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片
首先,釣魚者到達池塘后,應對水草的密度和分布情況進行整體觀察。
一般按照“釣薄釣厚、釣厚釣薄”的原則來選擇合適的釣魚水域。 也就是說,如果池塘口的草長得很稀疏,一般應該選擇草比較茂密的地方。 相反,如果池塘里的水草很茂密,就應該找草稀的地方放魚鉤。
如果既有大面積草密的地方,也有草稀疏的地方,那么釣點的選擇要根據塘口的水魚情況以及當天的天氣情況來確定。
比如,塘口水渾濁,宜釣稀疏草; 水清則釣茂密草為佳。 塘口深,可釣稀疏草;塘口深,可釣稀疏草; 如果水很淺,可以釣茂密的草。
陰雨天可選擇疏草; 晴天宜釣茂密的草叢。 清晨或傍晚宜釣疏草; 中午直接釣茂密的草叢。
有風浪時,可選用稀草; 天氣平靜的時候,釣茂密的草比較好。 如果池塘里的魚不害怕,可以選擇薄草; 如果魚受驚滑,最好選擇茂密的草叢...
以上都是基于單一因素的選巢方法。 在實際捕撈活動中,多種因素往往并存,有時甚至相互矛盾,因此釣魚者必須抓住矛盾的主要方面。 例如,如果池塘口渾濁,據說最好釣稀疏的草。 但如果水很淺,釣魚當天又是晴天無風,草稀疏的水域由于海面平靜,陽光強烈,魚不敢活動,所以還是釣茂密的草為好。 應該。
再比如,上面的條件還是一樣:一個水池,淺水,晴天,但是有風,水面上的波浪很大,那么一切都變了。 雖然陽光強烈,但由于海浪的折射,魚兒通過視覺感知水面上的動態。 信息模糊不清,他們膽子更大,敢到近岸草稀疏的水域活動。 另外,風浪大作,水中溶氧充足,鯽魚喜風,好動,必須爭先恐后地從茂密的草叢中鉆出來,游到有風的下風向處,油和食物來喂養。 這個時候,當然是抓稀有草的時候了。
手竿定點釣魚時,有時水底有茂密的雜草或草根。 別說雙鉤,就是用單鉤,也能鉤到底。 不過,鉤子上的草根(或雜草)并不高,就在底部。 靠近底部的地方很稠密,但水體的中上層卻很干凈。 在這種情況下,可以使用雙鉤來懸掛吊墜。 并減輕墜子的重量,使鉤餌掛在底部水草上,用搓餌來釣魚。 如果鉤慢就用搓餌,如果鉤快就用拉餌。 散落在魚鉤上的餌料落入水底的雜草或草根中,魚兒很難舒服地進食,而且還會散發出氣味,所以掛在水底草餌鉤上的餌料就成了魚餌。搶奪食物的好目標。 釣魚效果有時甚至比釣干凈的底還要好。 如果用餌釣魚時,上魚速度明顯加快,不要猶豫,立即改用餌釣來釣魚。 會更快。
有些野生池塘里的魚雖然很多,但是無人管理或者管理費用很低,所以幾乎每天都有很多人釣魚。 這種魚非常狡猾,普通的釣魚方法非常困難。 想要有好的收獲是很困難的。 這種情況下千萬不要用手拋餌打窩。 即使打窩,也必須使用打窩器或者其他方法。 不能激起水聲,也不能攪動窩里的餌料。 氣味不宜太濃。 否則,不但魚不會被誘到窩里,魚還會逃走,很長時間不會回來。 最好的辦法就是不要筑巢。 使用懸掛式雙鉤直接搓餌釣魚。 將鉛墜向上移動。 走到垂直浮標下方10---15厘米處,使鉛墜與魚鉤的距離很遠。 頭線應該又細又長。 線的直徑應小于0.165毫米,長度應約為30厘米。 鉤子也應盡可能小(不大于Iseni 1號鉤型)。 將餌料搓到鉤上時,先將鉤上的餌料搓成細長條,然后壓扁成長扁餌料。 將餌鉤扔入水中最后,由于鉛墜距離浮標很近,浮標很快就會立起來。 但餌鉤要從水中較遠的上方斜著落??到水滴的底部,在壓住水線的同時,會帶動浮標向人靠攏。 ,使得餌鉤的斜落速度變慢,更何況鉤上的餌料是長而扁的形狀,在水中會悠然自得地漂浮著,動感十足。 這對附近的魚來說非常有吸引力。 滑行的魚也會追逐餌料,吞下魚鉤。 這是典型的浮釣法。 這種釣法,餌料一定要軟,而且是越軟越好。
仲春、晚春使用手竿定點釣魚時,經常會出現上午釣得好,下午卻釣不到魚的情況。 這是因為下午上層水溫較高,魚要么跑到淺水區,要么浮到上半水面水溫比較高。 這時候只要用上面介紹的浮釣方法釣上半水面野釣鯽魚,還是能釣到魚的。
