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釣魚視頻 > 四海釣魚 > 裝備發燒友
世界上最大的魚:鯨鯊
鯨鯊是最大的鯊魚,也是最大的魚類,通常長9-12米。 最大的個體長20米,重達12500公斤,是最大的魚類。 它是一種海洋魚類。 吃大量的浮游生物和小魚。 每年五、六月遷徙至中國北部灣。 廣泛分布于熱帶、溫帶各海域,夏秋季節我國各海域均有分布。 性情溫和。 由于大量狩獵,數量急劇下降。
迄今為止,生物學家實際記錄到的最大體型長12.65米,重21.5噸。 其他較大個體的報告尚未得到證實。 鯨鯊是犀齒鯊科(1984 年之前稱為犀齒鯊科)和犀齒鯊屬的唯一成員。 生物學家認為,這種鯊魚大約出現在六千萬年前。
鯨鯊生活在熱帶和溫帶海域,壽命可達70至100歲。 鯨鯊是濾食性動物,以浮游生物、巨型藻類、磷蝦和小型自由游動動物(如小魷魚和脊椎動物)為食。 它們的牙齒不是用來覓食的,實際上并不是很大。 鯨鯊在南海、臺灣海峽、東海和黃海南部較為常見。 雖然鯨鯊通常出現在近海地區,但它們的季節性捕食活動偶爾也會發生在一些沿海地區。
鯨鯊通常獨居,很少成群聚集,除非它們在食物豐富的地區覓食。 雄性鯨鯊的活動范圍比雌性更大,因為雌性鯨鯊更喜歡出現在特定的地點。 鯨鯊游得很慢,經常漂浮在水面上曬太陽。 鯨鯊雖然體型龐大,但不會對人類造成重大傷害。 科學家經常用它們來教育公眾,并非所有鯊魚都吃人。 事實上,鯨鯊性情相當溫和,會與潛水員嬉戲。
由于鯨鯊數量稀少,被列入國際瀕危野生動物二級保護名錄。
世界上最大的淡水魚
1.湄公河巨型鯰魚
綽號:無牙巨人、魚芒
最大尺寸:118 英寸(300 厘米),661.4 磅(約 300 公斤)
棲息地:東南亞湄公河沿岸
平均壽命:60年
世界自然保護紅色名錄瀕危排名:高度瀕危
主要天敵:過度捕撈、野生棲息地縮小
湄公河巨型鯰魚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淡水魚,也是吉尼斯世界紀錄的保持者。 成年雄魚平均長2.43米,重163.44公斤。 有記錄以來最大的湄公河巨型鯰魚于2005年在泰國北部捕獲。它重293公斤,長2.7米。
湄公河巨鯰是一種具有洄游行為的大型魚類。 它通常產卵于泰國北部水域,生長于柬埔寨的洞里薩湖水域。 自上世紀以來,湄公河巨型鯰魚的數量已經減少了95-99%。 可能仍有數百條成年湄公河巨型鯰魚幸存。 它在世界自然保護紅色名錄中被列為高度瀕危物種。
2. 三文魚
別名:胡陳、折羅魚、折羅魚、折羅魚
最大尺寸:成年最大體重約50公斤,長度約2米。
棲息地:世界上現有5種,分布于亞洲北部和歐洲多瑙河流域。
世界自然保護紅色名錄瀕危排名:易危
主要天敵:過度捕撈、環境污染
哲羅鮭(學名:Hucho taimen)是一種冷水性淡水肉食性魚類,主要分布于亞洲北部,范圍西起伏爾加河流域,東至伯朝拉河流域,西至黑龍江流域。南邊到北邊的莉娜。 發現于河流流域。 鮭魚大部分時間生活在水流湍急的溪流中。 冬季在主要江河湖泊等較深水體越冬,春季洄游至溪流產卵。 它性情兇猛,體型龐大,身長超過1米,但已發現個體長達4米,重達90公斤,捕食生活的魚蛙、蛇、嚙齒動物、鳥類等。在水里。 哲羅鮭魚肉質鮮美,是名貴魚類。
體長,側面略扁,呈圓柱形。 頭平,吻尖,口裂較大,位于末端。 上頜骨清晰且自由,向后延伸到眼睛后緣后面。 上下頜、犁骨和舌頭上均長有向內傾斜的銳齒。 鱗片極小,呈橢圓形,鱗片上環排列極其清晰,無放射狀凹槽。 側線鱗片193-242片,側線完整。 脂鰭較發達。 背部呈綠褐色,腹部銀白色。 頭部和體側有許多密密麻麻的深黑色十字形斑點,像小米粒一樣。 產卵期,雌雄均呈古銅色,腹鰭和尾鰭下葉呈橙紅色,雄魚更明顯。
