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訊
海釣手法有千千萬萬種。 你知道標記釣在浮石釣中的應用嗎?
眾所周知,我們通常所說的浮巖釣魚,是指海邊的突出巖石、石灘、人工碼頭、防波堤等。 借助浮標的承載能力和海水的水流,將漁機懸浮在海中并隨水流移動,將餌料送到釣線上。 主動引誘目標魚的釣魚方法。 目前,威海最常用的是阿波釣法,標記釣等其他釣法正逐漸被黯然失色。
多年來我在海釣中一直使用立標,尤其是在岸邊釣黃魚和黑魚時。 我需要一根手竿、一個站立標記、一段竿線、一兩個魚鉤和一個中等鉛墜。 通過組建簡單的釣組,您可以充分體驗釣魚的樂趣。
下面將重點從靶子的結構、漁具、拋投以及適用靶魚四個方面進行介紹,試圖給喜歡用靶子釣魚的朋友一些啟發。
1. 標志的結構。
日本人可能已經開始使用波浪(丹錐),但長海釣標(以下統稱立標)在臺灣海釣中已有近一百年的歷史。 當然,日本也有相當有名的使用立標進行海釣的專家,如Toya 等人。 因此,臺灣有很多研究海底撈標識的人以及生產標識的公司。 立標的結構與淡水浮標的結構大致相同。 不同的是,站立標志的重量較大,重心較低。 立標從上到下可分為三個主要部分:標尾、標身、標足。
1)后綴
一般采用空心塑料尾,主要用于觀察魚群信號,清晰度是最重要的選擇原則。 我選擇的打印網目數從早期的五六目變成了現在的三四目。 釣友可以根據自己的視力選擇看得最清楚的尾部。 浮標的尾部決定了浮標直立的速度。 尾部長的浮標立起的速度較慢,尾部短的浮標立起的速度較快。
2) 標準機身
它基本上是淡水浮標主體的形狀。 頭部較大,向下逐漸變細。 在空氣動力學中被稱為流線型形狀。 這也是它與錐體的區別。 由于截面積小,可以大大減小。 水的水阻力可以對微小的魚類信號做出非常敏銳的反應,其浮力也由目標體的厚度和長度決定。 按標牌制作材料來分:塑料、梧桐木、輕木浮標、蘆葦桿、高粱桿等。
3) 標記
就是標記體下面的部分。 與淡水浮標的區別在于與線組的連接。 不插入浮子底座,而是在標腳底部打孔,為線組的連接做準備。 一般標準腳從材質上分為兩種,即碳纖維腳和鋼絲腳。 碳纖維腳是目前最常用的標準腳材料。 它們的比重較輕,質地較硬。
鋼絲腳可以直接起到配重的作用,減少鉛的使用,保護環境。 打標腳對整個打標的靈敏度和穩定性影響很大。 浮標的腳越細,其水阻越小,比重越大,可以降低和穩定浮標的重心,使其能夠快速響應微弱的魚群信號。 所以碳纖維腳和鋼絲腳是現在最實用的腳材料。
一般來說,最常用的站立標志是1.0、1.5、2.0和3.0號。 數字越大,重量越大,越適合深水。
2. 目標漁群
站立標志可用于港口、碼頭、防波堤或在平靜或中等波浪中遠離釣魚點(礁石)時。 因此,目標釣組的設定也非常重要。 設置的原則是簡單、實用、不花哨。 如果可能的話,省略它以減少糾纏的機會。 因為長拋是目標釣組的強項,長拋受風向和拋竿力度的影響,所以比較容易被纏住。 為了減少這種糾纏,能用的小東西盡量不要用,這樣也減少了阻力。 現在我把我經常使用的釣組介紹如下:
1米、5.3米、4.5米、3.6米巖釣竿根據漁場情況確定。 我喜歡享受遛魚的感覺。 只要條件允許,我就用0.8號或1.0號竿。 3.6米的長度是我最喜歡的。
2.釣魚線輪。 一般采用3000型。
3、100米浮動或半浮動公交線路(主線)。
4、棉結。
5、過線環采用8字形環。 或者自制 8 字形環形夾。
6. 設定標準。
7.太空豆。
8.旋轉引線或中通引線。 我個人還是喜歡用中通鉛。 對于使用旋轉引線還是中通引線存在不同意見。 由于漁機作業頻繁,中通鉛會在總線上移動,容易對總線造成磨損,所以有些漁民不愿意使用中通鉛。
9、子線根據個人經驗和釣點的深度來選擇長度。
10.魚鉤。 根據目標魚選擇。 釣黑鯛的時候,我一般都是用千ㄡ鉤。
當魚竿、漁線輪和母線組裝好后,母線穿過所有的線環。 在公交線上方打一個止線結,拉緊,但可以上下滑動,控制釣棚的深度。 依次套上帶有8字環或自制8字環銷的螺紋環,將立標掛入8字環銷、太空豆(用太空豆代替卡拉曼棒),最后系上旋轉引線到母線。 子線的一端系在旋轉引線上,另一端系在鉤子上。 這樣,目標釣組就完成了。
