水的稻田。 面積不宜超過1畝,水深可保持在10厘米左右。 周圍田坎最好用磚或石條砌成,高40厘米,寬30厘米,檐口突出墻頂5厘米,防止鰻魚用尾巴勾墻或鉆洞。逃離。 也可以用70×40厘米的水泥板來保護。 田埂與地面成90度角,下端埋入田底約10厘米。 上面加磚、石、土等,形成屋脊。 如果是粗放式農業轉型,只需加高、加寬田埂,防止逃跑即可。
水泥池養殖:選擇向陽、通風、交通方便的地方建池。 一般為半地下水池,表面為水泥磚結構。 合適的尺寸是6平方米到20平方米。 池面和池底應打磨光滑,以免傷及鰻魚體。 水池的角磚應呈弧形,池檐向內延伸,并設有進水口和溢水口。 進水口一般高出水面30厘米至40厘米,排水口安裝在池底下方。 溢流口一般位于泥面上方20厘米處。 排水口和溢水口應位于進水口的對面,每個出水口應設有金屬網,以防止逸出。
土塘文化:我國有很多稻田。 利用稻田直接養殖鰻魚需要日常管理、觀察、捕撈。 這是非常有問題的,并且無法產生收益。 將稻田改為土塘,有利于集約化管理,容易提高產量。 據有關統計,利用傳統稻田飼養鰻魚,畝產鰻魚僅100-200公斤。 改造成土池后,畝產可達200??0公斤左右。 對于沒有其他場地或者沒有太多初始資金的農民來說,這無疑是首選。
網箱養殖:采用網箱養殖的鰻魚養殖尚處于技術開發階段。 網箱養殖適用于大型水體。 主要優點是水流經網孔,在網箱內形成生活水環境。 因此,水質新鮮,溶氧豐富,可實行高密度精養。
塑料大棚無土流水養殖:塑料大棚養殖的鰻魚可全年連續生產。 無土流水栽培可有效防治病害,效益倍增。 鰻魚最適宜的生長溫度是27℃~30℃。 使用塑料大棚不需要特殊的加熱設備。 春、夏、秋季溫室內的溫度很容易保持在這個溫度。 即使在寒冷的冬季,溫室內的平均溫度也能達到20℃。 保持養殖池內的水有輕微的流動,水質不會惡化。
鰻魚養殖技術_鰻魚養殖
推薦參觀:
- 上一篇: 天天釣魚游戲玩法介紹及休閑釣魚玩法
- 下一篇: 《天天釣魚》釣魚裝備免費試玩,捕獲58種品種各異魚類
猜你喜歡
- 2024-01-24 黃鱔養殖技術,黃鱔魚怎么養
- 2024-01-24 黃鱔養殖最新技術,鱔魚的養殖方法
- 2024-01-24 泥鰍黃鱔養殖技術,怎么養泥鰍啊?
- 2024-01-23 黃鱔養殖最新技術,怎樣養黃鱔,有什么好方法?
- 2024-01-23 黃鱔養殖技術,黃鱔養殖技術
- 2024-01-22 泥鰍黃鱔養殖技術,荒廢水田如何養殖黃鱔泥鰍
- 2024-01-19 泥鰍黃鱔養殖技術,怎樣養麻鱔和泥鰍
- 2024-01-18 泥鰍黃鱔養殖技術,在家養殖泥鰍和黃鱔要怎樣非配,怎樣不讓它們一起會得病,怎樣才能養好它?
- 2024-01-18 泥鰍黃鱔養殖技術,黃鱔、泥鰍套養高產要點
- 2024-01-17 泥鰍黃鱔養殖技術,養殖泥鰍黃鱔怎么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