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訊
觀賞魚的養殖已經悄然融入了很多人的生活,人們也從中享受到了美麗。 以下是雪啦編輯整理的一篇觀賞魚養殖技術論文。 希望您能從中有所收獲!
觀賞魚養殖技術論文第一部分
淺談觀賞魚養殖的發展與對策
[摘要]隨著我國對外開放的加快,人們的物質文化水平顯著提高。 觀賞魚的養殖已經悄然融入了很多人的生活。 人們在欣賞美景的同時,陶冶了身心,陶冶了情操。 目前,一些國家觀賞魚養殖規模越來越大。 他們利用各自優勢發展養殖和貿易,使觀賞魚養殖成為漁業經濟發展新的增長點。 縱觀近年來國內外觀賞魚市場狀況,我們看到觀賞魚的發展面臨著良好的發展機遇和社會環境。 觀賞魚養殖將成為充滿活力的新興休閑養魚產業,發展前景廣闊。
[關鍵詞] 觀賞魚, 觀賞魚養殖發展前景, 休閑漁業
我國觀賞魚養殖歷史悠久,是舉世聞名的金魚的故鄉。 金魚的養殖始于南宋1174年,至今已有800多年的歷史。 它于400年前的1500年傳入日本,17世紀傳入歐洲,19世紀初傳入美國。 現遍布世界各地,有200多種。 種類,是觀賞魚的主科。
隨著我國對外開放的加快,人民物質文化水平顯著提高。 觀賞魚的養殖已經悄然融入了很多人的生活。 人們在享受美的同時,陶冶了身心,陶冶了情操。 目前,一些國家觀賞魚養殖規模越來越大。 他們利用各自優勢發展養殖和貿易,使觀賞魚養殖成為漁業經濟發展新的增長點。 縱觀近年來國內外觀賞魚市場狀況,我們看到觀賞魚的發展面臨著良好的發展機遇和社會環境。 觀賞魚養殖將成為一個充滿活力、發展前景廣闊的新興產業。
觀賞魚一般可分為五類:金魚、錦鯉、熱帶魚、其他淡水觀賞魚和其他海水觀賞魚。 貿易中的觀賞魚約有 1,600 種。 淡水觀賞魚主要來自東南亞國家、新加坡和中國香港。 海水觀賞魚主要來自菲律賓、印度尼西亞、新加坡、斯里蘭卡、加勒比地區、肯尼亞、毛里求斯和紅海沿岸國家。 中國金魚享譽海內外,中國對國際觀賞魚市場的參與度逐漸加大。
一、我國觀賞魚養殖存在的問題
目前,我國觀賞魚生產幾乎全部是養殖戶或個體私營企業依靠傳統經驗和落后技術進行養殖。 國內100多家水產科研機構從未在該領域進行過任何科研投入,我國也從未有過任何鼓勵和支持觀賞漁業發展的政策和指導方針。 因此,與國外科學技術更為先進的我國培育的觀賞魚相比,質量存在偏差,規格小,顏色不純,幾乎沒有新品種。 不僅如此,一些生產主為了眼前利益,也出售優質種魚,并在繁殖季節從普通商品魚中挑選親本。 這不僅消除了之前的后顧之憂,而且導致種質嚴重退化,使得我國目前出口的金魚等產品合格。 率不足5%,將嚴重阻礙我國觀賞魚的健康、長期發展。
我國觀賞魚養殖技術仍主要采用傳統養殖方法,技術含量低,產業不穩定。 養殖金魚出口合格率(1999年統計)僅為5%。 多年來,觀賞魚養殖技術、市場開拓、產業發展都源于漁民的探索和積累,缺乏指導和支持,甚至缺乏自己的特色。 養殖品種和質量較低,體形、顏色不具有特色。 觀賞魚出口并不順利,觀賞魚市場雖然活躍,但始終無法實現規模化。 觀賞魚養殖科技水平較低,發展潛力較大。 如果將問題和差距視為潛力,盡快提高觀賞魚養殖科技水平,我國觀賞魚養殖將出現新局面。
