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釣魚視頻 > 四海釣魚 > 裝備發燒友
1、白斑病
白斑病是一種傳染性極強的體外寄生蟲病。
【病原】病原為多籽瓜蟲(寄生蟲)。 感染途徑:水蚤、病魚,污染對象是熱帶魚的第一病。 熱帶魚比金魚更容易感染白斑病。 水溫的突然高低是導致這種疾病的原因,也是初學者常常失敗的原因。 當熱帶魚養殖業剛在歐洲興起時,它就被這種疾病消滅了。 及時發現、早治療、早隔離、加強消毒、保持恒溫是預防該病的有效方法。 白斑病分為早期、中期、晚期三個階段。 病程5~7天,每個階段2~3天。 常導致魚類大量快速死亡,死亡率可達60%~70%。
【癥狀】初期各鰭及體上有個別小白點,有食欲,精神無太大變化。 中期,各鰭及全身出現白斑,食欲不振,不活動,到處發癢,顏色變深。 后期,全身出現白色斑點,魚浮于水面或沉于箱底。 魚體虛弱,左右搖擺,體表粘膜增大,呼吸困難,窒息死亡。
[治療] 本病需要綜合治療。 單純藥物治療效果甚微。 加強飼養管理十分重要。 首先,停止進食4至5天,以減少污染,保持水溫恒定。 水溫最好比原水溫高2~3℃。 無水生植物時,可適當施用農藥。 水草對各種藥物敏感,很快就會死亡。 熱帶魚常用的處方如下:
①前期可添加0.5%~1%的食鹽,可達到一定的效果。
②早、中期可將1~5ppm呋喃西林粉劑全箱噴灑。 將火柴棍浸入甲基藍水晶粉中,放入病魚盒中改變顏色,會有很好的效果。
③前期和中期,只需將紅汞放入水中,直至變成淺紅色即可。 對消滅病原體有很好的效果,但不能重復使用,因為汞有毒,魚很難排出體外。
④中后期,具體藥物為硝酸汞,但魚類對此藥物非常敏感,極易造成死亡,所以一般不使用。 一片綠豆大小可放入90×45×60(厘米)的盒子中,此藥不能重復使用。 北京動物園治療這種病的治愈率很高,一般來說損失不大。
2、出血性腐爛
出血性腐爛是一種細菌感染。
【病原體】病原體為細菌。 感染途徑是水蚤或病魚和受污染的工具。 這種疾病不容易根除。 康復后,疾病常常成為攜帶者。 水質惡化后,該病立即復發。 死亡率很高,一般在50%左右。
【癥狀】魚體出現出血點,鰭由鮮紅充血變為蒼白腐爛,鰓絲也由紅色變白色,有的已腐爛。 被解剖的內臟里有出血點。 常并發腸炎。 該病起病急,傳播快(2~3天),易造成大量死亡。
【治療】停食4~5天,整盒添加抗生素青霉素:90×45×60(厘米)盒80萬單位,早、下午各1管,連續3天為1支。治療過程。 一般4~5天即可痊愈。 早期可以治愈,中期可以控制。 腐爛的鰭大約需要1個月才能重新長出來。 將病箱內的水草拔出,用清水沖洗干凈,用亞甲藍消毒(用火柴棍浸入亞甲藍晶體中即可變色)15~30分鐘。 在病魚箱內放入呋喃西林粉劑(1~5ppm),一般3天即可控制病情,6天左右治愈。 發病初期也可用0.5%~1%食鹽控制病情。
3.輪蟲病
輪蟲病是一種傳染性原蟲病。
【癥狀】病原體為輪蟲,最常見的感染途徑是喂養水蚤時引入蠕蟲。 新的魚蟲在喂魚之前需要清洗幾次,否則很容易得這種病。 發病率較高,但死亡率不高。 一般 [癥狀] 輪蟲像云一樣聚集在盒子里。 魚浮在水面上,寄生在魚的身體和鰓上。 身體粘膜顏色增加,呼吸困難。 病魚如不及時治療,會大量死亡。
[治療]最好的方法是排空整個缸的水,將魚移入新缸,然后添加一些藥物。 治療的專用藥物是硫酸銅。 只需將綠豆大小的晶體放入90×45×60(厘米)的盒子中即可。 水生植物對硫酸銅特別敏感。 施藥前先拔除雜草。 不能部分換水,因為這會加速輪蟲大量繁殖和魚類死亡,所以完全換水和施藥必須同時進行。 另外,也可用0.5%~1%的濃鹽水進行處理,也有效果。
4.水霉病
水霉屬是一種真菌感染性疾病。
【癥狀】病原體為各種水霉菌。 感染途徑:水蚤、病魚。 養了2~3年魚的房子,到處都是霉菌,新水2~3天就可能被霉菌污染。 當魚沒有外傷或健康時,不會發生這種疾病。 相反,疾病可能立即發生。 雖然具有傳染性,發病率和死亡率不高,但病程長(數月),不易治愈。 魚的傷口外長出長長的白毛或被白毛覆蓋。 魚卵更容易受到感染。
[治療] 無特效藥物,以預防為主。 保持水的清潔和魚的健康。 日常操作和釣魚時要輕柔,避免對魚體造成外傷。 使用 0.5% 至 1% 的食鹽來抑制霉菌生長。 通風、多曬太陽、增加紫外線照射和流水是最好的預防措施。 另外,還可以將患處的魚撈出來,用鑷子除去受傷處的白毛,并在患處涂抹一些呋喃西林干粉,也會有一定的效果。
5. 癤子
癤腫是一種細菌感染性疾病。
