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釣
2022年1月15日,浙江象山石浦碼頭,一名漁民滿載而歸。 碼頭上已經擠滿了批發商。 原來,這艘漁船一次性捕撈了4000多公斤大黃魚。 面對這些稀缺貨品,批發商已經忍無可忍了。 經過最后的稱重,這船大黃魚居然賣出了957萬元的高價,比漁民靠岸時估價的400萬元高出足足價格。 價格翻了一倍多,每公斤均價高達2392元。
不,數以百萬計的大黃魚只是變得不那么受歡迎了。 近日,浙江寧波又出現了一位“幸運漁民”。 原來,這位漁民在象山港寧海灣白石山島收網時,意外發現一條7.1斤重的長魚。 長達1米的大黃魚。 要知道,上面船上的大黃魚,最大的也只有兩三斤重。 漁民說:他打魚40多年了,第一次見到這么大的黃魚。
當他們靠岸時,這一消息吸引了大批圍觀者。 有人當場出價數萬購買。 最終,漁民將這條大黃魚掛在平臺上,成功以4.2萬元的“天價”出售。 一斤均價為5910元。 各種各樣的。
那么,問題來了,大黃魚到底是一種什么樣的魚呢? 為什么能賣這么高的價格? 我們來看看這條名副其實的“金魚”。
大黃魚
大黃魚,俗稱大黃魚,是鱸形目黃魚屬的魚類。 在黃魚屬中,市場上小黃魚比大黃魚更為常見,而且小黃魚和大黃魚的外觀相似度幾乎到了以假亂真的地步。
然而,兩者之間仍然存在明顯的差異。 首先,當兩者成年時,大黃魚比小黃魚大很多; 其次,大黃魚的尾柄長度是身高的三倍多,而小黃魚的尾柄長度只有身高的兩倍多; 第三,大黃魚的嘴閉合時末端比較圓,而小黃魚的嘴閉合時末端比較尖。
大黃魚的主要分布區在西北太平洋,其中我國黃海南部和東海是其主要自然分布區之一。 它們通常喜歡在近海地區群居,生活在海水的中下層,主要以蝦、蟹等甲殼類動物以及小魚為食。
大黃魚是一種洄游性魚類。 秋冬季節,它們從近岸水域游到深海地區越冬。 春天,它們返回溫暖的海岸產卵。 主要集中在浙江、福建、江蘇沿海地區。 正是因為這種洄游習性,大黃魚一年才能出現兩次捕撈洪水,一次集中在4月左右,一次集中在9月左右。
正是抓住這兩個大黃魚的捕撈季節,漁民們才能適時豐收。
作為常見魚類,大黃魚的價格為何如此之高?
01 瀕臨滅絕的大黃魚
俗話說,物以稀為貴,我國黃海、東海是大黃魚的主要分布區。 它們是一種常見且數量豐富的魚類,但這只是過去的事,因為大黃魚一直是我國最受歡迎的魚類之一。 它是一種受歡迎的食用魚,因此其捕獲量也很高。
舟山漁場是我國最大的漁場,也是大黃魚的主要產卵場之一。 早在20世紀70年代,僅舟山漁場每年捕撈的大黃魚就多達10萬噸。 如此大的捕撈量背后,其實是人們掌握了大黃魚的特性。
大黃魚是一種會叫的魚。 在繁殖季節,它們的叫聲非常頻繁。 這是吸引異性的一種方式。 大黃魚是利用耳石來接收同類的叫聲的,所以大黃魚有兩塊非常大的耳石。
正是這兩塊巨大的耳石給漁民帶來了靈感。 由于大型耳石接收聲音的能力很強,20世紀50年代,漁民發明了一種方法——敲擊(gu),簡單來說就是敲擊。 綁在漁網上的竹竿發出的聲音可以把大黃魚震暈。
這種捕魚方法后來被在水中放置炸藥所取代。 原理是一樣的。 這是捕捉大黃魚非常有效的方法。 不過這種方法有一個缺點,那就是也會把幼年的大黃魚打暈。 這種狩獵方式相當于“絕狐網”。
由于年捕撈量巨大,捕撈方式“窮盡”,到了20世紀80年代,很難形成一年兩次的捕撈洪水。 此時,年捕撈量從原來的10萬噸下降到177噸(1988年),到21世紀初,野生大黃魚在東海已基本消失。
02 大黃魚的“復活”
大黃魚市場需求巨大。 以前,“極限戶”的捕魚方法幾乎把它們全部消滅了。 不過,值得慶幸的是,我國從2000年就開始人工養殖,隨著不斷探索,技術逐漸成熟,后來我國建立了大黃魚國家水產種質資源儲備,大黃魚的種群數量開始增加。
與此同時,進入21世紀以來,我國每年也向東海投放魚苗。 才建立了目前大黃魚的野生種群,才一次網捕4000多公斤。
雖然野生大黃魚種群已逐漸恢復,但大黃魚在自然環境下要長到一公斤以上至少還需要兩年的時間。 如果想要獲得三四公斤的野生大黃魚,至少需要十年的生長,加上大黃魚的需求量一直比較高,所以野生大黃魚的大個體還是比較稀有的,這也是大黃魚能賣“天價”的原因。
總結
在20世紀60年代之前,大黃魚還是一種比較常見的魚類。 雖然當時價格低廉,但大黃魚只能賣到10多毛錢,甚至每斤78毛錢。 然而,從20世紀50年代開始,箜篌的捕撈方式和過度捕撈幾乎導致大黃魚滅絕。
如今,雖然人工養殖技術已經成熟,但市場需求巨大,大黃魚生長緩慢,使得大黃魚仍然十分稀有。 于是,一條7.1斤重的大黃魚就被拍出了4.2萬的“天價”。
內容僅供參考。 如果您需要解決具體問題(尤其是法律、醫學等領域),建議您詳細咨詢相關領域的專業人士。
猜你喜歡
- 2023-11-06 塑料薄膜大棚養殖黃鱔的技術及注意事項!收藏!
- 2023-11-06 黃鱔種苗 黃鱔養殖的市場前景及發展態勢分析-農民的科技普及
- 2023-11-06 網箱養鱔的七個忌亂購種苗時要認真辨別
- 2023-11-06 春季7天~10天換一次水,池塘內放養一定量的花白鰱
- 2023-11-06 稻田套養黃鱔常見的養殖模式有哪些?常見
- 2023-11-06 泥鰍人工飼養技術.可能對你飼養泥鰍有所幫助
- 2023-11-06 (養寵小知識)培育親甲魚池塘消毒親入池
- 2023-11-06 珍珠馬甲魚的繁育技術以及繁殖過程、仔魚的培育
- 2023-11-06 萍鄉市蓮花縣舊版高清地圖,你去過幾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