行業組織缺乏,盲目生產,行業內信息不暢,對國外觀賞魚市場狀況了解不夠,碎片化現象無法適應日益激烈的國際國內市場競爭。 內部競爭降低價格使得外商獲得利益。 觀賞魚市場的需求將會不斷增加。 如何組織觀賞魚生產,占領國際觀賞魚市場,是一個亟待探討的課題。
我國觀賞魚出口包裝技術較差,產業規模較小。 我國觀賞魚年出口量超過1億尾,占世界觀賞魚出口量的十分之一,但出口額僅占世界出口額的1%多一點。 觀賞魚養殖服務體系尚未建立,產品流通市場不暢通。 隨著近年來觀賞魚養殖的蓬勃發展,迫切需要建立集種苗、飼料、防病、營銷于一體的觀賞魚養殖服務體系。
二、觀賞魚發展對策
不斷引進優良品種,提高檔次。 要以我國特色觀賞魚——金魚為重點,提高出口合格率,開拓國際觀賞魚市場。 科學系統地梳理、總結、研究傳統養殖技術,建立金魚原始養殖基地,將科研與推廣相結合,研究、開發、推廣和利用科研成果,大力倡導觀賞魚科學養殖,為觀賞魚提供信息和指導。生產者,并使休閑觀賞魚養殖已流行很長時間。
1、理順產銷體系,避免國內不合理價格競爭。 建立健全我國金魚、觀賞魚進出口機構(或行業組織、中介組織),協調產銷各環節出口價格,使養殖生產者和出口銷售者雙方都能獲得合理利益,相互支持、相互促進,同時還要協調外部供應價格,提供國內外市場信息和服務,組織好生產和收購。
2、進一步改進包裝技術,提高運輸成活率。 加強科學管理,做好檢驗檢疫,確保觀賞魚進出口順利安全。 避免引種時病毒、細菌的侵襲,保護觀賞魚產業。 擴大觀賞水族箱出口品種,發展觀賞魚品種和其他具有長期競爭力的珍稀水生動植物,擴大出口創匯。
3、推動觀賞魚產業化。 觀賞魚產業化以國內外市場為導向,以提高經濟效益為核心,在股份合作、家族式經營的基礎上,實行多層次、多形式、多元化的優化組合,形成特色產業鏈。 。 實現區域布局、生產專業化、管理一體化、服務社會化、管理企業化,推動觀賞魚產業現代化。 要培育觀賞魚產業“龍頭”企業,充分發揮“龍頭”企業的強力推動、示范和帶動作用,為國際市場提供品質優良的觀賞魚苗種,實施“公司十農民“集團”模式,加快觀賞魚產業發展步伐。
4、休閑釣魚的前景。 觀賞魚休閑養殖具有其他休閑活動所不具備的優勢。 不污染環境,而且可以陶冶性情,提高審美情趣。 觀賞魚養殖還具有投資少、面積小、利潤大、附加值高的特點。 休閑漁業通過漁業資源、環境資源、人力資源的優化配置和合理利用,將現代漁業與休閑、旅游、觀光、海洋知識教學有機結合起來,實現一、二、三學的相互融合和轉移。第三產業。 ,從而創造更大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休閑漁業的發展可以為大量淘汰的小型機動漁船(逐步改造為近海休閑漁船)和漁民轉業提供出路,有利于近海漁業資源的保護。
參考:
[1]劉啟南,科學養魚,觀賞魚的發展前景,2005年
[2]趙琪,漁業致富指南,觀賞魚養殖技術,2002年
觀賞魚養殖技術論文
字幕#
觀賞魚養殖技術論文第二部分
皖北地區觀賞魚觀賞魚養殖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本文分析了皖北觀賞魚水族養殖存在的問題并提出了相應的對策,以期為皖北觀賞魚水族養殖提供參考。
關鍵詞 水族箱養殖; 觀賞魚; 問題; 對策; 皖北地區
CLC 分類號 S965 文件識別碼 A 貨號 1007-5739(2015)15-0271-01
