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釣
這是棱皮龜。 棱皮龜(學名:棱皮龜)是棱皮龜科棱皮龜屬的動物。 棱皮龜體型龐大,是龜類中體型最大的。 它的頭大,頸和尾短,四肢呈槳狀,無爪,前肢特別發達。 棱皮龜是溫度變化的爬行動物。 它們游得很快,而且能力極強。 它們是雜食性的,每年五月至六月產卵。 它們一次產下 90-150 個蛋。 主要棲息于熱帶海域的中上層,分布于大西洋和太平洋海域。 棱皮龜已被列入2013年國際自然保護聯盟(IUCN)瀕危物種紅色名錄,是《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一級保護動物。
棱皮龜是世界上最大的烏龜。 外殼長1040毫米,寬560-900毫米,高290-495毫米。 平均體重在100公斤以上。 頭大,脖子短。 頭寬133-220mm。 上頜前部有兩個大的三角形齒狀突,它們之間有一個凹口,以承受下頜強大的喙。 頭部、四肢和身體被革質皮膚覆蓋,沒有角質盾片。 體背部有7行縱肋,腹部有5行縱肋,故名。 四肢呈槳狀,無爪。 前肢特別發達。 前肢前緣長720mm,后肢前緣長298-480mm。 前肢的長度約為后肢的兩倍。 尾巴短,有膜連接尾部和后肢。
幼龜的體表和四肢上覆蓋著不規則的多邊形小鱗片。 最大的分布在甲殼和腹甲上。 此外,頭的背面和側面也有對稱的鱗片。 成年后,鱗片消失并被堅韌的皮膚所取代。 成蟲背部深褐色或黑色,夾雜黃色或白色斑點。 腹部灰白色。 幼龜背部呈灰黑色,身體縱緣及四肢邊緣呈淡黃色或白色。 腹部白色,有黑色斑點。
地球上最大的10種海龜
1.加拉帕戈斯象龜:加拉帕戈斯象龜是地球上現存最大的陸龜,是厄瓜多爾加拉帕戈斯群島的特有種。 成年烏龜身長1.2米,體重達300公斤。 據估計,它的壽命可以達到200歲左右。 加拉帕戈斯陸龜是草食動物,以仙人掌、草、樹葉、苔蘚和漿果為食。
2、平背海龜:平背海龜主要分布在澳大利亞周邊海域,但不出現在深海。 它們的形狀基本呈扁平圓形,身體邊緣呈棕黃色。 它們的體重通常可達 84 公斤。 ,長度95厘米。
3.亞達伯拉象龜:亞達伯拉象龜原產于印度洋的亞達伯拉群島。 它是第一只受國際保護的陸龜,也是地球上最大、壽命最長的陸龜。 這種龜身長一般可以超過1米,體重超過200公斤。
4、綠海龜:綠海龜是地球上分布最廣的海龜之一。 成年綠海龜有黃綠色或深棕色的殼。 它們的身體巨大,覆蓋著扁平的甲殼。 只有頭和四肢暴露在殼里。 另外,體長70~150厘米,重量200公斤左右,也有400公斤以上的記載,壽命可達100年以上。
5.棱皮海龜:棱皮海龜的外表有點兇猛。 此外,它們的體重約為650公斤,身高為210厘米。 他們有點嚇人。 據了解,它們分布于大西洋和太平洋,為雜食性。 動物。
6.鱷龜:鱷龜是地球上最大的水龜之一。 它們很大。 成年鱷龜長40至70厘米,重45至70公斤。 它看起來像一只裝甲恐龍。 真鱷龜生活在河流、湖泊、池塘和沼澤中,以魚、水鳥、蝸牛、蝦、水蛇等為食。
7、玳瑁:玳瑁一般重127公斤,長100厘米。 主要生活在淺水瀉湖中。 它的外觀和顏色可以說是非常令人賞心悅目。 也正是因為如此,它才慢慢成為了今天的瀕危動物。 一。
8.紅海龜:紅海龜重約545公斤,長213厘米。 它們是世界上現存最古老的爬行動物。 它們主要生活在所有海洋中。 目前,由于多種原因,紅海龜的數量正在迅速增加。 衰退。
9、橄欖海龜:橄欖海龜重約50公斤,身長約70厘米。 它主要生活在海洋中,所以它也是海龜的一種。 它的尺寸相對較大。 他們天生比較敏感,能夠快速準確地找到家。 。
10、黑海龜:黑海龜重126公斤,長約100厘米。 它的整個身體看起來是黑色的。 分布于多個海域,但總體數量較少,且仍在減少。
哪個海洋的海洋生物資源最豐富?
這是太平洋。 太平洋大陸架海洋資源十分豐富,已發現石油、天然氣等多種礦產。 太平洋的光合作用非常旺盛,而且有河流流入其中,因此大量的有機物被帶到河流的下游,這些物質就是生物體的食物。 而且寒流和暖流在這里交匯,所以太平洋是天然的漁場。
什么是大陸架?
