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釣魚視頻 > 四海釣魚 > 裝備發燒友
拋磯竿體驗1
1、巖桿的特點
“磯”字是日文漢字,意思是海岸巖石。 從字面上我們不難看出,這是一種在沿海巖石上捕魚的活動。 磯釣起源于日本四國地區的德島縣。 這里的海岸大部分是巖礁。 當地漁民經過多年的探索,逐漸造就了今天的石竿。
巖竿與手竿、海竿不同。 它輕便靈活,攜帶方便,釣法多樣,用途廣泛,適應性強。 它可以遠距離攻擊,近距離回收,釣大魚,快速回收中小魚。 當水深的時候,手竿比竿長的話操作不方便,但是巖桿可以輕松面對任何深度,因此可以很快成為淡水釣魚尤其是野釣的新寵。 它不僅克服了長竿短線定點釣魚的一些缺點,而且彌補了臺釣的一些缺點,具有良好的通用性和適應性。
手竿和磯竿的主要區別在于,磯竿的每一節都配有線環,以匹配各種漁輪,而手竿沒有線環,可以將魚線綁在魚輪上。釣魚用的竿尖。 適合釣中小型魚。
巖極和海極有些相似。 兩者都配有線環,釣魚都必須配備魚輪,但兩者還是有很大的區別。 下面我們來分析一下它們的區別:
1)線路循環不同:
石竿的尖端很細,就像手竿的尖端一樣。 為了增強強度,根據節段長度在第一節段和第二節段上安裝多個活動鋼絲圈。
海竿的尖端很粗,所以每節只要一節就夠了。 另外,海竿穿過線環的孔比巖竿大。 這是為了確保遠距離投射時的流暢線路。
2)材質不同:
巖桿的一段是用碳鋼制成的,所以桿子一般比較細長,重量輕,價格也比較貴。 海竿大多由玻璃纖維制成,體積大且價格便宜。
3)品種不同:
巖石柱有多種類型。 它們不僅以長度來區分,還用數字來表示竿的粗細、軟硬度以及含碳量的差異。
海極之間的區別只是長度,并沒有數量。
4)功能不同:
細長、高檔、高碳比的魚竿讓釣魚者保持輕松的最佳狀態,讓釣魚者充分發揮釣魚技巧。 巖竿可以像手竿一樣近釣,也可以像手竿一樣。 可以像海竿一樣拋投遠釣,故稱手海兩用竿。 它的適應性廣,釣點可近可遠,釣物可大可小。 由于卷線器具有卸力裝置,因此可以充分利用小鉤和細線來獲取大物體。 一旦大魚上鉤,軟竿身立刻像大弓一樣彎曲,就像大魚在水中掙扎時爆發的“水中月”一樣。 弓形桿的沖擊力也發生了明顯的張弛變化,化解了力量的對抗。 這種“以柔克剛”的策略只有在巖桿上才能得到充分的展現。
海竿的一段用來組裝炸彈鉤,用于遠距離投擲。 專門針對手竿、石竿無法釣到的遠距離大魚而設計(石竿直徑細,不適合用加重餌長距離拋投)。
5) 不同的排位方式:
集集竿有釣竿的外線和通集竿的內線。 海竿一般都有外接電線。
所以我覺得磯竿釣魚是眾多釣法中最有特色的釣法。 在釣魚過程中集科學性、標準化、適應性、娛樂性于一體。 它采用多變的釣組組合,多變的釣法充分凸顯獨特的時尚品味,而且磯竿還具有全天候、全能釣魚兩大優點,因此受到廣大釣友的青睞。
答:全天候
在釣魚的時候,我們經常會遇到刮風下雨的惡劣天氣。 由于大風大浪,浮標無法站立或觀看浮標。 這時候我們可以把浮漂去掉,在餌料的外側放一個比較軟的大凹槽。 用食物增加釣組的重量(也可以起到誘魚的效果),逆風拋釣組。 將餌料鉤到底后,輕輕拉緊魚線,讓竿尖稍微彎曲。 通過觀察竿尖晃動判斷魚速。
B:全能型
在河流、水庫的入海口處,由于水流的影響,浮標無法穩定站立,根本無法觀看浮標。 而且魚鉤和魚餌不能到底。 按照常規的釣魚方法是不可能釣魚的。 唯一的選擇就是去掉浮子,增加鉛墜的重量。 ,采用跑鉛和拋尖相結合的靈活釣法來應對。