【病原菌】病原菌為芽孢桿菌。 傳播途徑:水蚤、病魚或工具。 幾種熱帶魚容易感染這種疾病。 如兩年生的虎皮、一年以上的小桃核、紅桃核、喜林芋等。 這些魚特別容易死于這種疾病。 但發病率并不高。 自然死亡率并不高。
【癥狀】魚體從肌肉層起起硬水泡,有時可流出大量膿血。
【治療】浸泡后進行手術排膿,然后用呋喃西林水沖洗,外涂呋喃西林干粉或抗生素粉,效果更佳。 癥狀嚴重的立即淘汰,有腫塊的則取出單獨治療。 對于大型魚類,可肌肉注射青霉素(4萬~8萬單位)或用藥液清洗瘡面。 預防該病應保持水質清潔,防止魚體外傷。
6、爛鰓病
爛鰓病是一種細菌性傳染病。
【病原體】病原體為粘球菌,主要感染途徑是病魚。 從商店購買的魚很容易感染這種疾病。 金魚和熱帶魚易患此病,且很難治愈。 常并發腸炎,有時魚在沒有任何癥狀的情況下死亡。 只有打開鰓蓋或解剖后才能診斷該病。 死亡率一般為50%~60%,有時高達80%。
【癥狀】頰絲由鮮紅變為蒼白,并從外緣開始腐爛脫落。 顴骨充血,中央骨壞死脫落。 鰓絲之間的粘膜增大,導致呼吸困難。 輕者患者浮至水面,重者迅速死于沉箱底部。 有些魚并發腸炎、解剖時腸道出血、出現潰爛斑點。 癥狀輕者有食欲,癥狀重者則無食欲。
【處理】若個別魚有病,將其撈出并消滅。 如果病害廣泛,則對整個池塘噴灑藥物,并停止進食4至5天。 用紅汞處理時,用量足以使水體變色,可持續3~4天。 您也可以撒上濃度為 1 至 2 ppm 的硝基呋喃粉末。 也可以使用抗生素(青霉素、金霉素、紅霉素)。 90×45×60(cm),一次使用80萬單位,上午1管,下午1管,3天為一個療程。 一般治療2個療程即可痊愈。
7. 寒冷
感冒是非病毒性的,不具有傳染性。 由于水溫突然變化而引起的疾病,最有可能是由于排空箱體引起的。
【癥狀】魚放入新箱后,尾巴很快被夾住,不愛游動,或左右輕微晃動。 有的魚沉到了箱底,立刻又跳了上來。 如果不及時發現和治療,可能會造成大量死亡。
【處理】保持水溫恒定,停食2~3天,箱內撒1%食鹽。 通常 1 至 2 天內就會好轉。
8.九頭蛇
水螅是一種小型腔腸動物,經常與魚和昆蟲一起被帶入盒子中。 它在22至26°C的水溫下大量繁殖。 它對成魚無害,但卻是幼魚的天敵。 它在水族箱中與魚爭奪氧氣和食物。 一旦發現就很難根除。
【癥狀】息肉尖端有吸盤,另一端有觸手口。 吸盤可以吸附在玻璃和水草上。 身體和觸手在水中晃蕩,競相為魚兒吃餌。 幾天之內繁殖缸就會填滿,更容易擴散到其他魚缸。
[治療]專用藥物是硫酸銅。 綠豆大小的晶體可以放在90×45×60(厘米)的盒子里殺死它們,但對于有水草的盒子來說不方便。 這種情況初期(數量不要太大,可以放幾捆銅絲,3天左右就可以殺死它們。銅絲可以與水族箱中的酸根作用,生成銅化合物并殺死水螅體。目的就達到了。盡快將銅絲除去。銅過多對魚有毒。
9.魚虱
魚虱是一種傳染性寄生蟲病。 病原體是魚虱,常在喂魚虱或病魚時傳入。 寄生蟲寄生在魚鱗縫中,吸收營養,使魚逐漸消瘦。 發病率和死亡率均不高,且較易治愈。
【癥狀】該蟲寄生在魚體表面的接縫處。 病魚表現得焦躁不安,到處亂摩擦。 有的昆蟲尸體被擦掉,有的則沒有。 感染發生得很快。 如果發現多條魚有蟲,則必須對整個魚缸進行藥物治療。
【治療】對于大魚,將魚取出,用鑷子除去寄生蟲。 將磺胺或呋喃西林粉涂抹于患處。 小魚多有魚虱,可用1ppm晶體敵百蟲液浸泡或撒滿魚箱。 高錳酸鉀也能有效治療。 控制用量直至水稍微變色即可。
10、水鼓病
水鼓病不具有傳染性。 病原不明,發病率低,死亡率高。 【癥狀】魚腹部鼓起,最初有食欲,后來食欲減退。 最后浮面或沉箱底部不動。 用手擠壓腹部會流出黃色液體,病情長期持續,最終導致死亡。 沒有治療方法。
11.金黃色葡萄球菌
金黃色葡萄球菌是一種病毒感染性疾病,但傳染性并不強。
猜你喜歡
- 2023-11-21 臺釣鯉魚的餌料之糟食是怎么做的?!
- 2023-11-21 求錦鯉是什么意思 小白鞋有霉斑怎么去除蘋果手機電池如何保養和充電
- 2023-11-21 鯧魚多少錢一斤?的家常做法!值得收藏!
- 2023-11-21 3鸚鵡魚常見病有哪些常見的鸚鵡魚治療方法?
- 2023-11-21 世界上最大的烏龜是棱皮龜的生存現狀及科學價值
- 2023-11-21 9月29日起至10月20日平價供應蔬菜鮮豬肉等4種商品20個品種
- 2023-11-21 海洋中的龐然大物——鯊魚是魚嗎?
- 2023-11-21 世界上最大的烏龜:棱皮龜、加拉帕戈斯象龜
- 2023-11-21 鸚鵡魚的常見病和治療方法?三介紹幾種常見魚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