3.歐洲巨型鯰魚
別名:六須鯰魚
最大尺寸:197 英寸(約 500 厘米),675 磅(約 306 公斤)
棲息地:廣泛分布于歐洲和亞洲
世界自然保護紅色名錄瀕危排名:未瀕危
六須鯰魚(Wels Catfish,Silurusglanis,也稱為歐洲巨鯰)是世界上最大的魚類之一。 它長而無鱗,花紋如錫箔。 性格十分粗暴,曾被傳言會“吃人”。 最大尺寸:197 英寸(約 500 厘米)、675 磅(約 306 公斤)。
4.密西西比白鱘
最大尺寸:87 英寸(約 221 厘米),包括頭板
棲息地:北美洲密西西比河沿岸
世界自然保護紅色名錄瀕危排名:易危
主要天敵:過度捕撈、野生棲息地縮小、環境污染
白鱘是世界上僅有的兩種白鱘之一,是一種大型淡水經濟魚類。 白鱘體型較大,體長可達220厘米,體重可達100公斤。 白鱘因其奇特的口鼻部而得名,口鼻部極長且扁平,如槳。 白鱘使用鼻子上的傳感器來檢測周圍的環境和獵物。
5.尼羅河鱸魚
最大尺寸:79 英寸(約 200 厘米),441 磅(約 200 公斤)
棲息地:非洲尼羅河流域
世界自然保護紅色名錄瀕危排名:不包括
主要天敵:環境污染
尼羅河鱸(Lates niloticus)是鱸形目尖吻鱸科的淡水魚種。 它們廣泛分布于埃塞俄比亞生物地理區,在乍得湖、剛果河、尼羅河、塞內加爾河、圖爾卡納湖等流域均有發現。 在埃及馬雷奧蒂斯湖的咸水中也發現了它們。 在水中發現的。 它的常見名稱包括非洲斯諾克和不同非洲語言的許多其他名稱。
尼羅河鱸魚呈銀色,略帶藍色。 它們的眼睛顏色極深,外環呈亮黃色。 它們是最大的淡水魚之一,長度可達近2米,重量可達200??公斤。
成魚可以生活在湖中含氧量充足的環境中,而幼魚則僅限于海岸或有屏障的地方。 尼羅河鱸魚是一種兇猛的掠食者,以魚類(包括同類)、甲殼類動物和昆蟲為食。 它的幼崽以浮游動物為食。
尼羅河鱸魚后來被引入許多非洲湖泊,包括維多利亞湖。 該物種的引入經常被用作入侵物種對本地生態影響的負面教訓。 世界自然保護組織 (IUCN) 將尼羅河鱸魚列為世界 100 種最危險的入侵物種之一。 雖然是入侵物種,但尼羅河鱸魚仍然是重要的食用魚,對水產養殖業極為重要。
尼羅河鱸魚是隱科鱸科中最大的成員。 據說曾經出現過400多磅的大魚,但國際釣魚聯合會的世界紀錄是230磅,是威廉·托特2009年在埃及納賽爾湖捕獲的。
6. 鱷雀鱔
也稱為:鱷魚雀或巨型雀鱔
最大尺寸:120英寸(約305厘米),300磅(約136公斤)
棲息地:北美洲密西西比河沿岸
世界自然保護紅色名錄瀕危排名:不包括
主要天敵:無
鱷魚雀鱔,或巨型雀鱔,是一種非常原始的射線鰭魚,在地球上已經存在了一億年。 它的名字來源于它像鱷魚一樣的短鼻子和兩排匕首般鋒利的牙齒。 該魚體呈長圓柱形,密布藍灰色菱形鱗片,有深黑色斑紋,吻部突出,上下頜布滿鋒利的牙齒,形似鱷魚的嘴,故名。 背部呈棕色或橄欖色,腹部顏色較淺。 這些鱗片是菱形的硬鱗片,有時被美洲印第安人用作寶石。 鱷魚是最大的蜥蜴物種,身長可達 8 至 10 英尺,體重至少 200 磅。
鱷魚雀的學名是巨型雀鱔,平均體長2米,最大記錄為8.57英尺! 換算成國際單位=2.64米! 一般成熟體重為80至137公斤(185至300磅)。 雌性比雄性稍大。 它是現存的7個物種之一。 最大的雀鱔屬物種。 該魚體呈長圓柱形,密布藍灰色菱形鱗片,有深黑色斑紋,吻部突出,上下頜布滿鋒利的牙齒,形似鱷魚的嘴,故名。 鱷雀鱔是一種比恐龍更早出現在地球上的魚類,而且生存的時間也比恐龍長得多。
7. 巨骨舌魚
其他名稱:海象魚、象魚、大頭巨骨舌魚、軍艦龍、巨龍
最大尺寸:177 英寸(約 450 厘米),441 磅(約 200 公斤)
