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訊
1945年1月至2月,以英軍為首的盟軍先頭部隊在緬甸與日軍進行了最后的決戰。
1945年初,皇家裝甲兵第146團和皇家海軍第三突擊隊準備攻占緬甸海域的蘭里島。
浪里島總面積2300平方公里,是緬甸東部最大的島嶼。 蘭利島靠近孟加拉灣,是兵家必爭之地。
如果盟軍能夠占領這個島嶼,就可以在這里修建機場,為盟軍提供空中支援。 然而,日本第54師團第121步兵聯隊駐扎在蘭里島。 日軍自然不會就這樣投降,雙方的戰爭一觸即發。
1945年2月,日軍遭到盟軍猛烈火力壓制,不得不撤退到蘭利島中部的紅樹林沼澤地。
1945年2月19日凌晨,英軍突然發現,進入蘭利島沼澤地的1000多名日軍“遭到食人鱷魚的猛烈攻擊”。
最終,1000多名日軍中,只有20多人幸存。 幸存者神情恍惚,顯然受到了刺激和驚嚇。
這一事件被稱為“緬甸鱷魚事件”,又稱“蘭里島鱷魚食人事件”。
相信大家看到日軍的慘狀都會拍手叫好。 然而,歷史上真的有“蘭里島鱷魚事件”這樣的事情嗎?
首先我向同學們簡單介紹一下這起事件的來龍去脈。
1962年,英國博物學家布魯斯·斯坦利·賴特出版了《特寫野生動物素描》一書。
書中明確指出:“1945年2月19日,1000多名日本士兵在蘭利島的沼澤地里突然遭到鱷魚的襲擊。 日本士兵的死亡極其慘烈,讓很多英國士兵感到恐懼。 ”
正是從1962年開始,“蘭利島鱷魚食人事件”不斷被媒體炒作。
近年來,通過一些網絡媒體的宣傳,它還被列入了吉尼斯世界紀錄。 這成為歷史上因鱷魚造成的最大死亡人數。
遺憾的是,網上沒有關于布魯斯·斯坦利·賴特的出生和死亡的信息,包括個人背景信息,《特寫野生動物素描》也不是一本正式發行的書。
然而,鱷魚卻一下子奪去了1000多人的生命。 毫無疑問,這是一次大規模的“襲擊”。 而蘭利島的沼澤森林里真的有這么多食人鱷魚嗎?
英國官方記錄確實是這樣說的:“紅樹林沼澤里有很多鱷魚。” (-)
但是“很多”鱷魚,到底有多少? 這是一條巨大的鱷魚,還是其他種類的鱷魚? 沒有詳細的描述。
很難將這種模棱兩可的信息單獨視為重要證據。
你可以這樣想,逃進沼澤的日本兵不會攜帶重型火力武器。 但基本的38寸帽、步槍、手榴彈等武器都要配備。
也就是說,如果沼澤地里真的有鱷魚襲擊他們鱷魚吃人,日軍應該能夠迅速拿起武器進行反擊。 盡管鱷魚是地球上最古老的生物之一,但這種動物并非堅不可摧。 他們可以使用自動步槍或手榴彈輕松消滅。
這樣的話,蘭利島的沼澤地里可能確實有鱷魚,它們趁亂襲擊了日軍,造成了不小的人員傷亡。 但正如布魯斯·斯坦利·賴特所說,它很有可能不會一次性殺死超過1000人。
或許很多同學會認為日軍遭到了英軍的攻擊,倉皇逃往蘭利島的沼澤地。 沼澤地里的環境極其惡劣。 夜幕降臨,一群鱷魚潛伏在水下發起攻擊,打了日軍一個措手不及,一下子造成了大量人員傷亡。
不過,有一個信息是官方認可的。 英軍從1945年才開始進攻蘭里島,到1942年底,日軍已經占領了緬甸及其附近海域,包括蘭里島。
駐扎在蘭利島的日軍第54師團第121步兵聯隊在島上修建了一些簡單的基礎設施。
所有這些背景信息都會告訴后人,這1000多名日本士兵其實對蘭里島的地形非常熟悉。 如果不是很了解蘭里島的地形,日軍在遭到英軍轟炸時也不會選擇撤退到島中心的沼澤地。
按照日軍的想法,可以先退到沼澤地保存實力。 當英軍因為不熟悉該島地形而驚慌失措時,他們可以等待反擊的機會。
所以日軍在撤退到沼澤地之前,肯定是對地形進行了初步勘察,確定沼澤地里并沒有太多的食人鱷魚,才將其作為安全基地。
不過,英國人并沒有進行深入追擊。 他們依靠空中和地面強大的火力網絡壓制日軍,不留任何反擊的機會。
血腥味吸引了附近的鱷魚,于是日本兵的尸體就被鱷魚吃掉了。 當然,也有一些受傷的日本士兵遭到鱷魚襲擊,這也是為什么網上有報道:樹林里有巨大爬行動物的咀嚼聲、人類的喊叫聲、步槍開火的聲音。 聽起來就像地獄。 噪音。
就這樣,到了黎明時分,預感勝利無望的殘存日軍只得投降。
近年來,隨著“海淘”的快速發展,泰國、緬甸等東南亞國家重點關注鱷魚皮產品。 為了增加產品銷量,對“暹羅鱷魚”、“蘭里鱷魚”等鱷魚品種進行了分類。
可以想象,“蘭里島鱷魚事件”成為了這些商人增加噱頭的籌碼。 后來,經過各種媒體和網絡的夸大和傳播,很多人都相信了這起鱷魚受傷事件是真的。
目前,《吉尼斯世界紀錄》也刪除了相關內容。 這是一起謠言傳播的事件,希望大家不要相信。
猜你喜歡
- 2023-11-14 鱷魚吃人 風水堂:好運顏色,吉利在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