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釣
一、聚焦創新發展理念,科學定位長沙旅游發展藍圖
近年來,我們按照省委、省政府的要求,不斷創新發展理念,始終堅持以國際視野謀劃旅游產業,從戰略高度發展旅游產業。 一是在發展方向上,堅持把旅游業作為長沙率先發展的支柱產業。 旅游業是最具活力的朝陽產業。 我們牢牢把握現代旅游業發展總體趨勢和人民消費傾向。 2002年,我們突出提出要把旅游業作為全市經濟發展的支柱產業。 2003年,明確提出到2007年全市旅游總收入比2000年翻一番,相當于全市GDP的13%左右,使旅游業成為全市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 截至去年底,全市旅游總收入相當于全市GDP的12.6%,旅游業真正成為全市支柱產業之一。 二是在目標定位上,明確提出建設文化旅游休閑之都的戰略目標。 近年來,我們充分發揮省會城市的綜合優勢,積極利用歷史文化名城和優秀旅游城市兩張名片,不斷提升旅游發展目標。 2003年,提出由“旅游中轉中心”向“省級旅游中心”轉變的發展目標; “十一五”規劃還明確提出將長沙建設成為我國中部“休閑娛樂之都”的目標; 在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也明確提出,努力把長沙建設成為全國知名的文化、旅游、休閑之都。 在這一系列目標的引領下,2006年長沙旅游總收入占全省旅游總收入的37.4%,實現了由“旅游中轉中心”向“省級旅游中心”的轉變,成功邁出了建設文化旅游中心的步伐。 、旅游休閑之都。 邁出了堅實的一步。 三是在思路規劃上,始終突出創建“中國最佳旅游城市”的主線。 近年來,我們緊緊圍繞創建“中國最佳旅游城市”工作主線,始終堅持政府主導、市場運作和“大旅游、大市場、大產業”的工作方針,不斷提升旅游水平發展規劃,創新旅游發展思路,突出“一翼兩翼”(長沙市區為翼,瀏陽、寧鄉為兩翼)和“三山兩河”(岳麓山、大圍)旅游發展重點山、微山、湘江、瀏陽河)。 不斷拓展旅游發展新領域,大力培育工業旅游、農業旅游、科教旅游等新型旅游。 如今,長沙旅游走出了一條靠山、靠水、靠島、靠城,但不靠山、水、島、城的新發展道路。 2006年,長沙被譽為“全國最受農家樂歡迎的城市”。
二、切實加大投入,全面提升長沙旅游綜合配套水平
旅游業是一個高度互聯的行業。 近年來,我們堅持以旅游為中心,加快配套設施建設和配套產業發展,旅游綜合配套水平和能力顯著提升。 一是加快旅游基礎設施建設。 “十五”期間,全市基礎設施建設投資達482億元,2006年又投資114.8億元,重點加強旅游交通設施建設。 全市共改造主次干道158條,新增城市道路325公里,形成“六橋三環”立體城市交通格局; 與周邊城市交通銜接加快,長潭西線、禮潭高速長沙段加快推進。 環線與繞城線全面貫通,開通長沙至韓國首爾國際直飛航班; 黃花機場擴建、火車南北搬遷、武廣客運專線長沙段、城市軌道交通等重點城市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啟動。 加強旅游景點集散中心餐飲、購物、娛樂、供電、供水、公廁等配套設施,旅游綜合服務功能大大增強。 二是加快旅游項目開發建設。 我們把旅游產業發展與推進新型工業化、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挖掘城市文化底蘊、彰顯城市個性特色緊密結合起來,開發建設了一批旅游景區。具有長沙特色的項目。 大力開發建設鄉村生態休閑旅游項目。 三年時間,開發“農家樂”1300余戶,其中星級“農家樂”99戶。 大力開發建設城市景觀項目,啟動建設了長三角現代新城、橘子洲生態風景區、湘江風景帶等一批城市新景觀,極大提升了城市品位和整體旅游形象。 大力開發建設文化旅游項目,先后建設修復杜甫江亭、竹簡博物館、賈誼故居、天心閣等文化景觀,修繕太平街等歷史文化街區,開發建設密云寺和西心寺。 等文化新景點,形成旅游產業新亮點。 三是加快旅游配套產業建設。 立足旅游業綜合性強、銜接帶動作用強的基本特點,把旅游業發展成為實現城市服務業升級轉型的龍頭和帶動的“引擎”新一輪經濟增長,有效擴大城市消費,文化、娛樂、餐飲等旅游配套產業發展。 2006年,全市旅游業直接就業人員20萬人,帶動間接就業人員100萬人,相關產業實現綜合收入1100億元。 據統計,去年全市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866億元,其中52%以上是由境外游客實現的。 天漢大劇院每年接待世界各地游客60萬人次,2006年實現收入近4000萬元。
三、著力打造旅游品牌,著力提升長沙旅游整體形象
