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訊
與其他同類型電影不同的是,本片中出現的“阿拉巴馬”號并非虛構,而是現實中的美軍“俄亥俄”級核動力潛艇6號潛艇。 20世紀70年代初,美蘇對抗加劇,并逐漸走向全面化。 雙方不再滿足于戰略層面的激烈對抗,戰爭開始向其他方面延伸——無論是軍事技術還是國際事務。 體育比賽甚至電影、小說都呈現出緊張的趨勢。 與此同時,蘇聯人開始加大對海軍的投入,以加強對海洋的控制。 為了有效遏制蘇聯軍隊的發展,美國人開始了“俄亥俄”級核潛艇的研發。
一、“俄亥俄”級的發展歷程
1976年,“俄亥俄”級核潛艇的研發工作正式開始。 在美國海軍最初的計劃中,這艘潛艇實際上只是已經服役十多年的“”級核潛艇的放大改進版。 不過,隨著研發過程中的不斷充實和完成后的完善,目前的“俄亥俄”級已經成為美軍核武器攻擊力量的中堅力量。 目前仍作為彈道潛艇使用的十四艘該級潛艇甚至可以攜帶總共核彈頭。 達到美國核武器總數的50%。 由于有前幾艘潛艇的研制經驗,“俄亥俄”級的研制過程非常順利——首艦俄亥俄號早在計劃提出幾個月后就舉行了龍骨鋪設儀式,其整整三年后,舉行了啟動儀式; 1981年初夏,美軍寄予厚望的核潛艇進行了首次海試,測試了其各種設備和系統。 同年10月,俄亥俄號正式移交給美國海軍,并于不久后正式服役。 隨后幾年,美軍計劃陸續建造18艘同級潛艇,并在1997年之前全部宣布完工。
不過,在筆者看來,“俄亥俄”級核潛艇之所以能成為今天威懾力巨大的“核平底艇”,與后續的改進工作是密不可分的。 冷戰結束后,美軍“屠龍”所使用的許多武器都隨著巨龍自毀而失去了原本的意義。 海軍高層以“俄亥俄”級核潛艇為基礎的一系列戰略計劃也隨之落下帷幕; 為了充分發揮這種潛艇的作用,軍方決定對部分核潛艇進行改裝。 2002年深秋,受海軍委托,通用動力旗下電船公司開始了將“俄亥俄”級改裝為巡航導彈核潛艇的第一階段工程。 雙方簽訂了一份價值不菲的合同(據稱價值高達4.5億美元,而這還只是前兩艘潛艇的初步改裝費用)。 隨后幾年,美國當局多次對該項目進行投資,總金額高達33億美元。 每艘航母的平均改裝費用都非常昂貴。
2002年深秋,第一艘潛艇俄亥俄號正式開始為期三年的改裝。 改裝工作于2006年1月9日正式宣布竣工; 緊隨其后的是佛羅里達號航空母艦,它也在當年完成了改裝。 4月,全部改裝完成,重新加入原來所屬的艦隊; 而包括密歇根號在內的其他幾艘同級核潛艇的改進工作也在次年完成。 這次改裝行動極大地提高了“俄亥俄”級核潛艇的威懾能力,增強了美國海軍的戰略力量。 根據美國國內軍事專家此前的判斷,所有改裝型“俄亥俄”級潛艇(目前已有4艘已改裝為巡航導彈核潛艇)的使用壽命至少將延長至2026年左右。美軍估計,該級核潛艇的使用壽命美國海軍首艦可能要到2029年左右才能退役。這意味著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內,美軍將繼續依賴海基戰略核潛艇核力量,而“俄亥俄”級核潛艇將繼續充當核攻擊武器的中堅力量。 力量。
2、主要設計特點
作為美國海軍第四代戰略導彈核潛艇利維坦鯨,“俄亥俄”級相比其上一代“”級核潛艇在各方面設計都有了長足的進步:從體型上看,該級潛艇具有總長170m,寬13m。 ,大于(130m長,10m寬)的整圓; 而水上排水量16700噸、潛排水量18750噸比美軍以往的核潛艇取得了突破性的進步; 此外,“俄亥俄”級潛艇的設計者還增加了該級潛艇的武器配置數量,大幅增強了其威懾能力,并對相應的生存能力進行了調整,包括增加了多種靜音手段。