大陸架是大陸向海洋的延伸。 它與大陸融為一體,僅被海水覆蓋。 地質歷史上的冰河時期,由于海平面下降,大陸架常常露出海洋,變成陸地。 間冰期期間,被海水淹沒。 變成一片淺海。 我們也可以通俗地理解為潮間帶的“濃縮版”,也有其相似之處。
大陸架是陸地和海洋之間的界面。 它具有陸地和海洋雙重特征。 一般來說,大陸架上的海水并不深。 在200米左右的淺海環境中,許多浮游生物在光線的影響下生長。 由于它依靠光合作用合成有機物,因此也受到太陽輻射的影響。 陽光的強度是影響生物體生長的因素。 在熱帶地區,太陽常年高度角較高,光合作用旺盛。 與極地相比,需要生物資源。 更加富有。
地球大陸架總面積超過2700萬平方公里,約占海洋總面積的7.5%,占世界陸地總面積的18%。 四大洋之間的大陸架面積也不同。 北冰洋大陸架面積最大。 從大陸架面積占海洋總面積的百分比來看,北冰洋位居第一。 大陸架總面積超過500萬平方公里,相當于北冰洋的總面積。 38%的面積(1310萬平方公里)。 上圖中淺藍色標記為淺海大陸架。 印度洋是大陸架面積最小的海洋,只有320萬平方公里,約占洋面的4.2%。 這也是生物資源最貧乏的海洋。
太平洋總面積約為17968萬平方公里。 僅島嶼就有1萬多個,面積440萬平方公里,約占世界島嶼的45%,如日本列島、加里曼丹島、新幾內亞島等,而島嶼幾乎周圍有大陸架,處于淺海環境,因此大陸架資源非常豐富。
太平洋平均水深超過3900米,但200米以內的大陸架約占5.6%。 雖然比例比北冰洋小很多,但絕對值卻比北冰洋高。 大陸架面積約為17,968*5.6%=1,006.2平方公里,位居第四,海洋居首位,上圖中淺色的就是大陸架。
太平洋從北向南穿過赤道,近一半的面積位于北回歸線和北回歸線之間。 這里熱量資源豐富,有良好的光合作用條件,讓生物體繁衍生息。 在地質歷史過程中,大量生物死亡、沉積,為石油生產提供了良好的條件。 正因如此,大陸架蘊藏著豐富的礦藏和海洋資源。 已發現礦產20多種,包括石油、煤炭、天然氣、銅、鐵等。其中,已探明的石油儲量占整個地球石油儲量的三分之一。
大陸架上不僅光合作用繁盛,陸地上也有河流。 河流將有機物從上游輸送到下游。 這些是生物體的食物。 它們在岸邊流過洋流,冷暖流融合在一起世界上體型最大的海龜是什么龜,形成天然漁場,也是生物資源豐富的原因之一。
太平洋簡介
太平洋由于面積廣闊、水體均勻,具有有利于行星風系統形成的氣候,特別是在南太平洋。 北太平洋的情況則不同,東西海岸差異巨大。 俄羅斯東海岸的嚴冬與加拿大不列顛哥倫比亞省的溫和冬季形成鮮明對比。 信風帶位于東太平洋南北緯30°至40°之間的副熱帶高壓中心與赤道平靜帶之間。
太平洋北至北緯65°44′的白令海峽,南至南緯85°33′的南極洲,橫跨北緯151°。 東起東經78°08′,西至西經99°10′,橫跨177個經度。 南北長約15900公里,東西最寬約19900公里。 從南美洲的哥倫比亞海岸到亞洲的馬來半島,東西最遠距離為21300公里。 含海體積71441萬立方公里,不含海體積69618.9萬立方公里。 含海水平均深度3939.5米,不含海水平均深度4187.8米,已知最大深度11033米,位于馬里亞納海溝。 北以白令海峽為界,寬僅102公里; 東南部通過南美洲火地島和南極洲格雷厄姆地之間的德雷克海峽與大西洋相連; 西南方是印度洋,分界線是:從蘇門答臘島經爪哇島到帝汶島,再經帝汶海到澳大利亞的倫敦德里角(Cape ),再從澳大利亞南部經巴斯海峽,從塔斯馬尼亞島到南極大陸。
- 上一篇: 江蘇將迎來斷崖式降溫最低氣溫將跌至個位數
- 下一篇: 世界上最大的烏龜成年龜身高2到3米
猜你喜歡
- 2024-03-25 世界上體型最大的海龜是什么龜是棱皮龜
- 2024-01-31 世界上體型最大的海龜是什么龜嗎?分享
- 2024-01-10 世界上體型最大的海龜是什么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