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訊
漁場形成的原因
世界漁場分布 陽光充足的大陸架水域是世界漁場的主要集中區。 這里有充足的陽光、溫暖的海水、豐富的浮游生物和營養物質,吸引了大量的魚、蝦、貝類等生長繁殖,從而形成了資源豐富的漁業。 世界上大部分漁場位于溫帶海域。 由于溫帶地區季節變化明顯,氣溫發生顯著變化后海水會發生垂直交換。 這時海底豐富的餌料就會浮上來,大海就成了魚類的餐廳。 溫帶地區恰好是冷暖流交匯處紐芬蘭漁場,餌料豐富,引魚。
北海道漁場
黑島寒流和黑潮經常訪問日本北海道漁場。 它們在北海道附近的海域相遇,引起海水的垂直運動,進而給上層魚類帶來豐富的食物。 北海道作為世界著名的大型漁場,盛產鮭魚、狹鱈、太平洋鯡魚、遠東沙丁魚、秋刀魚等海洋魚類。 在眾多海鮮魚類中,三文魚因其肉質鮮美、營養價值豐富而成為日本民眾的最愛。 三文魚片及各種菜肴已成為北海道著名的美食。
紐芬蘭漁業
15世紀末,意大利探險家約翰·卡伯特在尋找西北航道時意外發現了紐芬蘭漁場。 從此,這個“踩著水中鱈魚群的背就能上岸”的地方,就成了人類漁場。 然而,經過幾個世紀的過度捕撈,紐芬蘭的漁業已經失去了往日的繁榮,漁業資源遭到嚴重破壞。
秘魯漁場
受秘魯寒流青睞的秘魯漁場,常年受海風吹拂。 這導致原本位于上層的海水偏離海岸,深層海水逐漸上升。 隱藏在深層的食物和營養物質上升,吸引了豐富的魚類種類,其中包括鰣魚等800多種經濟魚類。 、鳳尾魚、魚類等,為人們創造了巨大的經濟效益。 但隨著全球氣候的異常變化,秘魯漁場海水溫度升高,嚴重影響魚類的生長繁殖。
北海漁場
北海漁場是世界四大漁場之一。 受北大西洋暖流與北極寒流交匯影響,北海漁業水質優良,魚品豐富,包括鯡魚、鯖魚、鱈魚等,年捕撈量約占全國的5%左右。世界總數。
舟山漁場
舟山漁場作為中國最大的漁場,長期以來一直是中國東南沿海漁民的重要漁區。 這里不僅有充足的陽光,還有長江流水帶來的大量養分。 優越的地理、水文、生物等條件,使其成為多種魚類的天堂,成為我國大黃魚、小黃魚、帶魚、墨魚的主產區。
- 上一篇: 釣魚的因果報應匯集事例,你知道嗎?
- 下一篇: 第二屆環滇池觀鳥節啟動儀式在晉寧區舉行
猜你喜歡
- 2024-01-25 紐芬蘭漁場 世界四大漁場的成因及分布位置,你了解多少?
- 2023-12-10 四大漁場 2017年高考地理必考知識點:紐芬蘭漁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