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釣魚視頻 > 四海釣魚 > 裝備發燒友
臘月的青魚最肥最嫩,肉質鮮美。 是河鮮中的時令佳肴,也是大家過年的必備佳肴。 對于普通大眾來說,青魚是“年年有余”的魚。
七海人把青魚和草魚都稱為青魚,唯一的區別就是“黑青”和“草青”。 事實上,兩者之間有很大的區別。 青魚呈藍黑色,鱗片不明顯,魚頭狹長; 草魚呈草黃色,鱗片有明顯的網紋,魚頭寬而短。 青魚往往比草魚貴。
青魚居四大魚類之首。 它生活在水的底部,但處于食物鏈的頂端。 鯡魚主要吃蝸牛、蛤、蟹、蝦等小型水生動物。 它的牙齒非常鋒利,可以像瓜子一樣咬碎水中甲殼類水生動物的堅硬外殼,然后吞下里面的肉。 池塘里的蝸牛,只要有幾條青魚,很快就會被消滅。 青魚的肉食性決定了它的營養價值和肉質遠優于其他家養魚類。
鯡魚充滿了寶藏。 無論從頭到尾,還是從里到外,都能吃得鮮美,讓人垂涎欲滴。 青魚頭可以燉成乳白色的湯,味道真是棒極了。 鯡魚的中段肉厚,可以切成片或片。 適合烤、煮、炒、做湯。 用鯡魚塊制成的熏魚或炸魚也是必備品。 醬汁鮮濃,味道特別好。 是下酒的好菜。 青魚尾俗稱魷魚,因為尾部的肉是“活肉”,特別嫩,味道鮮美。 有的酒店廚師做的紅燒魷魚,色澤紅潤,鮮嫩可口,可與魚翅相媲美。 難怪有后記:“青魚尾鰱魚頭——好吃。”
鯡魚腸俗稱“禿卷”。 所謂“卷”,是因為魚腸受熱后會卷曲成圈,故又稱“卷”。 與大蔥一起炒,吃起來非常酥脆。 青魚肝制成名菜“青魚禿肺”。 色澤金黃,不碎,肥而不膩,嫩如豬腦,鮮美可口。 是著名的冬季滋補品。
過年期間,除了保留一些新鮮的青魚外,大部分都是腌制的。 過去,過年時幾乎家家戶戶都有“封青魚”的習慣。 選擇一條較大的鯡魚,將其從頭到尾沿背部切成與腹部相連的兩部分。 將熱鹽和胡椒粉均勻地撒在魚的兩面,反復揉搓。 然后用布包住鯡魚。 擰緊后在陽光下曬兩三天,然后移至陰涼通風處晾干二十天左右。 密封的鯡魚整齊地掛在農家院子里晾干。 這是一道充滿年味的風景線,節日的氣氛被他們一點一滴地襯托出來。
家鄉過年還有一個習俗,就是用青魚送禮,代表“財源廣進”。 準女婿或女婿到師傅家給岳父或徒弟送新年禮物時,少不了一條重達十多斤的大青魚。 如果沒有鯡魚的蹤跡,那么這份新年禮物就不完美。 難怪今天是除夕夜。 市場上經常出現鯡魚難覓的情況。
過年時燒經祭祖,舞臺上經常出現青魚。 燒經祭祖的菜肴中,一定少不了一碗紅燒魚。 人們習慣用鰱魚、青魚作為魚,象征“綠、綠、白”。 一般情況下,祭祖時,人們的餐桌上通常會盛上一碗紅燒鰱魚。 只有過年祭祖的時候,大家才會端上一碗青魚,象征著來年家里“財源廣進”、“年年有余”。
青魚不僅是美味的河魚,而且還是滋補品。 古人認為“青魚最美,養胃醒脾,暖身化食”。 青魚的蛋白質含量超過雞肉,并富含人體所需的多種微量元素。 青魚肉益氣利濕,中和中和,截瘧,養肝,明目,養胃。 吃青魚可以緩解腳氣、濕濕、抑郁、瘧疾、血淋等癥狀。
古代很多文人墨客的詩詞中都有青魚的身影。 三國時期曹植曾寫下《仙居賦》:“東沼青魚躍,西渚白鳥戲”。 唐代王昌齡《送六》詩云:“冬夜傷離五溪,青魚落雪中。橙耙。” 宋代孟元老在《東京夢華錄》中提到青魚:“池塘上的飲食:水米……涼水豆、螺肉、魚片片、青魚。”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年夜飯桌上的食物也越來越豐富,但無論時代如何變遷,那新鮮肥美的鯡魚永遠是大家的最愛。
【江海人人都在讀書】
【點擊閱讀】騎自行車上班的財政部副部長
【點擊閱讀】京滬二線江蘇境內共有14站! 南通4站是大贏家!
【點擊閱讀】上海第三機場——南通新機場誕生的驚心動魄故事
【點擊閱讀】南通這座小鎮涌現出了七位將軍
江海二女旅游店提供江浙滬優質美食、度假內容。
- 上一篇: 化紹新、易哲榮獲中國終身榮譽競釣大師
- 下一篇: 番茄醬青魚是怎么吃出來的?怎么試吃青魚?
猜你喜歡
- 2023-11-16 番茄醬青魚是怎么吃出來的?怎么試吃青魚?
- 2023-11-16 化紹新、易哲榮獲中國終身榮譽競釣大師
- 2023-11-16 魚餌大全 找了好久找到的各種配方,希望對大家有用
- 2023-11-16 入春以來天干物燥,你是否急需一場休閑游?
- 2023-11-16 化紹新與易哲,在釣魚界被封神了
- 2023-11-16 路亞愛好者如何挑選合適的裝備呢?路亞的必須裝備
- 2023-11-16 釣魚窮三年、路亞毀一生?不存在的!只要不盲目在裝備上投資
- 2023-11-16 那些活躍在釣魚界的化氏門徒,你知道幾個?
- 2023-11-16 化紹新和李大毛誰釣魚更厲害?這幾種配方相信許多釣友和我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