在水庫岸邊陡峭的山坡上,由于水底深度較大,如果將竿子拋得遠一些,浮標就會淹沒在水中,稍微拉過水面后,浮標就會浮得很高。浮標。 校準浮子非常麻煩。 即使校準了,也不起作用。 不能保證每次都能準確拋出釣點。 這時候唯一的應對辦法就是采用不漂的尖釣法。
往往我們放入窩中的餌料會因為魚的進食而慢慢滑向較遠的距離。 很明顯,魚星距離很遠。 如果用手釣魚,就只能“仰望星空嘆息”。 這時這就可以充分體現出巖桿的優越性了。 如果測得水底比較平坦,我們可以使用活動浮子來應對。 如果釣點較遠,我們可以用餌料將食物包裹在外面,扔到遠處。
有時釣位水深遠大于竿長,無法常規操作。 我們還可以使用可移動的浮子來應對。 首先,打開魚輪,收集比魚竿稍長的釣組,打開魚輪,右手握住魚竿。 用食指壓住魚線,左手握住魚鉤頂部和餌料,慢慢地稍微彎曲魚竿,然后利用魚竿的彈力將魚鉤稍微拋到窩外較遠的地方。 當浮漂入水后,松開壓線,用手指輕輕晃動手腕,送出更長的魚線。 如果一次不夠,可以晃動手腕數次。
2、釣魚組
淡水釣用的巖竿一般采用1.5-3號的輕質巖竿。 它們的初徑大多在0.8-1.5m/m左右,初徑大多在20-25m/m左右。 適合使用2-5號2號子線和2-5號錘子負載。
一般可采用1000-2500型卷筒。
選擇稍大一點的浮漂(3-4號),方便拋擲釣組。 為了方便深水垂釣,組裝釣組時一定要選擇可活動的浮漂座(浮漂座上的孔可以在主線上的太空豆之間自由滑動),并在上部安裝兩顆小珠子。和浮動座的下側。 太空豆,深水釣魚時,調整深度后,必須將浮漂座下的太空豆下移到距離鉛座一米左右的位置(注意與魚鉤保持一定的距離,否則容易造成魚鉤和漂流),這種組合的好處是:拋竿時,浮標在釣組下部,操作方便。 釣組入水后,魚鉤和餌料沉到底,浮漂靠自身浮力浮到水面。
根據所釣魚的大小選擇相應的魚鉤。 但為了實戰中快速更換魚鉤,我使用的是快插針(魚具店有售)。 這個小東西非常有用。 具有反扭環和鉛皮座的功能,更換子線非常方便。
磯竿釣魚的技巧有很多,變化無窮。 很難全面、透徹地描述它們。 我個人認為大致可以分為釣有漂和釣無漂。 漂釣又可以分為磯竿臺釣和傳統釣。 浮釣的釣法可分為固定浮漂和活動浮漂。 也可根據魚層、釣底、釣浮來使用。 使用鉤子也比較靈活。 可以是單鉤、雙鉤甚至是竄鉤,都可以單獨使用。 微型彈鉤,或者說是竄鉤前面的彈鉤。 總之,變化無窮,需要個體釣友在實踐中慢慢了解并靈活運用。
集集2拋竿體驗
巖釣的投擲距離一般為英尺至4-5竿左右。 近距離拍攝和遠距離拍攝的側重點不同。
釣魚者在拋投前應選擇重量合適的浮漂和浮標。 例如:9.3克的浮波重量較輕,投擲距離以腳下2桿為宜。 遠距離投擲難度較大,而13.2克的浮波則可以輕松投擲3-4桿的距離。 如果買的浮浪沒有標注自身重量,釣魚者可以自己稱一下。
除了自身重量外,釣具的形狀也會影響拋投距離。 相同重量下,浮浪的遠距離投射優于浮標。 另外,在浮標中,圖中上型浮標的遠距離射擊性能較下型浮標弱。 雖然下型浮標比上型浮標輕,只有四分之三,但仍然比上述類型拋得更遠。
說到拋投,魚竿的彈性是影響釣魚者投擲方式的主要因素。 投擲的方式主要有兩種。 一是側身反手拋竿(反手指的是乒乓球中的反手)。 ,此方法適用于中距離和近距離投擲; 另一種是正手過頂投擲(正手指的是乒乓球中的正手擊球),這種方法用于遠距離投擲,但需要注意的是,使用這種方法時,身后要留有足夠的空間。