夏季悶熱的天氣水中缺氧時,魚也會因缺氧而離開水底,跑到水的上半部分。 這時候底釣就釣不到魚了。 而且,魚會變得不活躍(活躍),以緩解缺氧的情況。 量越大,缺氧就越嚴重,這是動物本能的調整)。 這種情況下,上面介紹的浮釣方法,仍然適用于釣上半水,或者說中層。 釣不到魚后最好使用浮釣法。 每次向下移動10厘米,每次移動漂子釣3-4個鉤,直到找到有魚的水層。
對了,告訴大家兩個選點的技巧:水面大、沒人經常釣魚的地方,釣過幾次的人越多,釣點就越好。 另一方面,天天有人釣魚的池塘,卻越沒有人釣魚。 釣魚次數越少的地點,釣魚地點就越好。 野釣時,只要看到鯉魚跳躍的地方,前后左右1米以內的水底一定有陡峭或斜坡。 如果你找到它,那將是一個完美的地方。 釣魚點。
關于釣鯽魚的一些常見問題
1.野生鯽魚的群居性
掌握這一點非常重要。 如果到了合適的釣點,就能釣到一條又一條的魚(往往表現為魚還沒有進入保護,七星標記又上浮,提竿又養起另一條魚)。 鯽魚一般都是成群結隊的,一次能釣到好幾公斤。
2、鯽魚咬鉤高峰期
一天可能有兩個高峰。 春季和秋季,時間一般在10:00至12點之間; 以及下午4點以后。 夏季時間為10點前; 以及5點之后。 因此,要把握不同季節、不同釣魚高峰時間,以利于打窩、休息和調整。 當然,季節之間也有特定的日子,是鯽魚最喜歡咬鉤的日子。 這就需要詳細的捕撈記錄(一般以農歷為準)。 不同釣點,不同氣溫,釣魚高峰期也不同。
3、鯽魚釣具
建議使用魚竿硬調,方便直接釣魚。 魚線一般是0.8或0.6,甚至更細。 因為線越細,越敏感,越不容易被鯽魚發現。 對于魚鉤,建議冬季和早春使用向上的小鉤。 這里需要注意的是,魚線使用一段時間后需要更換。
4.打窩技巧
(1)因為野生鯽魚膽小,警惕性高。 因此,打窩最好使用打窩器;
(2)一些經常釣魚的釣點往往是最好的窩點(如果每次去釣魚都能釣到,說明這個地方有魚。如果釣幾次沒有鯽魚咬鉤或者有魚)腥味就說明沒有魚,如果魚鉤咬住了,就需要換窩或者換餌)。 窩點:大片水草前、河中倒下的樹樁旁、河中部、河最深處、陡坡岸邊等。
(3)來回打窩時動作一定要輕柔,以免把魚嚇跑。 如果發現魚巢,魚通常會在筑巢后幾分鐘內進入其中。
(4)根據鯽魚咬鉤的高峰時間和鯽魚的狡猾程度及時修窩。 修窩的時機非常重要,可以考驗一個釣魚者的水平。
巢材適應性
在同一條野生河流中,由于使用的筑巢材料不同,收獲量也不同。 需要觀察其他釣友使用的窩料,盡量使用相同的窩料。
傳統捕魚中打窩至關重要,直接影響當天的魚獲量。
1、根據天氣情況和魚情,一般天氣不悶、魚不浮的情況下釣魚比較好。 根據自己的感覺搭窩就可以了。
2、根據地理條件
如果是一條長河,(我心目中的野河,長滿了水草、蘆葦等),可能很寬,也可能很窄。 在開闊、有水草的地方筑巢; 距離近一點也沒關系。
狹窄的地方:一般將窩子放在河中央,方便魚進食,也容易撞到魚道。
3、如果釣點過度使用
一般筑巢距離老巢5米至3米。 這就是大家所說的開新巢。 為什么要開辟新巢? 就是因為鯽魚釣魚溜了,對同一個釣點出產的餌料產生了警惕。 因此,開設新窩可以避免魚的警惕。 一般鯽魚都是成群活動,但不會輕易離開自己的“家”。
- 上一篇: 蠑螈可以吃的食物很多,像蚯蚓紅蟲蝌蚪蝌蚪
- 下一篇: (釣魚技巧)秋季釣鯽魚的技巧及注意事項!
猜你喜歡
- 2024-04-04 (釣魚技巧)自制野釣鯽魚餌料配方,秒殺商品餌料
- 2024-03-28 野釣鯽魚打窩的技巧有哪些?怎么投放窩料?
- 2024-03-27 (釣魚技巧)野釣鯽魚餌料中加酒米的注意事項
- 2024-03-27 要問冬天野釣鯽魚用什么餌料,我要么是已經用了很多年了
- 2024-03-27 野釣鯽魚幾號線組最合適?鯽魚怎么選?
- 2024-03-26 冬天來了,野釣鯽魚餌料配方,你值得擁有!
- 2024-03-19 水庫野釣鯽魚的餌料配方有哪些呢?怎么辦?
- 2024-03-16 釣魚高手自制的野釣鯽魚窩料配方,簡單實用!
- 2024-03-14 魚鉤型號表格 (釣魚技巧)夏秋季野釣鯽魚的實戰技巧!!
- 2024-03-14 野釣鯽魚是調五釣三好還是調四釣二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