為了解和掌握皖北地區觀賞魚水族養殖存在的問題及對策,從2013年2月起,選定蕭縣龍湖智城水族館作為觀賞魚養殖試驗點。經過2年多的試驗,水族文化逐漸被掌握。 觀賞魚養殖基本技術及解決問題的方法。 現將養殖中的經驗和問題總結如下,供參考。
1 問題
1.1 水霉發生頻繁
水霉病是水族箱觀賞魚最常見、最易發生的疾病。 此病多發生于春、秋兩季。 在換季和水族箱換水較大時尤為嚴重。 魚類患病后感染率高,傳播快、容易。 造成大量人員死亡[1-2]。 疾病癥狀:初期,水族箱內的水呈白色渾濁,有魚腥味; 魚體精神低落,攝食量明顯減少,出現典型的沉缸、抱鰭、成團現象,頭尾、體表或體表散在散在鹽狀白斑。鰭。 觀點。 中后期,水變得更渾濁,腥味更濃; 魚身上布滿白斑或白毛,看起來像棉絮或覆蓋著一層白霜。 與此同時,一層白色的粉末會從盒子的底部落下。 這時,魚才開始陸續死亡,健康的魚也開始受到感染。 如果不及時治療,死亡率可達100%。
1.2飼養管理不科學
首先,飼養密度不合理。 一些經驗不足的養殖戶在水族箱中飼養密度過高,導致觀賞魚缺氧。 或者由于攝食不均勻,造成魚體大小不均、瘦弱、外觀縮小。 其次,飼料的投喂不科學。 對觀賞魚的適宜溫度、食性、習性缺乏了解,缺乏養殖方面的知識和經驗。 飼料盲目投喂,導致水族箱內的魚因攝入過多食物而餓死,或因缺乏營養而“失去了容貌”。 。 最后,如果不注重水質管理??,俗話說先養水再養魚。 飼養觀賞魚也是如此。 如果不注意定期換水和清除水族箱內的污垢,就會造成魚缸內的水質污染,引發魚病。
1.3日常管理不細致
有些養殖戶用塑料袋運輸觀賞魚,然后將魚直接放入水族箱中。 由于塑料袋內的水溫與水族箱內的水溫溫差過大(4℃以上),魚就會感冒。 有些人只知道定期換水,卻忽略了過濾槽和過濾海綿的清潔,導致過濾槽或過濾海綿內污垢增多,水過濾效果差,病原菌和寄生蟲增多。 。 一些農民使用掃帚來清潔水族箱。 由于不注意清潔消毒,飼養的觀賞魚被感染。
1.4 盲目的混雜文化導致同類相食
不同種類的觀賞魚,其生態習性、食性、適宜溫度不同,有的甚至相反。 一些養殖戶對觀賞魚的生物學特性缺乏了解,盲目地在同一池內飼養多種觀賞魚甚至食性相互競爭、大小不同的魚類。 總之,結果是相同或不同的物種互相殘殺。
2 對策
2.1積極防治水霉病
水霉病防治堅持“預防為主、防治結合”的原則。 首先是季節變換時,尤其是春秋季節,水霉病最為流行,必須做好預防措施。 換季前,清洗水族箱并更換新水。 用新配制的1:(2 000~5 000)KMnO4溶液對罐體浸泡消毒5~10分鐘。 其次,用3%~4%的殺菌鹽浸泡魚體5分鐘以上,對水霉病和寄生蟲病有一定的預防作用。 最后,降低飼養密度。 在水霉多發的季節,適當降低水族箱內的飼養密度也是非常有效的預防措施。 一旦發病觀賞魚養殖,必須及時隔離病魚并進行治療。 可以用5%的濃鹽水浸泡10分鐘。 如果將水溫加熱到28℃以上,處理效果會更好。
2.2堅持科學飼養管理
