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ting id="17fpr"><cite id="17fpr"><ruby id="17fpr"></ruby></cite></listing>
<menuitem id="17fpr"><noframes id="17fpr"><thead id="17fpr"></thead>
<var id="17fpr"><strike id="17fpr"></strike></var>
<menuitem id="17fpr"><dl id="17fpr"></dl></menuitem> <var id="17fpr"></var>
<var id="17fpr"></var><cite id="17fpr"><strike id="17fpr"><listing id="17fpr"></listing></strike></cite>
<var id="17fpr"><strike id="17fpr"></strike></var>
<var id="17fpr"></var>
<var id="17fpr"><strike id="17fpr"></strike></var><var id="17fpr"></var><cite id="17fpr"></cite>
<var id="17fpr"><strike id="17fpr"><listing id="17fpr"></listing></strike></var>
<var id="17fpr"></var>
<var id="17fpr"><strike id="17fpr"></strike></var><cite id="17fpr"></cite>
<menuitem id="17fpr"></menuitem>
<cite id="17fpr"><strike id="17fpr"><thead id="17fpr"></thead></strike></cite>
<cite id="17fpr"><strike id="17fpr"><listing id="17fpr"></listing></strike></cite>
<var id="17fpr"><dl id="17fpr"></dl></var><cite id="17fpr"></cite>
歡迎訪問釣魚網,請記住本站域名 www.dmg-elevators.com
以魚為媒,以釣會友。

首頁 > 路亞

2024打龜與暴護同在,臺釣與路亞同行!

kaifamei 2024-01-04 路亞 評論

2024年的釣魚活動總的來說起始于斤塘,拿起了臺釣,也甩出了滑漂,最后結束于路亞,出釣過程不盡完美,倒也收獲頗多。2024年寫過一個總結,2024再寫一個吧,留個記錄,以后看看也是一個美好的回憶。首先介紹一下我們的釣魚隊伍成員,比起去年又增加了一位新釣友,成員分別有我(平時稱呼為小楊,這樣顯得年輕),張大盆(骨灰級釣友,除了技術不怎么樣,說話一直是大概、也許、可能,對于釣魚的一腔熱情是沒的說的),黃校長(喜歡玩一些不一樣的,不按套路出牌),波哥(張大盆的長輩,說是長輩其實年紀跟我們相仿),小丁(夏天開始在黃校長的忽悠下加入我們的釣魚隊伍,鐘情于玩路亞)。

當1月的寒風依然料峭,柳葉還未冒出新芽的時候,我的魚竿已經是按捺不住了,本著第一次出釣圖個吉利的想法找個斤塘開始一年的釣魚活動,新的一年第一次出釣怎么也不能空軍啊。釣魚群里一聲吆喝叫個朋友便開始了斤塘練竿,出門前仔細檢查裝備,1.0的主線、0.8的子線、4號海夕、4.5的面條竿、4#+6#+大板鯽、麝香小米、炮臺、抄網。。。。。。全都沒毛病了,出門奔赴釣場,到了釣場就完全讓人傻了眼,只想到了準備各種裝備,卻沒想到前一天的最低溫度只有-5℃,整個塘口完全冰封,完全沒有下桿的地方,一腔熱情被徹底的澆滅了,第一次出釣就這么草草結束,讓人哭笑不得,也預示著今年的釣魚注定是一波三折。

過了幾天,春天的還是如期而至了,溫度開始回升,柳樹也冒出了新芽,釣魚人總是健忘的,已經不記得上次的遭遇,但是為了避免再次出現上次尷尬,我們決定中午溫度高一點的時候去。草草吃完午飯就迫不及待的叫上小伙伴來到斤塘,開始了第二次的練竿之旅,斤塘的魚個體很大,密度也很大,各種雙飛大板鯽,過了手癮卻解不了釣癮,總是感覺缺了點什么。