3. 有針對性的投擲
釣魚時,釣友要根據釣點的環境和空間來選擇竿的長度和拋投的方法。 拋投法和阿波釣法沒有根本區別。 只是拋投比阿波釣法更遠。 阿波距離太遠,看不清楚。 將標記設置在30米外是沒有問題的。 我常用的方法主要有以下三種:
1)彈跳式(也可稱為前向式):
這種方法主要用在釣點在前方不遠的情況下。 拋投時,將竿握在身體正前方,指向釣點方向,竿尖向下傾斜,指向水面。 用左手握住吊墜并稍微向后推,使桿尖稍微彎曲。 抬起桿的同時釋放吊墜。 竿尖的彈性可以將鉤餌拋向釣點。 這種方法主要依靠桿的彈性,有點像搖擺。 這種方法控制著陸點比較準確,使用也比較多。
2)側拋式:
這是有側風時最常見的拋投方法。 拋投時,身體與釣點的角度應為30°-40°。 左(右)手握住鉛墜或子線,將鉤餌放在身體一側,右(左)手輕握住竿柄和竿尖。 身體指向前方,稍偏左(右),以身體為軸,向左(右)側旋轉身體,右(左)臂自然向前擺動。 應讓鉛墜和鉤餌盡可能貼近水面飛行,并盡可能避風、順風,確保準確落入釣點。 甩竿的用力大小以及轉動身體的姿勢是否正確,直接影響拋竿的準確性,非常重要。 因此,你必須勤奮地練習。 “熟能生巧”。
3)劈擲式(因形似用斧頭劈柴而得名)
直立(直立)靶在正前方,又分為:頭頂分體投擲法和肩部分體投擲法。 此法可以投擲很遠(特別是“頭頂投擲法”可以投擲最遠),是常用的投擲方法。 拋投時,將魚竿舉過肩高,吊墜和鉤餌掛在身后。 面向釣點,從背上方拋到身前,鉤餌就直接落在你的面前。 這個姿勢很容易掌握,落地點也很容易控制。 但巖釣常用的餌料是南極蝦,親鉤性較差。 使用這種拋投方法,如果不注意投籃的速度和放線的時機浮游磯釣,蝦往往會被扔掉。 這個問題必須引起重視。
4. 標準制定的目標魚類。
魚鉤拋到釣點后,此時最重要的是找底(測量水深,確定釣棚),調整水面上方立標的網點數量。 找底和阿波釣一樣,這里就不贅述了。 目數調節與淡水釣的水深調節相同,所以應隨身攜帶咬鉛或鉛皮。 若垂直標記距水面太高,可在子線上加咬鉛,或在標記腳處加鉛皮,直至滿意為止。 。 剩下的時間就是引魚上鉤了。 那么哪些魚適合用標記釣魚呢? 威海沿岸常捕獲的魚類有:
1、黑鯛,又名加積魚,較小的又叫加魚棒、風蚌子、海騾子。 每年9月以后,第一場雪之前,威海周邊海域是捕撈小鯉魚的旺季。 只要善用這種釣魚方法,總會有收獲的。
2.馬魚,有人稱之為針魚。 8月下旬開始,11月中下旬結束,也是該魚的生長高峰期。 尋餌積極性很高,用立標釣魚效果更好。
3.梭魚。 從此,在港口、碼頭隨處可見它的身影。 用小桿子做個記號還是挺好的。
4、六線魚習慣上稱為黃魚。 從4月份開始,整個威海沿岸都可以見到它的身影。
5、黑裙,俗稱黑魚,基本一年四季都可以釣。
6、沙利帕等鰈魚基本上一年四季都可以釣。
7、綠鰭河豚,通常我們稱它為狼。 也是標靶釣法的強項。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釣魚技巧百科)
上鉤
- 上一篇: 浮游磯釣 日本図解釣り入門,基礎最重要魚種黑鯛
- 下一篇: 野釣鯉魚用谷物打窩最好的鉤子打窩怎么樣?
猜你喜歡
- 2024-02-09 浮游磯釣 日本図解釣り入門,基礎最重要魚種黑鯛
- 2024-01-26 浮游磯釣專業--浮游海釣體驗
- 2024-01-22 浮游磯釣的舞臺磯釣變化多端、饒富趣味
- 2024-01-22 浮游磯釣 海釣的分類方法,你知道幾個?
- 2024-01-22 浮游磯釣 一年中釣鯔魚的幾種膚淺認識整理出來的認識
- 2024-01-13 浮游磯釣 (漲姿勢)日本高碳釣竿的特點是什么?
- 2024-01-13 新手入門:浮游磯釣裝備介紹及安全裝備升級的方法
- 2024-01-07 浮游磯釣 紫紅笛鯛“紅友”的經驗和技巧有什么注意的要點?
- 2024-01-07 浮游磯釣 (釣魚技巧)波浪大小與巖壁形態的影響范圍
- 2024-01-06 浮游磯釣 (釣魚學堂)如何正確使用力擼游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