“俄亥俄”級潛艇在設計布局上的最大特點是為減少港口泊位船員換班而配備的三個大型后勤艙口。 這些艙口也為物資補充和后續維護工作提供了便利。 潛艇和水面技術人員可以通過這些艙口獲取所需的設備更新模塊和機械零件,大大減少供應和維護的時間。 按照這樣的設計,該級核潛艇可以在不進行大量維護的情況下保持正常運行至少15年。 每艘“俄亥俄”級核潛艇至少需要155名艦員才能維持正常運行。 確保這些人員在長期執行任務期間的良好狀況是當務之急。 畢竟海底的環境非常壓抑;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設計人員在潛艇上專門準備了一個很大的生活區,有健身游戲、桑拿和游泳。 充足的補給也讓潛艇里的士兵有機會吃上和地面上一樣的食物,極大地提高了艇員的生活質量。
動力系統方面,該級潛艇配備了一座S8G壓水堆和三種不同類型的發動機(包括兩臺傳動渦輪發動機和一臺6萬軸馬力的325馬力輔助發動機)。 壓水堆是“俄亥俄”級核潛艇的動力核心。 這種核反應堆是由美國貝蒂斯原子能實驗室研制的。 該反應堆使用普通水作為冷卻劑和中子慢化劑。 目前,世界上大多數核電站、核潛艇和核動力航母均采用壓水堆作為動力源,約占世界反應堆總數的65%; 值得一提的是,著名的“三哩島核泄漏事故”就是由于操作失誤和機械故障造成的。 此次壓水堆堆芯熔毀事故也是美國歷史上最嚴重的核泄漏事故。 渦輪發動機也是“俄亥俄”級動力系統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這種發動機是一種利用旋轉部件充分吸收流經整個系統的流體動能的發動機形式。 除了核潛艇等軍用武器裝備上使用外,該型發動機還廣泛安裝在包括飛機、大型船舶甚至汽車在內的民用車輛上。 在如此強大動力系統的加持下,該級潛艇的水上最高航速可達22公里/小時。 至于隱身狀態下的最高時速,軍方給出的數據是37km/h,但據美國媒體報道,最高可達46km/h
三、“核和平船”的武器系統
“俄亥俄”級核潛艇的存在,是美軍確保其潛在敵人之間實施MAD機制(相互毀滅的軍事戰略思想)的基石。 因此,它被認為是人類有史以來最致命的武器。 其主要武器分為魚雷和導彈兩種。 魚雷主要用于遭遇敵方潛艇或被水面艦艇發現后的自衛。 其四個魚雷發射管攜帶的12枚MK-48魚雷足以應對小區域。 沖突。 至于導彈,本世紀改進前的該級核潛艇主要攜帶24枚UGM-133“三叉戟II”潛射導彈。 這種導彈采用多彈頭設計,射程可達12枚W88核彈頭(475千噸級); 而由巡航導彈和潛艇改裝而成的四艘“俄亥俄”級艦艇放棄了攜帶核武器的戰略,其主要武器換成了BGM-109“戰斧”導彈,每艘潛艇都安裝了22管艦載垂直發射系統總共能夠發射154枚戰斧導彈,射程可達100米。 雖然這些改裝潛艇已經失去了核威懾能力,但它們可以在未來可能發生的戰爭中發揮作用。 作用巨大——畢竟現階段核武器主要起到戰略威懾作用。 除非絕對必要,否則沒有人會冒巨大風險使用核武器。
總體來說,“俄亥俄”級導彈無疑是世界上威力最強的核潛艇。 從外觀設計上來說,其修長的流線型機身非常漂亮。 就核打擊能力而言,它具有摧毀一個中等國家的能力。 雖然當年最大的對手早已分崩離析,但“俄亥俄”級仍然攜帶大量核武器在大洋中巡航,這一直是美國在全球范圍內進行霸權侵略的最大底氣。 作為冷戰時期的典型產物,該級核潛艇在技術水平上也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 到目前為止,還沒有其他國家有能力制造可能威脅其地位的同類型武器。 看來,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內,一定時間內,“俄亥俄”級將牢牢占據人類武器裝備的頭把交椅。
猜你喜歡
- 2023-12-18 梅氏利維坦鯨和巨齒鯊到底誰更厲害?答案在這里
- 2023-11-03 史上最強齒鯨,霸于海洋的傳奇——利維坦鯨
- 2023-11-03 梅氏利維坦鯨:一種恐怖的史前食肉鯨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