之后就是傳統農歷新年前后大家都忙著各種各樣的事情,也很難有共同的時間了,偶爾有點時間也是斤塘練竿打發時間了。這個狀態一直持續到4月初,這段時間沒事就看看抖音,看看各種釣魚視頻以解釣癮了,然后就被路亞這種釣法深深的迷住了,那帥氣的拋投,風騷的控餌,霸氣的刺魚動作,無一不在刺激著我的神經。正巧這時候張大盆說他知道一處路亞馬口的標點,那還等什么,正好清明節的時候溫度已經回升到了20℃左右了,這必須去嘗試一下,奈何我倆都沒有路亞竿,但黃校長一直在玩路亞滑漂,他有兩根路亞竿,而我們是三個人,黃校長很大氣給我和張大盆一人一根路亞竿,自己用3.3m的磯釣竿。決定好了就開始去準備路亞釣組,第一次玩這個也不明白,就跑去漁具店問了問老板,買了點小亮片和瓜子亮片釣組,一切準備妥當就等著清明節放假了。

到了清明我們約定好碰頭地點,驅車前往,這個標點位于市區30公里開外,對于釣魚人來說距離從來都不是問題,到了標點我們各自組裝釣組開始第一次的路亞歷程。我們首先選擇了張大盆看見別人路亞的位置開始作釣,是一處山體下來的小河位置,有一定的寬度和深度,河水非常清澈,水面明顯有炸水,但我和張大盆一直沒有碰見咬口,倒是黃校長不久就上了一尾個體非常大的馬口,估計有25cm左右。頓時三人都來了興致,又開始了新一輪的拋投,一直拋了兩三個小時也不見有咬口,我開始堅持不住了,換位置。路亞畢竟還是輕裝上陣,沒有臺釣那么多的裝備,說走就走,往上游走了一兩百米左右就是兩邊小河的交叉口,我站在堤壩上就看見很多的巨馬在水下游來游去,就決定在這個位置試一試了,果不其然拋了幾桿都有咬口,很快就路上了人生第一條馬口。那觸電般的感覺至今難忘,幾個小時的拋投產生的疲憊感一掃而空,頓感信心倍增,致電張大盆和黃校長,他倆在我的更上游位置找了幾個標點探釣去了。很快太陽已經快要下山了,第一次的路亞歷程就此結束,魚貨也只有了了數尾,后來才知道我們找的標點不對,馬口屬于高氧溪流魚種,生性非常謹慎,我們應該選擇人少的流水上游或者流水口來作釣,而不是選擇這樣的大水面。

此次路亞歸來我們三個人就更加堅定了要玩路亞的念頭,回來就開始上網查馬口需要配置什么裝備,怎么選擇標點,怎么控餌,選擇什么釣組,窗口期在什么時間。。。。。。,了解一些之后我和張大盆就迫不及待的去買路亞竿和輪子了,想著周末很快就到了,網上買肯定來不及,就著急忙慌的跑到當地挺大的漁具店一人置辦了一套直柄路亞竿+淺線杯紡車輪,配齊相應的路壓線和別針等等。買完東西又急不可耐的跑去上次的標點了,果然多學習是沒有錯的,這次有了一些感覺了,當然魚貨也比第一次更好了。從此后腳還踏在臺釣的坑里,前腳已經踏進了路亞這個坑了,且一發不可收拾。

時間來到4月底,想起去年這個時候在水庫狂拉翹嘴的情形,在一個雨后放晴的周末,我又開始了臺釣之旅。叫上黃校長和張大盆,約好時間,周六一早五點就出發了,到達釣場都傻了眼,水庫水位上升三四米的樣子,原來的釣位都在水下了,現在7.2m的桿子可能都釣不到原來的釣位了。既然大包小包的都搬下來的,怎么著都得試試,但是水位的變化對魚情的影響還是巨大的,同樣的桿子同樣的釣法一上午就釣了幾個小翹嘴,看來是不行了啊。直到中午我們一致決定收桿去路馬口去,說干就干,收桿就去了,到達標點一看,因為剛剛下完雨溪流的水流很急,而且非常的渾濁,根本沒法路亞,心想這算完犢子了,沒地方玩了,依依不舍的收桿準備回家。