1、反手拋竿注意事項:拋竿前需要將魚線稍微拉緊。 擰緊的程度大約是浮標或浮浪接近竿尖的點,但必須保持一定的距離。 距離約為10厘米。 。 那么,握子線的位置應該距離魚鉤30厘米以上,以免拋投時鉤住魚鉤。
2、正手拋投注意事項:發力時切忌用蠻力,用負力,以免損壞魚竿。 那么浮波的調整和反手拋時一樣,但是需要比反手拋時更加小心,以免讓魚線鉤在后面的巖石或樹枝上。
3、釣組的拋投形式:拋投時,浮浪最重在前,餌料和鉛夾次之。 這時主線最有可能與子線糾纏在一起。 為了避免這種情況的發生,釣魚者應在釣組落入水中之前用手握住線杯并做出制動動作,或者用握竿的手指來阻止線的出線。
集集3拋竿體驗
一、姬釣竿的特點
巖桿又稱“手海兩用桿”。 一般長4.5米以上。 可用于海巖、淡水、大魚、小魚的垂釣。 它與海極相似。 不同的是,第一段桿子是正常的。 鋼絲圈有3個,第二節有2個,海竿每節只有一個鋼絲圈; 調性介于手竿和海竿之間,因此遠投不如海竿,通常配備中小型魚線輪。 無論是用作手竿還是海竿,都必須配備魚線輪,只是使用的線組不同。
2. 流量調整
搖輪的漏力可根據捕獲的魚的大小進行調節。 一般用手拉線,用一點力轉動漁輪就可以了。 釣到魚后,可以根據魚的大小來調整。
3.行存儲
漁線輪纏繞線占儲線環的90%就足夠了。 如果太滿的話,很容易炸線。
4.用作手桿
磯竿作為手竿使用時,釣位水深不要超過竿身。 此時線組一般有兩種:
1、將薄太空豆和浮動座直接安裝在輪線上。 使用時,小心地將輪線從線環中拔出,然后將鉛座、子線、掛鉤和插頭連接到浮子上。
2. 請勿在卷軸上安裝任何物品。 從線環中拉出卷線器,然后連接整個現成的魚線組。
用法與手竿不同的是,主線長度加長,這樣釣到大魚后可以自由收放線。 而且,即使使用3.6米的磯竿,也比5.4米的手竿能夠到達更遠的釣點,因為拋投時可以適當地放線。
5.用作海竿
在淡水釣魚中,很多水庫的水深超過了竿體的長度,有時需要釣很遠。 在這種情況下,巖石釣魚竿可以用作海竿。
用作海竿時,應適當加大鉛座,采用較重的重量和較大的浮漂,鉛線從后到前按順序套在輪線上:棉結、豆塊、活動浮漂底座、太空豆、鉛皮座、子線、掛鉤。
棉結的作用類似于太空豆,用于定位浮子。 它的特點是體積小,可以自由進出線環而不受阻礙。 也可以拉動它,而不會卡在線環中并損壞桿。 由于身體很小,需要一顆豆子來配合。 豆子可以在輪線上自由滑動,活動浮動座卡在棉線段處,方便定位。 收桿卸輪時,除輪線上殘留的棉線段外,其余部分因尺寸較大而不能穿過線環,應拆下單獨存放。
輪絲不宜太粗,2號就夠了,對于幾十公斤重的物品沒問題。 在主線上掛一個可移動的重掛件,用炸彈鉤包裹食物或串鉤。
可以通過看竿尖、聽鈴聲來判斷是否有魚咬餌,也可以通過握住竿柄感覺來判斷魚的消息。 無需使用浮子。 浮子僅在近距離用作手桿時才使用。
集集4拋竿體驗
淺談巖釣竿的五種拋法。 巖釣竿的長度通常在十五到十八英尺之間。 對于初學者來說,要靈活控制魚竿,準確地將釣組投向目標,并不容易。 但只要多練習,就一定會取得進步。
這里有幾個要點,供大家在投射時多加注意: 投射前,請確保身后沒有其他人。 不要大意,用鉤子打到別人,傷到別人。 拋投前,請確保鉤子沒有掛在巖石或障礙物上。 斷竿的感覺不會好受。 拋餌前一定要把餌料掛在魚鉤上,拋不好餌料就沒用了。 釣具即將落水時控制出線,讓餌料因慣性向前沖是非常重要的,因為這會直接影響釣具落水的形狀。