旅游業是典型的“品牌經濟”。 品牌就是形象力,品牌就是生產力。 為提升長沙旅游整體形象,整合資源、聯合營銷,打造了一批優質旅游產品。 一是加大旅游資源整合力度,打造特色旅游產品。 整合旅游、文化、休閑、娛樂、農林等資源,大力打造以花明樓鎮劉少奇故居、開慧鎮楊開慧故居等“三鎮十二村”為代表的“紅色”旅游。 黃興鎮,浩博以農場、潛龍湖度假區三個國家農業旅游示范點為代表的“綠色”旅游,以岳麓書院、馬王堆漢墓陳列館為代表的“仿古”旅游,以諾亞游輪為代表的“藍色”旅游,讓讓紅色感染人,讓綠色留住人,讓古色陶冶人,讓藍色吸引人,形成紅配綠、綠配紅、古紅配藍、紅配藍的四色旅游格局。 二是加大旅游宣傳營銷長沙市農家樂,打造旅游品牌。 圍繞“情感長沙、歡樂城市”旅游城市形象,實施“五個一”旅游推介工程(旅游歌曲一首、旅游專輯一本、旅游光盤一張、旅游指南一本、旅游雜志一本) ,利用電視、報紙、網絡等媒體進行廣泛傳播,貫穿于招商、展覽、文化、娛樂、外事等方方面面。 同時,大力實施節慶營銷,連續承辦三屆湖南旅游節開幕式,舉辦花車巡游、千張多米諾骨牌、十萬人齊唱《瀏陽河》、第十一屆世界旅游小姐年度女王大賽世界總決賽。 等大型主題活動極大提升了長沙在國內外的知名度和美譽度。 三是加大旅游區域聯動,打造區域優質產品。 充分發揮長沙作為全省旅游中心的輻射作用,開展區域旅游一體化,將長沙城市旅游、株洲炎帝文化旅游、湘潭紅色旅游納入“長株潭旅游圈”,展示長沙馬王堆漢墓博物館、常德桃花源、張家界武陵源等優質景區(點)融入“長昌張黃金旅游線”。 “一圈一線”推出后,吸引了眾多國內外游客,進一步擴大了旅游市場。
四、完善發展支撐體系,形成長沙旅游發展強大合力
旅游業的發展是一項系統工程,離不開政府的堅強領導。 我市把旅游工作列為“一號工程”。 一是健全組織領導機制。 我市成立了以市長為組長的旅游產業發展領導小組、長沙農家樂生態旅游休閑產業發展領導小組、長沙紅色旅游發展領導小組。 每年召開高水平的全市旅游發展工作會議,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出席。 目前已經形成了黨政主要領導親自負責、分管領導具體負責的領導機制,為旅游業發展提供了堅強的領導保障。 二是完善政策支持體系。 2003年以來,市委、市政府先后出臺了《關于進一步加快旅游業發展的意見》《關于進一步加快農家樂休閑旅游建設的意見》《關于加快紅色旅游發展的意見》等文件在政策、資金、人員等方面的支持下,旅游產業發展基金由2002年的200萬元增加到1000萬元。 三是完善部門協作體系。 各區、縣(市)自覺把旅游納入工作主旋律。 市有關部門在旅游項目建設、旅游線路設計、旅游形象塑造等方面給予大力支持,投資資金持續增長。 五年來,我市全面完成旅游設施建設。 投資210億元。 “興旅游、振興經濟”已成為全市各級各部門的共識。 旅游業已成為政府支持的重點、社會關注的熱點、國民經濟新的增長點。
尊敬的各位領導,近年來,長沙旅游工作雖然取得了一定成績,但與省委、省政府的要求相比還存在差距,與兄弟市(州)相比還存在差距。 我市將全面貫徹落實本次全省旅游產業發展大會精神。 “十一五”期間,我們將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積極推進高質量發展建設、品牌提升提升、規范行業管理、專業化工作指導。 戰略,精心打造長沙城市旅游中心、寧鄉、瀏陽兩大旅游輻射帶和紅色旅游、文化旅游、綠色旅游三類旅游品牌。 重點打造現代城市文化特色、瀏陽河景觀、灰湯溫泉休閑、湘江風景帶四個高品質旅游區以及劉少奇故居、大圍山森林公園等五個旅游示范區(點) 、湖南省博物館、黃興鎮農業旅游區、星沙工業旅游區; 深度開發全市4條精品旅游線路,著力拓展9條跨市精品旅游通道、6條跨省精品旅游通道,重點建設35條國家標準旅游區(點); 努力把我市從旅游資源城市轉變為旅游產業強市,力爭旅游產業總收入年均16%左右增長,推動長沙躋身中國最佳旅游城市行列盡快城市。
- 上一篇: 釣黃顙魚的七個技巧
- 下一篇: 釣鯉魚如何調漂空鉤半水調五目,艷色圖紋錦鯉
猜你喜歡
- 2024-04-23 釣鯉魚如何調漂空鉤半水調五目,艷色圖紋錦鯉
- 2024-04-23 釣黃顙魚的七個技巧
- 2024-04-23 (釣魚技巧)春季野釣鯽魚多選擇下風口,釣友選擇
- 2024-04-23 挑選蚯蚓:提升釣魚效果的關鍵步驟,如何選擇和使用蚯蚓提高鯽魚捕獲率
- 2024-04-23 春季釣魚的真正黃金季節這就要到了,你知道嗎?
- 2024-04-23 長江刀魚十年禁捕不會影響民生漁業資源恢復有很大好處
- 2024-04-23 垂釣選擇系統 安邦德卡爾帕納姆·帕特爾實諦·史達仁las
- 2024-04-23 草魚和鯉魚的區別,你知道嗎?
- 2024-04-23 (老幣網)創造與魔法三文魚在哪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