回去路上路過一個橋邊,看見有幾個大爺在玩蝦皮串鉤,一看時間還早,正好沒有過癮呢,就拿著路亞竿下來在他們旁邊一起玩起來了。到了位置才發現這里真是一個絕好的路亞標點,因為下雨后邊野塘里的水位上漲,正通過堤壩下邊的埋管源源不斷的涌入河里,形成了一個挺大的暗涌,這不是一個天然魚類棲息位置嗎?幾個大爺正站在暗涌正上方拋竿。果不其然很快我們就上魚了,路亞又解鎖了新魚種,我們稱為麻魚,查了百度叫麻鯉,沒想到還能路亞釣到,事實證明我們是誤打誤撞找到了魚群。我們已經可以明顯的感覺到基本上每一桿都有魚跟著我的亮片,但是很少有入口的動作,但也偶爾有魚上鉤,太陽西斜的時候幾個大爺開始收桿子回家了,黃校長也有事也先回去了。張大盆我們倆開始走到大爺他們的位置開始作釣,第三桿就上了條一斤多的翹嘴,趁著還有時間趕緊拋竿,果不其然又中了,又是個一斤多的翹嘴,就這么一直上了三四條以后,在勻收到水流旁邊的時候我給了一下停頓,然后就是很重的一口,立刻線杯就開始瘋狂出線了,桿子是一根UL的馬口竿,輪子也是一個1000型號的淺線杯紡車輪,線是為了釣馬口的1.2號尼龍線,這就注定了很難釣上大魚的,就這樣大彎弓持續了不到五秒鐘線斷了,可能是線上有傷,亮片也拉跑了。趕緊翻翻餌盒里,還剩下最后一個7g亮片,趕緊裝上接著釣,沒幾桿又中了,這次的手感跟剛才那個很像,手感很沉,條件反射一樣的緊了一下輪子的泄力,桿子呈滿弓狀態,三五秒鐘之后很清脆一聲“啪”,我傻眼了,我以為桿子斷了,檢查發現桿子沒問題,線又斷了,只是這次明顯是線超過了受力極限,這時候才知道后悔為什么去緊了一下泄力。因為沒想到會釣到這么大的魚,所以也沒準備相應的路亞餌。這下真的沒有餌了,正好張大盆這會兒一直沒上魚,索性就拿著他的桿子來釣,剛拋了幾竿又中了一條兩斤上下翹嘴,再往后天也黑了,魚口也沒了,收竿回家。

自從上次回來我們就一直關注著天氣,時刻準備著下雨之后再來一波上次的經歷,知道了那里有大物之后,回來就開始準備裝備了。顯然UL的桿子和1000的淺線杯輪子已經不適合這里的魚情了,開始入手硬度更高的桿子和線容量更大的輪子,所以又買了一根長度1.98硬度ML的馬牌路亞竿和一個2500hsg的紡車輪,在網上了解到路亞用PE線魚咬口的傳導會更明顯,所以配了一卷1.0號sufix的832,一切準備妥當就等著休息日了。也沒過幾天群里的波哥結婚,幾個釣友都到了,釣魚人隨份子當然不能落了俗套,張大盆送的路亞竿,黃校長送的路亞輪,我送了一個釣箱。婚禮上大家一商量下午就不上班了,又去到了上次的標點,這次換了新裝備可以拋的更遠了,果然沒幾桿又中了,這次是剛拋出去餌落水被接口了,五六十米以外中魚那感覺別提有多刺激了,不出三五分鐘就給拉上岸了。晚上家里有事就早早回去了,留下張大盆和黃校長在繼續奮斗,后來他倆直到雷雨交加才舍不得的收竿回家,這次出釣收獲頗豐,釣獲半斤到兩斤的翹嘴十幾條。

