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訊
第10名:太平洋泥蛤
泥潛蛤實際上是象牙蛤,又稱帝王蛤、女神蛤。 它是一種食用蛤,平均壽命可達一百歲,已知最長的長壽記錄為168歲。 它們原產于北太平洋海岸,是已知最大的雙殼類動物之一,在泥中挖洞并生活在泥中。 它們大小相等,長約15至20厘米。 虹吸管最長可達1米以上。 形狀比較粗壯。 雖然看起來有點尷尬,但這部分卻是用起來最好吃的部分。
第九名:新西蘭大蜥蜴
這是一種只生活在新西蘭的蜥蜴。 它的平均壽命可達100年以上,人工飼養可達200??年。 它也是當今幸存的少數古代爬行動物物種之一。 它是與恐龍同時期的生物,但至今還沒有研究它們是如何生存的,但新西蘭大蜥蜴未來可能會滅亡,因為它們孵化的后代的性別取決于溫度。 溫度高的話,后代是雄性,溫度低的話,后代是雌性。 此外,全球變暖的趨勢是不可逆轉的。 因此,從長遠來看,它將會滅絕。
第八名:弓頭鯨
又稱北極鯨、北極露脊鯨、格陵蘭露脊鯨、巨型極地鯨。 其壽命為150-200年。 2007年5月北極露脊鯨,澳大利亞聯邦科學與工業研究組織的研究人員在阿拉斯加海岸捕獲了它。 對弓頭鯨樣本的研究發現,它的最長壽命約為 268 年。 直到2015年,美國和英國科學家才成功繪制出鯨魚的基因組圖譜。 經過對比分析,他們發現弓頭鯨的長壽可能與兩種基因突變有關。 參與修復受損 DNA 的基因 ERCC1 的突變可能有助于保護鯨魚免受癌癥的侵害。另一個基因是參與細胞生長和修復的基因,稱為增殖細胞核抗原,具有復制的片段。 這種復制可以減緩生物體的衰老,但這兩種方法都不能用于人體實驗。
第七名:淡水珍珠蛤
淡水珍珠蚌是雙殼類動物,壽命超過250年。 世界自然基金會表示,已知最古老的淡水珍珠貽貝的壽命可達 280 年。 另外就是海水珍珠和淡水珍珠,兩者有很大的不同。 海水珍珠的產量很低。 一只珍珠蚌只能產出一顆珍珠,養殖后每年只能收獲一次。 但淡水珍珠的產量較高。 一只珍珠蚌可產出數十顆珍珠。 然而,目前野生淡水珍珠貝的數量很少。 全部都是人類捕獲出售的,所以現在都是人工養殖,壽命只有2年左右。 其中,中國是淡水珍珠最大生產國,占世界總產量的95%,且價格相對便宜。
第六名:小頭睡鯊
它也被稱為格陵蘭鯊、大西洋睡鯊、格陵蘭睡鯊和灰鯊。 它們主要生活在格陵蘭島和冰島周圍的北大西洋海域。 2016年,生物學家在《科學》雜志上撰文稱,他們對一群小頭睡鯊的研究表明,根據使用放射性測年技術測量的數據,小頭睡鯊的平均年齡約為272歲,而年齡最大的約392歲。 其中一些人預計壽命可達 512 歲。 年齡估計可能存在一定程度的不確定性,但即使估計年齡為 272 歲,小頭睡鯊也是目前已知最長壽的脊椎動物之一。 至于長壽的秘訣,則有點令人驚訝,主要是因為生長速度很慢,每年只有1厘米左右,而且要到150歲才算成年,也就是說要等一個多世紀尋找合作伙伴。
第五名:血色
又名管蟲、短臂蟲,是巨型管蟲的近親。 它經常生活在碳氫化合物或甲烷滲出的深海海底冷泉附近,因為它們必須吸收硫化氫和氧氣來提供體內的共生細菌。 提供營養,不然就會死掉。 2017年發表在《自然》雜志上的一項關于管蟲的研究發現,生活在墨西哥灣底部的管蟲平均壽命超過300歲,有些蠕蟲甚至存活了1000多年,這意味著在遠古時代,它們就在現在的棲息地繁衍生息。 至于為什么它們能活這么久,生物學家只說食物充足,沒有天敵。 遺傳問題還有待研究。
第四名:明蛤
它是一種北極蛤,壽命長達507年。 北極蛤棲息于北大西洋。 2006年,科學家在冰島海岸捕獲了34只活的北極蛤。 其中一個的外殼共有 405 個紋理。 所以,初步估計他的壽命為405歲,而405年前相當于中國明朝萬歷年間,所以被命名為明。 然而,在后續研究過程中,它被放入冰箱中,凍死了。 直到2013年11月13日,科學家們才公布了具體的研究數據。 數據顯示,這只北極蛤的真實年齡高達507歲。
第三名:黑角珊瑚
黑角珊瑚是一種六角形珊瑚,阿甘黑珊瑚樹下的珊瑚,俗稱黑珊瑚、深海黑珊瑚。 它是世界上已知最古老的珊瑚物種,也是地球上最古老的連續有機體。 意大利環境保護研究所海洋生物學家2009年的一份研究報告指出,意大利南部卡拉布里亞海域的黑珊瑚壽命普遍超過一千歲,最古老的可達4265歲。 另外,它的徑向生長速度它們每年只生長大約4-35微米,而且它們的生長速度極其緩慢,這也是它們壽命如此之長的原因。
第二名:流芳海綿幫
它也被稱為玻璃海綿。 主要生長于南極海底淺表層。 它是一種古老的生物,生活在水下王國,處于食物鏈的最底層。 一般壽命可達數千年。 它通常以從水中過濾出來的最小的浮游生物為食。 它們最大可達2米多,花瓶狀的身體結構為魚類、無脊椎動物和其他海洋生物提供了隱藏、產卵和生存的完美環境。 2012年發表在《化學地質學雜志》上的一份研究報告稱,所研究的玻璃海綿的壽命達到了11000年。
第一名:燈塔水母
燈塔水母又名不死水母,直徑約4-5毫米。 它是唯一已知的能夠從性成熟階段恢復到幼蟲階段的生物。 正常情況下,普通水母在有性繁殖后就會死亡。 但燈塔水母可以再次恢復水螅體形態。 其過程稱為分化和轉移。 理論上,這個過程發生的次數沒有限制。 也就是說,這種水母可以通過反復繁殖和轉分化轉移,獲得無限的壽命,相當于不朽、返老還童。 當然,他們不可能永遠活著。 畢竟,深海里的掠食者很多。
- 上一篇: 原神魚餌在哪合成,原神等量交換任務如何觸發?
- 下一篇: 南寧淡水魚巨骨舌魚價格多少錢一條?
猜你喜歡
- 2024-01-10 北極露脊鯨是什么動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