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路亞
路人甲:“你這個是在釣什么魚啊?看你拋得蠻有意思的。”(好奇)
俺:“鳡魚~”
路人甲:“這個可以釣鳡魚?”(半信半疑)
俺:“嗯”。
路人甲:“看看你的餌嘞?”(好奇)
俺:“我用的是飛蠅鉤。”(把鉤子遞給他看)
路人甲:“就這團棉線?魚會咬?”(懷疑)
俺:“會咬!”
路人甲:……(陷入沉思)
大家好,我又回來了!消失了一陣子了,肯定有人要問我這段時間干嘛去了……除了正經事外,當然是在研究釣魚嘛。釣什么魚?鳡魚!
【釣上的奶鳡】
相信不少釣友都有類似的印象:飛蠅這玩意兒在國內只能釣釣白條之類的小魚了,大魚什么的還是得其他釣法。起初,我也差不多是這么認為的,并且沉迷于釣小魚的樂趣中無法自拔(也不全是小魚,紅眼、紅尾、翹嘴、鳊魚、鱸魚這些偶爾還是可以釣到稍大一點的)。
直到六月初的時候,一次試餌時中了條鳡魚……毫無防備,自然是以切線跑魚收場。
當時看到很多炸水,以為是翹嘴在鬧,便先用沉水飾帶餌釣了一會兒,但一口沒有。索性換個不常用的浮水飾帶餌,當作練拋投吧。誰知道,魚餌在水面拖出水紋時,一個暗流涌上來,直接把魚餌頂飛了!隨后好幾竿總會遇到類似的“暗流”攻擊毛鉤,但遲遲咬不中。十幾分鐘后,砰的一聲,魚終于咬中了毛鉤。主線被嗖嗖地往外拖出,5號飛蠅竿立馬拉成滿弓;以往釣到大紅眼時都沒那么猛,對我來說是相當刺激了!但由于來不及調泄力,主線繃緊的一瞬間,子線就斷掉了,讓它溜了。而且只帶了那一個浮水餌,后面便再無咬口,只能等下次再試了。(現在想想,其實當時那條也沒多大,五斤左右的樣子,但凡子線粗一點就能弄上岸,也是很可惜了)
【自己綁的飾帶毛鉤】
雖然略有遺憾,但有一個更大的收獲:我知道該怎么釣鳡魚了!
雖然早已從各網絡視頻以及文章中了解到,水面系作釣鳡魚有奇效,但真正體會到這點還是在那次試餌時的“意外”。
此后又經過了多次試釣,慢慢調整了魚餌的細節,也更深入了解了鳡魚的一些特點。個人經驗大致總結如下:
1.鳡魚是近視眼,更依賴側線的感知能力來發現獵物,所以餌的尺寸和在水里的動靜比表面的視覺效果更重要。我個人主要是靠毛鉤在水面上的V型波紋誘魚,與路亞的波爬餌有一定區別。V型波紋與餌魚的波紋接近時,鳡更愛咬,波紋太大或太小則不怎么咬,還是需要一點操作的。
2.鳡魚不怕人(恐怕是因為它瞎,看不到人……),但它們都是跟著餌魚跑的,嚇跑了餌魚基本上等于趕跑了鳡魚,所以作釣時動靜不能太大。反過來講,找到了餌魚,很大概率就能找到鳡魚。
3.最近這段時間,鳡魚的最佳開口期:凌晨5點前后(爆口)早上6點到8點(偶爾爆口)傍晚7點前后(還行)下午5點到6點(次之)下午3點到4點(有口)早上9點到下午2點(口很少)
4.鳡魚嘴很硬,鉤子不易刺入。而且鳡魚攻擊命中率偏低,第一口往往會放空(經常可以看到一陣暗流從餌的下方涌出,但根本沒碰到鉤子),連續幾口也未必咬得中餌。這點才是最磨人的,很多次出釣都是這樣:窗口期時,半個小時內碰到十幾二十個咬口,但一口都沒咬中……偶爾咬中一兩下,但鉤子刺不進去,又被吐了出來。所以經常會打龜,但此龜非彼龜,一口沒有和一直有口的體驗是完全不同的!鳡魚爆咬的盛況總是讓我心甘情愿去打龜(關于這點,路亞應該不明顯,畢竟幾個三本鉤伺候著,不像飛蠅就一個單鉤……)
5.大一些的餌魚不怎么影響咬口,反倒是成群的魚崽子(很大群的那種)更吸引鳡魚,從而導致它不咬鉤……
【前幾天上的小鳡魚】
當然了,雖然有它的難點,但熟悉了鳡魚的行為模式后,還是比較容易入手的。除了命中率低這點暫時難以解決外,很多時候,釣鳡魚比釣紅眼還容易。尤其是窗口期大咬的時候,簡直不要太high!那可比碰上翹嘴魚群要刺激多了!
