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訊
1. 投擲竿
拋竿是臺釣最基本的動作。 拋竿動作也是長期積累的結果。 新手常常無法正確投擲魚竿。 臺灣釣魚用的魚竿大多是4.5m,尤其是黑坑、賭池、比賽等。 有明確規定只能使用4.5m的魚竿。 許多沒有要求的池塘或魚塘也可以使用其他長度的魚竿。
拋竿時,釣魚者右手握竿,左手拇指和食指夾住子線,用無名指將兩條子線分開。 然后右手放下魚竿,稍用力抬起竿,利用竿的彈力和抬起竿時產生的魚線的拉力將餌料拋向釣點。 這時,由于右手伸出,魚餌落得很遠。 魚餌落入水中后,釣魚者慢慢收回右手,順勢將魚竿向后拉,邊拉邊將魚竿輕輕壓入水中。 此時,由于拉力的作用,將風線(即浮到竿尖的一段主線)拉入水中,減少了風線對浮相的影響。 也減少了風線對餌料下落的阻力,讓餌料在最短時間內落到水底,減少小雜魚搶餌的機會,增加了中魚的概率。
有時由于天氣情況,有一定的風量,可能是迎面吹來,所以拋竿時,需要用右手加大竿的角度,增加竿的力度。 還可以用左手稍微拉緊子線,將魚竿的一部分彎曲,這樣就可以利用提竿的力量和魚竿的彈性,大大增加拋竿的力度和發送的力度。將魚餌送到釣魚點。
拋竿時需要把握餌料的精準落地點,盡量減少餌料落入水中的聲音和動作,盡量一次性投到位。
2、提竿刺魚
新手釣魚者提竿叉魚時,往往會將整個手臂向上舉起,這樣有很多弊端。 首先,如果抬臂太用力,上魚的瞬間魚線就會繃緊,造成“斷線”的可能。 有的魚竿太硬,如果提竿太用力,受力點就在魚竿的尖端,可能會導致魚竿瞬間爆炸。 另外,臺釣的子線較長,過度提竿也會導致子線打結,降低子線的使用壽命。 所以,用竿叉魚是很有技巧的。
提竿時,手握魚竿,手腕用力,用很小的“彈力”,使之稍微向上移動。 “頓力”能瞬間刺穿魚唇,將魚鉤牢牢。 這時,對魚進行“八字法”遛魚,直到魚進屋。 如果覺得魚比較小,就用手臂用力把魚拉上岸(俗稱飛魚)。
3、壓線
這個過程聽起來很簡單,但操作上卻有一系列的調整。 如果操作不當,浮子會左右擺動或調節不準確。
當投竿就位后,釣魚者將竿尖插入水中臺釣技巧,然后輕輕地將其少量拉回。 這時候可以看到風線已經完全被拉入水中了。 風線入水后,浮漂會隨著拉力輕微傾斜。 然后將竿尖稍微提離水面并向后拉幾厘米。 最后,將桿尖稍微向前移動,輕松將其放在桿架上。 有的釣友習慣在這個過程的最后不斷地將竿尖按入水中。 這樣也有好處,特別是在大風的天氣里,可以減少風對線路的影響。
4.調整漂白
關于漂移調整的問題,筆者在之前的文章中已經詳細解釋過。 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在之前的文章中找到,這里不再贅述。 不過值得一提的是,臺釣調漂普遍比較靈敏。
- 上一篇: 為什么這種鉤型如此受歡迎,尤其是針對鯽魚等?
- 下一篇: 夏季釣魚應該怎樣選擇釣位和釣點呢??
猜你喜歡
- 2023-11-28 (釣魚技巧)秋季釣魚臺釣技巧,你值得擁有!
- 2023-11-23 (釣魚技巧)臺釣技巧及原理:調漂
- 2014-10-18 《其他名人釣魚視頻》何蔚藍臺釣技巧講解 第3集
- 2014-10-18 《其他名人釣魚視頻》何蔚藍臺釣技巧講解 第2集
- 2014-10-18 《其他名人釣魚視頻》何蔚藍臺釣技巧講解 第1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