棲息地:南美洲亞馬遜河流域
世界自然保護紅色名錄瀕危排名:數據未知
主要天敵:過度捕撈
巨骨舌魚體型巨大,成年體長可達2.5米以上,最長可達3米,體重可達200??公斤。 形狀較長,側面稍扁。 頭骨由游離的板狀骨頭組成。 嘴巴很大,沒有胡子。 沒有下頜骨,舌頭上有堅固而發達的牙齒。 鰾周圍有豐富的血管,內表面呈蜂窩狀,常有特殊的鰓上器官。 鱗片大而堅硬,呈馬賽克狀。 背鰭和臀鰭位于身體的后部,彼此相對。 胸鰭較低。 腹鰭位于腹部后面。 尾鰭呈圓形。 體灰綠色,背部深色,腹部顏色較淺,尾鰭和體背呈紅色。
8.淡水黃貂魚
最大尺寸:197英寸(約500厘米),1323磅(約600公斤),不含尾巴的體長達到95英寸(約240厘米)
棲息地:東南亞湄公河沿岸
世界自然保護紅色名錄瀕危排名:易危
主要天敵:過度捕撈、環境污染
巨型淡水黃貂魚(Himantura polylepis)是世界上最大的淡水魚之一。 沒有人知道這種魚是如何生存的,它們適合什么棲息地,甚至它們是否冒險進入海洋。 他們的共同親屬有哪些? 我們誰也不知道。這種古老的魚類在數百萬年的進化過程中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巨型黃貂魚
巨型黃貂魚
它長5米,重600公斤。 它們的顏色為棕色到灰色,形狀寬而扁平,有一條長而鞭狀的尾巴。 巨型黃貂魚常見于泰國、婆羅洲、新幾內亞和澳大利亞北部的河流系統中。 它們經常將自己埋在河底的沙子或淤泥中,通過身體頂部的孔或氣孔呼吸。
9. 暹羅巨鯉
最大尺寸:118 英寸(約 300 厘米),661.5 磅(約 300 公斤)
棲息區域:東南亞湄公河流域
世界自然保護紅色名錄瀕危排名:不包括
主要天敵:過度捕撈、野生棲息地縮小
魚頭顯得很大,而且沒有胡須。 巨型暹羅鯉是最大的淡水魚,也可能是家族中最大的鯉魚。 少數個體身高在1.5米以下,體重45公斤。 大的可達3米長,重300公斤。 [1] 只有一種叫做 Mahseer 的魚可以與之比較,但大型 Mahseer 只在一百年前才有記錄。
10.淡水鱈魚
最大尺寸:79 英寸(約 200 厘米),250 磅(約 113.5 公斤)
棲息地:澳大利亞墨累河沿岸
世界自然保護紅色名錄瀕危排名:瀕危
主要天敵:過度捕撈、野生棲息地縮小
大多數鱈魚生活在北太平洋和大西洋的寒冷海域,水溫為 0°C 至 16°C。 他們會吃任何會動的東西。 他們吃得很多,長得很快。 大約10年可以長到1米; 他們繁殖。 它的功能也非常強大。 體長1米左右的雌魚一次產卵可達300萬至400萬個。 由于它們群居,所以很容易捕捉,自古以來就是著名的食用魚。
- 上一篇: 世界上最大的淡水魚,你知道幾個?
- 下一篇: 白百何《媽閣是座城》歸來大銀幕演技全程在線
猜你喜歡
- 2023-11-12 (學員風采)周末綏中海釣初體驗
- 2023-11-12 鯽魚鯉魚秘制窩料配方,不用再花錢去買
- 2023-11-12 胡子蛙的“胡子”是中國特有的頻臨滅絕的兩棲類動物
- 2023-11-12 (釣魚學堂)瘋釣鯽本味是基礎餌嗎
- 2023-11-12 (烘焙課堂)綁魚鉤的正確方法,你知道嗎?
- 2023-11-12 (釣魚學堂)子線長短的優缺點,你知道嗎?
- 2023-11-12 燈塔水母真的永生嗎水母是不會死的?
- 2023-11-12 江蘇泰州鄉村野河路亞大鳡魚成功釣獲巨物機率
- 2023-11-12 酒米的制作方法,野釣的時候不妨試一試!
- 2023-11-12 它是世界上壽命最長的動物,不信你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