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釣
艱難救援
17日凌晨1時許,位于陜北黃土高原東北端的神木縣永興高莊煤礦601工作面發生頂板塌陷事故。 值班人員27人,24人安全上井。 隊長王世斌、防爆卡車司機石興榮、防爆裝載機司機張美君被困井下。
事故發生后,神木縣政府迅速啟動應急預案,開展救援工作。 經過地面、井下多次勘察、反復研究,救援專家制定了兩種不同的救援方案:一是從礦井挖一條救生通道尋找三人,二是從礦井上方鉆孔至井下。三人被困的工作面。 。 由于需要挖掘的生命通道距離較遠,且需要較長時間才能打開,因此第二種方案成為救援開始時的主要方法。
在政府加大救援力度的同時,王世斌、石興榮、張美君在礦井井下開展自救行動。 這三人都是經驗比較豐富、心理素質較好的礦工。
事故發生后,三人被困井下。 雖然有些驚慌,但很快他們就冷靜了下來。 利用對地下環境的熟悉,他們很快就在地下找到了相對安全的通風口,并幸運地在地下裝載機的水箱中找到了干凈的水源。 這份寶貴的水讓他們堅持到了22日。
當天早上7點左右,救援人員采用第二種方案,成功打通了一條狹窄的通訊通道。 救援人員通過呼喊確認三名被困礦工還活著后,迅速將葡萄糖、礦泉水、粥、礦燈、對講機吊入井下。 看著這些東西,王世斌、石興榮、張美君三人都激動不已。
成功獲救
按照原計劃,在使用第二種方案打開通訊通道后,救援人員應該立即拓寬這條狹窄的通道。 當通道變大時,用繩索直接將人拉上來。 沒想到,當救援人員拓寬通訊通道時,卻發現通道周圍的地質情況極其復雜。 拓寬通道救人是極其困難和危險的。
研究這些新情況后,救援專家果斷放棄了第二種方案,決定采用第一種方案:迅速投入人力挖掘生命通道,全力挖掘,救出被困人員。
由于救援計劃發生變化,原計劃23日救援3名礦工的計劃被推遲。 23日下午5時,榆林市市長胡志強抵達救援現場。 他鼓勵井下礦工們:“一定要有耐心,大家都很關心你們,不要驚慌,保持體力,樹立信心。” 同時,他向救援人員下達命令:“生命無價,就算把山劈成平地,也要救人。”
救援專家討論后決定,將鉆挖人員分成四組,每組工作三個小時,晝夜不停地鉆挖。 經過大家的不懈努力,救援人員于25日凌晨3時30分左右將3名礦工救出。
親戚們興奮不已
三名礦工獲救,他們的親屬非常興奮。 礦工張美君的妻子于梅不停地告訴記者:“我太幸運了。”
張美君,39歲,家住內蒙古伊金霍洛旗。 他與妻子玉梅十分恩愛,并育有一個10多歲的女兒。 他是家里的經濟支柱。 為了賺更多的錢,一個多月前,他來到神木縣永興高莊煤礦打工。 余梅在事故發生當晚得知丈夫被困井下。 這簡直就是晴天霹靂,她感覺天都要塌下來了。 直到22日,救援人員才采用第二種方案,開辟了聯系三名礦工的通道。 玉梅通過對講機和丈夫交談,終于回過神來。
于梅激動地說:“我還記得他在地下對我說的每一句話,他說他身體很好榆林市神木縣,沒有受到任何傷害,這句話讓我徹底放心了。”
看到弟弟安然無恙,王世斌的哥哥王世奎笑著說:“現在終于可以安心吃飯了。” 為了表達對弟弟獲救的感激之情,他在一間廢棄的房子里將衛生紙蘸上墨水吃掉。 紙盒上寫著五個大字:“感謝共產黨”。
獲救的3名礦工已被送往神木縣醫院接受醫學觀察。 目前,他們生命體征正常,情緒穩定。
新華社記者毛海峰梁愛萍
猜你喜歡
- 2024-04-22 榆林市神木縣 探訪人物原型和取景地揭秘影片背后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