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釣
單鉤、雙鉤、串鉤選用6克2.1-2.4米的船竿,3000-4000的紡車輪,主線選用3-4號PE線,子線選用5-7號透明碳素線或尼龍線,長度保持在1.0米左右,鉤可選用20-22號丸井鉤。
附加信息:
黃鲯鰍,為石首魚科、黃鲯鰍屬魚類。體長,側扁,背部微隆起。吻部微外突;口大,端位,斜位;上頜長于下頜,上頜后緣延伸至瞳孔后緣。鼻孔有兩個,橢圓形的后鼻孔約為前鼻孔的兩倍大。
前鰓蓋有鋸齒狀邊緣,鰓蓋有2根扁棘;有偽鰓;鰓耙細長。除吻尖端、眼下部分、頰部及喉前部為圓鱗外,其余均被櫛鱗;臀鰭基部有一排鞘鱗;尾鰭被小圓鱗。背、腹鰭基起點近對立;胸鰭基上緣位于背、腹鰭基起點的前方,鰓蓋的后下方;
尾鰭楔形;臀鰭第二硬棘粗大,約為眼徑的2.1倍。耳石為黃魚類型,腹面蝌蚪狀印跡尾區呈“J”字形,末端達耳石外緣。
腹膜有細小黑色斑點,胃呈“卜字”形,有7~9個幽門突起,腸管二次卷曲,鰾形似黃魚,前端方形,四角圓潤,有20~25對分枝,第一對分枝伸入頭區。體側上半部紫褐色,下半部銀白色帶清黃色,體側各鱗片上有褐色斑點,形成向前下方傾斜的條紋。
背鰭基部深褐色,軟條淡褐色海釣黃姑魚最佳釣組,末端深褐色,每條軟條在基部前緣有一深褐色斑點;尾鰭淡黃褐色;臀鰭、腹鰭黃色,有褐色斑點;胸鰭淡褐色,鰭基內緣有黑色斑點。鰓蓋藍紫色。鰓腔黑色。口腔白色。
黃花魚為近海中下層魚類,喜棲息于水深70-80米的泥質或砂質渾濁水域,有明顯的季節性洄游習性,能發出叫聲,尤其在繁殖高峰期,魚群密集時,叫聲尤為明顯。
稚魚主要以小蝦、幼魚及多毛類為食,成魚主要以小魚、蝦、雙殼類等底棲生物為食,分布于西北太平洋地區,包括中國、日本、韓國、朝鮮和越南等地。
- 上一篇: 重慶暴雨天氣:挑戰與商機并存,市民生活需謹慎
- 下一篇: 釣魚:情感寄托、等待哲學與收獲喜悅的完美融合
猜你喜歡
- 2024-07-18 重慶暴雨天氣:挑戰與商機并存,市民生活需謹慎
- 2024-07-18 長年垂釣者小張分享雙鉤分開綁定法,提升釣獲大型魚類的可能性
- 2024-07-18 魔獸世界釣魚攻略:從新手到高手,輕松獲得珍稀物品
- 2024-07-18 揭秘老釣手的傳家寶:藥酒秘方提升漁獲效率的神奇之處
- 2024-07-18 高產種子未發芽,寶洼村農戶愁云慘霧,該如何應對?
- 2024-07-17 偷看妻子的日記
- 2024-07-17 中國漁政亮劍 2024 專項行動:落實養殖證制度,規范水產養殖行業
- 2024-07-17 了解黑殼蝦的獨特魅力:外貌、習性與飲食需求
- 2024-07-17 城陽區開展中國漁政亮劍 2024 系列海洋伏季休漁專項執法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