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釣魚視頻 > 四海釣魚 > 裝備發燒友
快手產業圖鑒特章,每期用圖文并茂的方式講述快手積極的生活方式。 今天我們來聊聊“釣魚”。
向每一個努力工作、認真生活的人致敬!
每個城市的清晨,都可能會出現這樣的場景:一群全副武裝的老人匆匆走出地鐵,只為了在魚坑旁邊找到一個好座位。
▲ 南京釣魚列車;
來自快手用戶@小魚視頻
如今,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加入到釣魚的行列,在水邊進行無盡的釣魚活動,度過寶貴的周末時光。 快手上與釣魚相關的創作者中,超過40%是00后、90后。
其他人可能會感到驚訝:你為什么還要為周末煩惱? 但他們卻樂此不疲。
在很多人看來,釣魚可能是一項“退休”運動; 但釣魚愛好者仍然將內心的精神投入到這個佛教領域。 不信你看看快手平臺。 釣魚直播中有那么多辛勤的漁民,在無數觀眾熱切的目光中期待著“大事”和“連桿”。
你可能想問,他們見過凌晨四點的郊區魚塘嗎?
釣魚專家說:我見過的遠不止深夜的魚塘。
他們到底經歷了什么? 我們去快手看看吧。
01.
一場“身、身、魂”的修煉之旅
沒有一個新手不盼望著釣大魚,也沒有一個老手能夠坦然接受“空軍”。
由于影響釣魚的因素非常多,繼續參加這項活動也算是一種歷練——不僅磨練了自己的體能,也考驗了自己的心智。 技能和裝備固然重要,但捕魚過程充滿不確定性。
為了捕到更多的魚,漁民們不惜起早貪黑,風雨無阻。 畢竟釣魚不僅僅是斗魚斗智斗勇,關鍵還在于橫掃競爭對手。 不依靠形而上學??,就只能朝某個方向努力。
例如,要第一個到達釣魚點:
▲ 5點起床,發現釣點已經被釣友安排好了;
來自快手用戶@(新陽魚)漁恒漁具
漁民們的努力在捕魚直播中也得到了充分體現。 快手數據顯示,從早上6點開始,釣魚直播占比開始超越直播市場,并且這種優勢一直持續到下午5點
除了早起,晚上釣魚也很常見,可謂“辛苦勞作,夜深人靜”。 尤其是在涼爽的夏夜,河邊更是魚竿、夜釣燈的絕佳秀場。
▲ 夏天,釣魚的朋友們在池塘邊嬉戲;
來自快手用戶@明記雅明興
快手用戶川仔(快手ID:Chuanzai66)主要玩路亞。 這種釣法需要在傍晚或清晨釣魚。 他曾經從凌晨2點到中午11點、下午2點到半夜12點釣魚。 釣大魚時,路亞玩家可能會停留到凌晨三四點。 誰能想到釣魚也可以是一項極限運動。
不同地區,漁業資源差異很大。 就釣魚而言,北方內陸省份的朋友就輸在了起跑線上:在北方,10公斤以上的淡水魚很少見; 在南部水域,30或40公斤的收獲量也很常見。
快手最喜歡釣魚的前10個省份中,有7個在南方,其中湖北、江蘇、安徽最受歡迎。 北方地區中,北京排名最高,僅排名第六:
但真愛怎么會屈服于距離呢? 在釣魚愛好者中,不少人立志去??中國釣魚,甚至驅車上千公里,只為過一過釣魚癮。
薇薇(快手ID:weiwei04510317)是一位活躍在快手的女性漁民。 她曾開車5天從哈爾濱到云南釣魚,回程途經云南、貴州、湖南、湖北、河南、河北、遼寧、吉林、黑龍江等省份,到處都留下了她釣魚的足跡。
▲ 2019年至今,這位快釣友已經釣魚了10000多公里;
來自快手用戶@杜睿杰692
幾千公里并不算什么,所以在郊外釣魚幾十公里也算是例行公事了。 至于陸元和和小雪,在釣友面臨的困難中,只能算是幼稚。
堅持不懈的漁民必須經受惡劣天氣和環境的考驗。 一位釣魚朋友的妻子總結道:白天釣魚曬太陽和晚上釣魚喂蚊子沒有太大區別。
暴曬確實是大多數釣友最常提到的惡劣環境之一。 戶外釣魚,即使去人工養殖的??魚塘,時長也要從2、3小時開始。 即使戴著帽子、打著陽傘,常年釣魚的釣友們依然有著太“健康”的古銅色皮膚。
然而,癡迷于釣魚的人卻并不為此煩惱。 在他們眼里,膚色代表著等級。 只要膚色合適,你就可以算高手了。
▲ 釣友曬曬后曬膚色;
來自快手用戶@suzhouxiaocui
另外,釣魚多在水草豐富的地方進行。 夏季雨水豐沛,大雨傾盆,河水泛濫,漁民卻一動不動,頗有古風! 當然,傘一定要足夠大。
▲ 雨中釣魚;
來自快手用戶@jumiyediaohukuoverlord
釣友們的決心不僅體現在大雨中,更體現在探索鄉村深處的勇氣和面對危險保持冷靜的決心。
比如野釣愛好者經常上山上河開發新的釣點:
▲ 上山下水;
來自快手用戶@野窶婷(荒野獨釣)
川子說:“沒有我想去的路,我就得把它砍掉,這很正常。” 在淺水區或旱季釣魚時,他必須走進水里7、8米才能找到。 適合釣魚的位置。 然后他就直接站在水里釣魚,經常泡一整天。
有時水面出現異常,圍觀者大為震驚,但釣友卻一動不動:
▲ 釣魚點水面出現“水龍卷”;
轉自快手用戶@包頭新聞網
(注:垂釣者有經驗,普通讀者請勿模仿!)
畢竟釣魚是一項運動。 即使靜止是常態,走動對體力的要求還是很高的,尤其是遇到大魚的時候??,更需要“調解”和搏斗。
由于魚線、魚竿的類型可能與所釣到的魚的大小不匹配,快手釣友分享的“魚行走”時間甚至可以長達5、6個小時。 不知道是人遛魚還是魚遛人。 釣魚時,開竿和收竿是一樣的。
同時,遛魚對釣魚技巧的要求很高,必須足夠靈活,才能在敵人疲倦時進行戰斗。 否則,你得到的大魚很容易逃脫,更慘的是直接被魚拉入水中。
▲ 漁民被魚拉入水中;
來自快手用戶@新海南
一不小心,鳥兒也會加入戰場——你好不容易釣到了一條魚,鳥兒卻白白得了好處!
▲ 飛鳥釣魚口捕魚;
來自快手用戶@lifebang
對了,你還記得海明威的《老人與海》嗎?
現實生活中的釣魚場景大多并不像書中描述的那樣生死攸關,但仍然足夠驚險。 如果您不是經驗豐富的玩家,請勿輕易嘗試:
▲ 海釣旗魚;
來自快手用戶@野行太哥
02.
