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片
中華鱘眼細小,眼后頭部兩側,各有一個新月形噴水孔,全身披有棱形骨板五行。尾鰭歪形,上葉特別發達。中華鱘魚,屬世界27種鱘魚之冠,它個體碩大,形態威武,長可達4米多,體重逾千斤。生理結構特殊,既有古老軟脊魚的特征,又有現代諸多硬骨魚的特征。形近鯊魚,鱗片呈大形骨板狀鱘魚從甘肅流入四川;魚頭為尖狀,口在頜下。從它身上可以看到生物進化的某些痕跡,所以被稱為水生物中的活化石,具有很高的科研價值。是長江中的瑰寶!
鱘魚類的祖先在地球上已有1.4億年的歷史,主要分布于長江干流。中華鱘是一種大型洄游性魚類。平時,中華鱘棲息于北起朝鮮西海岸,南至我國東南沿海的沿海大陸架地帶。在海洋里生活了9—18年后,性腺發育接近成熟時,便成群接隊向長江洄游,到達長江上游四川宜賓一帶和金沙江下段繁殖。 每年夏秋,聚集于長江口,溯江而上至長江上游金沙江一帶產卵,和幼鱘順江而下,到東海,黃海的深水中成長。長江葛洲壩水電站的建設,使此魚在長江失去了產卵繁殖的場所。為使中華鱘魚保存下來,我國投資興建中華鱘人工繁殖研究機構,并獲得成功。★
中華鱘的主要分部和生活習性
汶川縣漩口鎮發現一貌似中華鱘(國家一級保護動物)2月19日,汶川縣漩口鎮油碾村村民王盛福在河邊挖沙時,發現了一條長約1.4米的國家一級保護動物中華鱘,已經奄奄一息,他把這條大魚帶回家中,經過救治,大魚恢復了精神。經過一天的精心護理,王盛福和村里的老百姓將這條1.4米多長的(疑似)中華鱘放歸岷江。 中華鱘是一種大型的溯河洄游性魚類,是我國特有的古老珍稀魚類。世界現存魚類中最原始的種類之一。生活于我國長江流域,別處未見,真可謂“活化石”。成體的中華鱘體大而重,雄體一般重68—106公斤,雌的130—250公斤,據稱,最高的記錄竟達500公斤。但近年來捕撈過多,加之此魚繁殖率低、成熟期長,其種群數量已日趨減少。為讓我國這種特產的“活化石”免遭滅頂之災,有關部門已把中華鱘列為保護對象。(汶川縣政府辦公室) 中文學名:中華鱘別稱:鱘魚、鰉鱘、大癩子、黃鱘、著甲、臘子、覃龍、鰉魚、鱘鯊等二名法:Acipenser sinensis界:動物界門:脊索動物門 Chordata綱:輻鰭魚綱 Actinopterygii 目:鱘形目 Acipenseriformes科:鱘科 Acipenseridae亞科:鱘亞科 Acipenserinae屬:鱘屬 Acipenser種:中華鱘 A. sinensis分布區域:長江流域
- 上一篇: 娃娃魚會冬眠嗎,娃娃魚需要冬眠嗎?
- 下一篇: 下野釣鯽魚的方法和技巧!(釣魚技巧)!
猜你喜歡
- 2024-01-23 鱘魚從甘肅流入四川,中華鱘是中國幾級保護動物為什么洄游性魚類
- 2024-01-19 千萬斤鱘魚從甘肅流入四川,八水繞長安是哪八水
- 2024-01-15 千萬斤鱘魚從甘肅流入四川,一些初中地理題怎么做
- 2024-01-11 千萬斤鱘魚從甘肅流入四川,黃河九曲 唯福一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