確定合理的飼養密度。 放養密度與品種、規格、水質條件等密切相關[3]。 如果密度太高,就會顯得擁擠,缺氧的風險也很高。 1m的水族箱內最多可飼養9只體型15-20cm的個體。 如果底部濾池的過濾系統比較強大,可以保留15個人; 科學投餌。 堅持定時、定量喂食的原則。 一般在3~5分鐘內吃完為宜。 每天喂食1~2次。 幾天喂一次雖然不會造成饑餓,但魚會變瘦變暗。 性格遲鈍,免疫力低下,容易患病和死亡。 各種觀賞魚的食性不同,這就需要養殖戶充分了解魚類的生物學特性,才能根據其食性進行科學喂養。 喂食量受溫度影響較大。 一般觀賞魚在24~28℃之間進食旺盛,生長迅速,而在20℃以下攝食則明顯減弱。 同一時期相同數量的魚每次投喂量應相對穩定。 陰雨天少喂或停止喂食。 如發現魚體患病應及時停止投喂。 及時換水,為魚類提供良好的生態環境。 如果發現水族箱水質老化或污垢增多,應及時換水。 每次最大換水量為1/3。 夏季應每15至20天換水一次。 冬季水溫較低,可1~2個月換水一次。 需要大換水時,最好將原缸水撈出,放入大盆中臨時栽培。 換水并添加消毒劑。 半天后,當缸內水溫與大盆臨時魚缸基本相同時,即可將魚放回水族箱中,換水后一定要等待1至2天。喂食前[4]。
2.3加強日常管理
首先要勤觀察,觀察魚的進食活動、水質變化等,發現問題及時采取措施。 其次,要注意及時清洗過濾槽和過濾海綿。 清洗時應使用清水。 一般15天清洗一次過濾棉,2~3次后更換新棉。 過濾槽應每2個月清洗一次。 清洗水族箱及設備時請勿使用洗衣粉、肥皂、84消毒液等。 同時,殘留餌料應及時清除,避免污染水質。 如果發現水族箱內的魚類患病,應及時隔離治療,并用殺菌鹽對水體進行消毒滅菌。 病魚治愈后,需要觀察一段時間,沒有問題再放入水族箱中飼養。 最后,飼養熱帶魚時,溫度應保持在24℃以上。 如果溫度低于22℃,魚就會生病。 如果水溫低于20℃,則必須加熱水。
2.4 放養操作時要小心
用塑料袋運輸觀賞魚到達目的地后,最好將塑料袋、魚和水一起輕輕放入水族箱中浸泡10至20分鐘,以緩沖溫差,讓魚兒適應盡快適應新的水溫環境,然后把魚慢慢地放進水族箱里。 魚種放生后不能投喂,應在1~2天后投喂。
2.5 合理混養
為了避免魚種盲目混養,最好避免淡水魚和海水魚、熱帶魚和冷水魚、雄性魚和雌性魚以及食性和體型差異較大的觀賞魚混養。
3 參考文獻
[1] 張愛良. 觀賞魚及其養殖應注意的問題[J]. 特種經濟動植物,2003(7):18。
[2] 李和米,徐曉莉,姚學良,等。 天津市觀賞魚養殖業現狀調查及發展建議[J]. 科學養魚,2014(6):21-23。
[3] 霍鳳民,張志榮,鄒繼興。 我國觀賞魚產業發展概況[J]. 河北水產,2010(1):57-59。
[4]金波,張全,洪軍.鞍山市觀賞魚產業化發展的研究與思考[J]. 安徽農科通報:上半年月刊,2010(11):230-231。
閱讀過《觀賞魚育種技術論文》的人還閱讀了:
1. 養殖技術及推廣論文樣本
二、觀賞魚養殖新手的知識和注意事項
3、觀賞魚養殖市場前景如何?
4、家庭觀賞魚的飼養方法
5、鹽在觀賞魚的養殖過程中起什么作用?
猜你喜歡
- 2024-01-19 觀賞魚養殖技術大全,一起開看看吧!!
- 2023-12-04 春季觀賞魚養殖管理要突出抓好三個工作:合理使用親魚
- 2023-12-03 觀賞魚養殖技術要點有哪些?如何選擇水族箱?
- 2023-11-10 如何養出健康又美麗的觀賞魚養殖方法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