鳡魚力氣比較大,即便是小的也要小心一點。之前一次早口中了一條,雖然也不是特別大,七八斤的樣子,但十斤拉力的子線照樣切了……主要是忽略了一點:鳡魚沖起來的時候,拉力恐怕遠大于它的體重,子線要夠粗,而且必須及時讓線。而后這個月月初的一天下午碰上一條更大的,這回子線是頂住了,但線結被拉開了……于是乎,又回去補習了一下各種線結的綁法……
由于更種細節問題,我至今仍然沒能把大魚請上岸。釣上的基本都是一兩斤的奶鳡……不過也不要緊,邊釣邊學嘛,遲早能上大貨的。
【追小魚的鳡魚】
不難發現,小魚還在前面竄著,可見其命中率之低……另外,把小魚逼到岸邊或逼上水面再發動攻擊是鳡魚這類掠食性魚類的常態,這種情況下小魚更難跑掉。所以很容易發現,鳡魚經常在餌靠岸時才咬。因此,餌收到腳邊時不要急著拋下一竿,可以在水面上多抖幾下。不要覺得好笑,這方法真的可以上魚!
【凌晨五點前后的釣點】
好幾次為了趕早口,差不多四點就要出發了,以求五點前能到釣點。不過很多時候有人比我更早,印象深刻的是一個跑操的老哥,基本每次都能碰上。一聽到對岸那嘹亮的“一二三四”就知道他來了。如此毅力,可能是位退伍老兵吧。
【傍晚的月亮】
晚口也非常讓人著迷,指不定下一口就中了。
【下午的陽光】
天氣不錯(熱得要死),無奈這個位置餌魚太多,一下午只有四五口。
【漂亮的小家伙】
一路跟著,連續咬了五六口才中,得來不易啊。雖然作釣鳡魚困難重重,但并非可遇不可求的事,這明顯是有規律可循的(爆口的時候還是可以裝逼的)。雖然仍有一些問題沒有解決(像鉤子前置與后置的問題),但隨著經驗的積累,肯定會越釣越溜的。
【7/8#飛蠅竿】
由于5號老竿子偏軟了點,很難控住鳡魚,所以買了支大一點的,這樣中魚后才更堅挺。
【突然變天】
前幾天下午去釣,結果變天了。狂風大作,烏云密布,沒多久就下起了大雨。只能說,野外“取材”不易啊。
【對“水老虎”的誤解】
我釣到的魚全都放流了,沒錯,全部,放流。
很多人都認為鳡魚就是害魚,釣到后不應該放流,應當不論大小地屠戮殆盡(不少人確實是這么做的),這其實是典型的錯誤認知。
養殖塘里的鳡魚會對戶主造成財產上的損失,確實稱得上是一害,但野水中的鳡魚則是江河食物鏈中的重要一環,益處遠大于害處。相信這類故事大多數人都聽過:把狼打光了,結果草食動物們把草原啃成了荒漠。道理很簡單,一物降一物,生態平衡嘛。小學生都懂的道理,到了某些成年人那里反而被選擇性遺忘了。
雖然看上去強悍無比,但實際上這種食物鏈頂端的掠食者比想象中要脆弱得多。大多數人都知道,食物鏈中的物種是越往上走數量越少,而鳡魚就在數量最少的那一層。其活躍的進食習慣給了人們一種數量很多的錯覺,其實連續的幾個炸水可能都是同一條魚弄的。一小片水域內的鳡魚數量很大概率是在個位數,所以有些地方被弄走幾條魚后,很長一段時間都不會再有炸水(連窗口期都沒一點動靜)。而這類掠食性魚類的數量對江河食物鏈整體的影響是非常大的,所以長江流域禁漁政策里面明明白白地寫了,禁止魚蝦類活餌釣法,為的就是保護這類掠食性魚類。
所以提倡放流不是什么道德綁架,更不是秀個人的優越感(非要這么認為就當我什么都沒說),很大程度上是為了響應國家政策、維護公共資源,沒什么可恥的。
【所有漁獲,悉數放流;不求斤兩,以時為獲】
- 上一篇: 老婆不讓買漁具系列:居然靠DIY漁具賺到錢了!
- 下一篇: 返回列表
猜你喜歡
- 2024-01-04 小白之路十二,手眼配合抓魚口,標準漂象記心間——日記四十八
- 2024-01-04 老婆不讓買漁具系列:居然靠DIY漁具賺到錢了!
- 2024-01-04 誰說四大家魚草鯉青不能路亞,這就來打破常規
- 2024-01-04 推心置腹,淺談提高夏季鯽魚收獲技巧
- 2024-01-04 趁熱打鐵,第二根印龍繼小物竿完工。
- 2024-01-04 小白之路十四,汛期做手工,主線三招連接8字環——日記五十
- 2024-01-04 今天談一談路亞把新手推進深坑的誤區,想接觸路亞的朋友可聽一下
- 2024-01-04 今天做個涼拌無刺鯽魚
- 2024-01-04 送給深圳玩體驗海灘釣魚的朋友攻略,釣淡水裝備即可,免費停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