沒有密碼的游戲
大多數外行人對釣魚的認識可能來自于村里用竹竿釣魚的經歷。 然而,釣魚這項古老的運動已經從幾千年前的狩獵行為演變成了一種游戲。 相應的,它的所有進步門檻都會因其游戲屬性而成為吸引人們不斷打怪、升級的動力。
難怪上班族會利用休息時間去釣魚。 本質上,這和周末熬夜看小說、玩游戲沒有什么區別。 唯一的區別可能就是,漁民更接近自然,身心愉悅,而你只是更接近滄桑而已。
有比賽就有排名。 釣魚是一款不需要插件、不需要力量訓練的游戲。 只有提高釣魚技巧,才能體會到真正的味道。
2009年成為中國釣魚協會三級競技釣魚高手的耿寶強(快手ID:bao)表示,“釣魚是一個龐大的體系,沒有畢業之日”。 他8歲開始釣魚,至今已有30多年的釣魚經驗。 他還在學習新的釣魚方法,熟悉新的漁具。
從技術上來說,常見的釣法有傳統釣、臺釣和路亞釣。 其中,路亞是起源于歐美的一種釣魚方法。 是英文“Lure”的音譯。 它是利用人工餌料模仿弱小生物(如飛釣,模仿蚊子、蜻蜓、蒼蠅等有翅昆蟲)來引發大魚。 攻擊。 由于其設備簡單、干凈、環保,并且能主動吸引魚兒,所以逐漸吸引了更多的人嘗試。
▲ 用魚餌釣鱸魚;
來自快手用戶@Xidiluyachuanzai
按釣魚場景主要有野釣、黑坑釣、冰釣、巖釣和海釣。
黑坑是指人工放養的魚塘,一般需要幾十元到幾百元不等的坑費; 巖釣是指在突出于水面的巖石或礁石上進行釣魚; 其他三類,顧名思義,就是野外釣魚、冰釣和海釣。
▲ 巖釣;
來自快手用戶@海diaoluyaxiaoqin
不同的技術需要不同的設備和成本。 和隊伍一樣,釣魚用具也是無窮無盡的。
零級裝備——也許是路邊的樹枝。 川子出生于四川。 當他還是個孩子的時候,周圍的資源非常好。 “出去走5分鐘,砍一根竹竿釣魚就可以了。”
▲ 用樹枝釣魚;
來自快手用戶@Shaiyuren
然而一旦上手,對裝備的要求必然會越來越高:
每種裝備都有多種款式,以匹配不同的釣法、魚種和場景。 以路亞釣魚為例,最基本的就是竿、輪、線、餌。 每件裝備都有自己的方法,需要根據不同的魚種來選擇。
▲ 魚鉤選擇;
來自快手用戶@林香飄浮-龍林香
除了與釣魚直接相關的裝備外,還有一些周邊裝備,比如釣魚衣服、遮陽帽、釣魚傘、帳篷等,這類裝備類似于游戲中的皮膚。 雖然對比賽結果沒有實質性的影響,但它代表了釣魚者的個性和態度,也會引發人們的購買欲望。
在這些裝備中,最值得吐槽的就是夜釣燈。有些魚喜歡光。 在夜釣人多的河岸上,最強的光線,你就會成為最美麗的魚。
,更容易捕獲最多的魚。
▲ 夜晚的河邊燈火通明。 哪個更亮就獲勝;
來自快手用戶@華美集團gre 玻璃棉卷氈
釣魚圈有句話:“在臺灣釣三年,釣魚毀一生”。 有多少釣友曾陷入省錢和釣大魚之間的抉擇。 關鍵是省錢的話,很有可能釣不到,氪金也不一定能釣到。
定期去釣魚通常要花多少錢?
每月野釣2-3次的釣友平均一年花費在5000元左右。 海釣的話,租船費用一般為400-600元/人,長距離為2000-600元/人。 5000元。 如果不方便去平時居住的海灘,出海釣魚還要花機票、吃住等費用,比短途旅行要貴一些。
據快手釣友的分享,釣魚費用節儉,花多少錢也不算多。 這是我的愛好,籌集資金是多么庸俗啊!
▲ 釣到大魚后的笑容;
來自快手用戶@偉偉-愛魚
薇薇主要參與野釣和黑坑釣,一年花費20萬元左右; 主打路亞釣魚的川仔花費就更多了,大約50萬元——路亞釣魚不愧為“水上高爾夫”。
當然,釣魚不是燒錢。 普通裝備也可以創造boss。 釣魚上手容易,精通難,不確定性大; 技術在不斷變化,釣魚總是新的。 即使是經驗豐富的漁民,擁有令人羨慕的漁具,有時也會翻船。
在釣魚界,沒有人能保證長壽,也不乏后來者,比如2000后:
▲河南00后釣友特戰團;
來自快手用戶@小王魚記
03.