再然后這個標點就被網工承包了,遍地是網,根本就沒法玩了。于是又開始了尋找釣點的旅程,打過龜,也有過只釣到了了數尾的情況,就這么一直玩著。隨后天氣就一天比一天熱了,轉眼到了三伏天,有一天36℃的高溫,我和波哥兩個人還是沒能說服心中的心魔,拿著桿子去到一處天塘垂釣,到了釣場發現這個天氣根本就沒有人來釣魚,諾大的釣場只有我們兩個孤單的身影背著竿包在找釣位。聽波哥說這里有很多的草魚和鯽魚,想著釣點草魚回去的,到了才發現水深只有一漂深,還是那句話,都走到水邊了,不拋幾竿回去覺都睡不著,擺攤開釣。36℃的天氣不是開玩笑的,這才早上七點多,支好攤位已經濕到內褲了,拿出餌盆準備開餌,發現水都有點燙手,也管不了那些了,快速做好準備,左手一根4.5拉餌釣鯽魚,右手一根6.3正好可以拋到兩片蘆葦中間,主釣6.3掛玉米釣草魚。一上午倒是也釣上來四五條草魚,只是個體都太小,都是2斤上下的,倒是坐在對面的波哥,一上午鯽魚口基本就沒停,一直處于慢連口的狀態,到了中午少說也有個十斤左右了。這怎么能行,果斷收了6.3開始專攻鯽魚,抽完幾竿,果然鯽魚如期而至,而且個體還挺大,皮毛不錯,明顯能看出來不是喂養的鯽魚。慢慢的我也開始慢連口了,一直釣到晚上日落西山的時候,提起魚護,也釣了十多斤了,波哥更夸張,估計有二十幾斤了,老板看這情形趕緊過來拿出手機給魚貨拍了個照片發到釣場群里了,也算是做個廣告了。回來殺魚清洗一直搞到半夜,冰箱里都裝了滿滿一格了,第一次在三伏天釣鯽魚有這樣的收獲。

后來又發現信陽有好多個抖音號發布的釣鱖魚的視頻,我們又開始研究起了鱖魚的玩法,奈何我們這樣的路亞新手也不知道標點,就四處的打聽,但是聽說路亞圈有個原則就是路亞不問標點,那就沒辦法了,只知道大致的位置,就按照在網上查到的鱖魚標點的一系列特征,對著衛星地圖一點一點的找,終于找到一個看起來不錯的位置,就是這個誤打誤撞找到的鱖魚標點開啟了張大盆的年度路亞翹嘴巔峰之戰。此標點位于距離市區60公里之外的一個野河里,早上八點我和張大盆約好地點見面,準備好了一切釣組裝備和雨衣,趁著小雨出發了,大約9點出頭的樣子到達了本次作釣的標點,雨也停了,標點確實跟衛星地圖上顯示的的一樣,全是亂石結構,心想這次應該是找對了。我倆快速組裝好桿子輪子綁好鉛頭鉤掛上6.5的小T尾就開始了拋投,我看上游有個回水灣就準備試一試,拋出十竿掛了七八個鉛頭鉤,這誰能受得了,就在這時張大盆開始大聲呼喊,我回頭一看,這還了得,他手里的2.24的m硬度的路亞竿已經是大彎弓了,這還等啥,拿著桿子控魚器就往他那里走去,剛走到一半張大盆就心急如焚的把魚硬往岸上提,魚確實有點大提到一半掙扎掉了,說時遲那時快,張大盆直接扔掉桿子跳進水里把魚抓了起來,看見此情此景我是一點都沒意外,唯獨的遺憾就是沒想起來拿手機給他錄一段,這個經歷以后也算是不錯的回憶了。沒出水的時候他還以為是鱖魚,沒想到是三四斤的大翹嘴,我隨意拿了個亮片就開始了拋投果然沒兩桿就上魚了,一尾七八兩的柳葉鳊,也不錯,有口就可以。沒想到的是接下來就是張大盆的個人表演了,一天下來上岸三四斤的大翹嘴6條,但是他依然繼承了跑魚專業戶的稱號,跑的魚可能更多,下午有事我們倆提前走了。小丁看見我們在群里發的戰報,按捺不住了,驅車上高速四十幾分鐘就來到我們這里了,但是好像后來也沒有什么收獲,這個標點也成了我們心里一直念念不忘的標點,就等著2022年有合適的天氣再來盤了。