下面講一下磯釣的五種拋投方法:頭拋、左拋、右拋、下拋、定點拋。
“扔過”
它是所有鑄造方法的基礎。 是大多數巖釣者剛開始學習的第一種拋法,也是實戰中使用最多的一種。 首先打開杯子,放出一些虛擬線。 子線越長,虛擬線就越短。 右手握住絞魚器,食指勾住母線。 然后左手握住竿柄,將魚竿向上提起,斜向后指向,使釣組向下形成一條直線。 當你準備拋竿時,由于釣具向下落的慣性,魚竿會稍微向下彎曲。 加快拋投速度,利用浮浪的重量和魚竿的彈性,將釣組向前拋。 當感覺到浮浪向前沖時,松開勾在公交車線上的食指,讓釣組拉出公交車線,向前飛去。 出去。 在釣組即將落水時,將魚竿指向前方,停止出線,使餌料因慣性而向前沖,造成餌料在前,浮浪在后的狀態。
《左側投擲法》
通常在有其他釣魚者或釣魚者右側有障礙物或受風影響,不利于拋投時使用。 首先,你需要打開杯子,放出一些虛擬線,用食指鉤住總線線,身體稍微向左轉動。 不過,這次你將魚竿舉起,放在左后方,整個動作僅用右手完成。 這時,可以用左手輕輕握住魚鉤上方的子線來輔助。 開始拋投,用右臂之力將釣組拋出去,當浮浪向前沖時,松開勾在總線線上的食指,讓釣組順利飛出。
“往右邊扔”
當釣魚時,當釣魚者左側有其他釣魚者、障礙物或受風影響時使用。 打開杯子,放出一些虛擬導線,用食指勾住總線線,身體稍微向右轉。 不過,這次魚竿橫放在右后方,整個動作都是用右手完成的。 加快拋投速度,利用魚竿的彈性和浮浪的重量將釣組向前拋,在浮浪向前沖的時候也松開鉤在公交線上的食指。
《扔下法》
當釣魚者左右有人,無法大幅度揮桿時使用,但拋投距離不能太遠。 這種技術與使用手桿的擺動動作非常相似。 方法是右手握住魚竿,左手輕輕握住魚鉤上方的子線,拉緊母線,用食指鉤住魚竿,使魚竿先稍微向下彎曲。 將魚竿指向要拋的標記處,稍微向上提竿同時松開握子線的左手,利用魚竿的彈力將釣組彈向標記處。
《定點投擲法》
當鎖定的標點距離島嶼較近或者標點位于狹窄的水道內時,可以使用這種投擲方法。 嚴格來說,此技術不需要拋投動作,只需向下釋放釣具即可。 右手握竿,將竿稍稍向下放置在標記上方,左手松開線杯,讓釣組的向下慣性慢慢滑落。
視頻簡介
高智商的人類是垂釣的設計者和實施者,始終掌握著垂釣主動權,實用、高效的釣具當然是必不可少的,隨之,海釣的利器——磯竿,開始進入淡水釣領域。...
- 上一篇: (釣魚技巧)糧食餌料的添加劑,效果非常好
- 下一篇: 白水塘邊白鷺飛,龍湫山下鯽魚餌料的搭配方法
猜你喜歡
- 2023-11-10 白水塘邊白鷺飛,龍湫山下鯽魚餌料的搭配方法
- 2023-11-10 (釣魚技巧)糧食餌料的添加劑,效果非常好
- 2023-11-10 (釣魚學堂)深秋釣魚常用的餌料,你知道嗎?
- 2023-11-10 (釣魚技巧)西部風鯽魚餌料的配方及使用方法
- 2023-11-10 原帖地址:關于釣魚~這些你知道嗎釣魚最基本的東西
- 2023-11-10 沒魚釣的時候也是一種樂趣,至少做點跟釣魚有關的事
- 2023-11-10 乘船出海海釣的幾種垂釣方式,你知道嗎?
- 2023-11-10 釣魚裝備中的平拉紅蟲掛鉤器的技術分析及應用
- 2023-11-10 2021年全國海釣錦標賽比賽9月28日至29日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