有些冒險并不適合獨自享受,而是每個人都可以享受
雖然釣魚不是為了吃魚,也沒有太多功利性,但“收獲”仍然是激勵釣友克服重重困難去釣魚的主要因素。
為了家庭和睦,有家人的釣友偶爾也會帶著老婆孩子出去釣魚。 還有一些釣友家里養著貓等著吃魚。 為了滿足等待食物的四足獸,他們只能把貓帶到河邊,抓到魚后喂貓。 這次更功利了,他們帶來了。 一絲不舍。
▲ 釣魚、喂貓;
來自快手用戶@華南魯偉yo
即使獨自捕魚,漁民們也有自己的堅持。 “空軍”不可能是“空軍”。 只要有收獲,就不算是一次浪費的旅行。 如果你沒有釣到魚,總會有別的東西!
▲ 釣魚冒險;
來自多個快手用戶
你可能會困惑,這個“游戲”開始得早,結束得晚——你釣到的魚都被放走了; 競爭極其殘酷,別人都釣了很多魚,而你卻是你身邊的“空軍”,對比很慘烈——你到底想做什么? ?
據耿寶強介紹,最初的癮是因為收獲——魚咬鉤的那一刻,腎上腺素激增。 那一刻,沒有了煩惱,只有純粹的幸福。
▲享受釣魚的樂趣;
轉自快手用戶@中寶·耿寶強·釣魚
另一方面,漁民永遠不知道接下來會釣到什么魚。 有點像抽盲盒、收集卡片的體驗。 當遇到強大的咬鉤者時,期望就會增加。 即使結果有點令人失望,那又怎樣? ——小浣熊還是泡泡瑪特,各有各的樂趣。
隨著時間的推移,您甚至可能會從其他物種那里學到一些自然技巧:
▲ 左:鳥釣魚,右:貓抓魚;
來自多個快手用戶
釣魚并不是因為短視頻而開始,但卻因為短視頻而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和參與。 在快手上,漁民們還組建了各種社區,交流捕魚技藝,分享快樂。 社交媒體增強了釣魚的樂趣。 一個人“吹牛”和一百個人“吹牛”總是不一樣的。
釣魚界的領軍人物已經把愛好變成了職業,并在這條賽道上努力奮斗。
川子今年30歲了。 從大學起,他就靠賣漁具賺了外快,現在經營著一家大型路亞漁具公司。 由于路亞釣法起源于歐美,他不僅學習了國內釣魚前輩的技術,還翻譯了國外的比賽介紹和漁民自傳,自學了國外大師的技術。
作為釣魚界的“老人”,耿寶強不僅參與釣魚,還主持《四海有魚》欄目10余年,采訪了幾代釣魚朋友,發展了釣魚品牌,注冊了十多項相關專利,自發傳播漁業文化。
突然想起一個老笑話,說的是一個中年男子回家后,會在地下停車場呆上半個小時安靜。 對于城市打工者來說,或許釣魚就像升級版的停車場。 他們可以在大自然中放松身心,暫時拋開煩惱,專心與魚兒“戰斗”。
釣魚往往是在郊區荒無人煙的海灘上進行,手機沒有信號也是有正當理由的。 當你收到來自市中心的瘋狂詢問時,只需微笑:“Bhys,我去釣魚了,暫時逃離了這個世界。”
猜你喜歡
- 2023-11-19 家常鯽魚怎么煎 甜七姑娘(豆果美食官方認證達人)喜歡吃魚的寶寶可以試試!
- 2023-11-19 蚯蚓是昆蟲嗎?蚯蚓的養殖方式及養殖方法!
- 2023-11-19 (釣魚技巧)釣鰱鳙餌料的幾種常見做法
- 2023-11-19 ?釣魚好去處,氣溫回升加快,該到哪里去釣魚?
- 2023-11-19 (釣魚技巧)水庫釣草魚的餌料配方,你值得擁有!
- 2023-11-19 寒冬釣鯽魚,誘餌要香,釣餌一般是活食唱主角
- 2023-11-19 蚯蚓養殖的注意事項有哪些?蚯蚓吃的食物有講究
- 2023-11-19 港興水產養殖漁場/孵化場/標苗漁場主要分布
- 2023-11-19 人工養殖蚯蚓要怎么養呢?蚯蚓的養殖方法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