轉眼三伏天也快要過去了,陸陸續續一直找著新的標點,釣著小馬口什么的,倒也樂此不疲。再后來到了秋季,九月初秋老虎余威還在,這個時候打聽到到一處河里準備開釣,找到老板微信問問能不能提前去玩一玩,老板說沒問題,轉天我們就準備好玉米、餌料什么的,大包小包就奔赴釣場了,去了一看是一處養鴨子的河里,水質不算很好。因為沒有開釣,老板都沒有清理釣位,四處都張滿了草,也沒有幾個釣位,就選擇了一處有樹蔭的位置我們兩個人距離兩三米就坐下了,拿出7.2的臺釣竿,剛準備拿主線,沒注意釣箱合上了,這下完了,竿梢夾斷了,好在還帶了一根6.3的竿子,沒辦法了就這吧。支起竿子開始作釣,水深3米多,挺合適的,開餌、打窩、作釣一氣呵成,沒多久就開始上魚了,但是全是半斤上下的小鳊魚,一看這個情況我立馬改了主線,換成2.0的主線配上1.5的子線開始作釣,釣到快要中午的時候還是全是半斤上下的小鳊魚,心想這怎么能行,就準備收桿換到上次鯽魚爆護的地方去釣了。這個時候波哥上了一尾個體應該還可以的什么魚,但是沒溜幾個回合就脫鉤了,正說著是不是他應該放一口的,馬上我的浮漂一個緩慢的下頓然后直接黑了,我還是和之前一樣的起竿方式,因為一上午都是小鳊魚,就沒當回事,誰知道這個不一樣,但是也沒感覺很大,1.5的子線還是讓我心驚膽戰,溜了十分鐘的樣子吧,魚露面了,是條大草魚,這個體足有十斤以上了啊,老實點慢慢溜吧,又過了幾個回合,差不多已經溜翻了,可以抄了,最終波哥很艱難的幫我把魚抄上了岸,抄網只能抄進去一半的身體,湊活著抄起來,抄網已經變形了。這條魚回家拿到門口超市稱了一下,19斤,這是我釣魚以來的最大個體了。上了這條草魚不到5分鐘,波哥那邊也是一個緩慢的下沉,可能因為波哥起竿太猛,魚直接竄出去了,瞬間拔河,切線跑魚了,此后我倆都再無大魚口了,倒是鳊魚開始瘋狂連桿了,個體也大一點了,期間還上了兩條一斤左右的翹嘴,算是很圓滿的一次出釣體驗了。照片發到我們幾個人的釣魚群里,瞬間就炸開鍋了,商量著改日再戰,誰知后來再來此地再無這等經歷了,就連瘋狂連口的鳊魚都很少見,至今也不知是為何。倒是有一次我和張大盆又來到這個地方,做了個大窩子,做足了釣大魚的準備,但是未見一口,后來聽老板說第二天別人在我們的位置上了好幾條大草魚,得知這個情況張大盆懊惱不已,但是釣魚就是這樣,你永遠無法預測下一桿是什么,這也是野釣的樂趣所在,是斤塘所無法比擬的。

時間來到十月溫度就開始慢慢的下降了,但我們仍在不斷開發各種路亞標點,去了很多的地方,走了很多曲折的路,也看了很多不同的風景,最終黃校長解鎖了大體型紅尾、翹嘴、鱖魚和赤眼鱒,小丁解鎖了鱖魚、紅尾、鯰魚、翹嘴,我又解鎖了鯰魚、鱖魚和大體型的紅尾這幾個新魚種,往后的時間天氣越來越冷了,張大盆開始專注于他的老年釣法(長竿短線的傳統釣),出釣都有不同的收獲了,我、小丁、黃校長三人還是偶爾找地方去玩玩路亞,偶爾也和波哥找找地方玩玩臺釣,時間很快就到了歲末了。

總體來看,2024年釣魚經歷頗多,出勤40次有余,全年魚貨一百多斤吧,最大單體19斤,釣獲魚種有:白條、翹嘴、青梢、紅尾、馬口、溪哥、麻鯉、鳊魚、柳葉鳊、白鰱、花鰱、白鱖、斑鱖、草魚、鯉魚、青魚、黑魚等等,新購置直柄路亞兩套、槍抦路亞一套,路亞餌幾百個吧,其他配件若干。

2024年成功入了路亞的坑,希望自己來年有幸釣獲米級和壇子吧,歲末年初的時候,新冠疫情再次來襲,希望廣大釣友平平安安,多多爆護,新的一年山高有行路,水深有渡舟,和氣作春妍,新年勝舊年!

Tags:

欄目排行
欄目推薦
熱門tag
鯽魚 餌料 路亞 鱸魚 海釣 競技 北京 比賽 手竿 海竿 野釣 拋竿 翹嘴 餌料配方 窩料 泄力器 遛魚 船釣 夜釣 爆炸鉤 冰釣
最新評論
一二三四高清免费播放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