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釣魚視頻 > 四海釣魚 > 裝備發燒友
1.箱形水母(學名:Chironex fleckeri)
箱形水母又名立方水母,是指腔腸動物立方體綱約20種水母的統稱。 因為它的形狀略呈圓形,就像一個方盒子。 據美國《世界野生動物》雜志根據各國學者的意見,箱形水母位列世界十大最毒動物之首。 箱形水母主要生活在海洋中。 它們的息肉相對較小,而水母則較大。 成年箱形水母可以達到足球大小,呈蘑菇狀,幾乎透明。 它們主要分布在澳大利亞東北部海岸附近的海域,經常漂浮在昆蘭海岸附近的淺水區。
2.貝爾徹氏海蛇(學名:Hydrophis belceri)
貝爾徹氏海蛇,又名貝爾徹氏海蛇,是蛇科亞目、蛇科、九頭蛇屬的有毒海蛇。 它一度被誤認為是世界上最毒的海蛇,但世界上最毒的海蛇應該是貝爾徹氏海蛇。 劍尾海蛇。 根據單位體積毒液的毒性計算,貝爾徹氏海蛇的毒性是眼鏡蛇的200倍。 麗城海蛇主要棲息在大陸架和島嶼周圍的淺水區,很少出現在水深超過100米的公海。 盡管其毒液很強,但性情相對溫和。 除非受到強烈的敵意對待,否則它不會輕易咬人。
3. 藍環章魚(學名:Hapalochlaen maculosa)
藍環章魚,俗稱藍環章魚或豹紋章魚,屬于章魚科藍環章魚屬。 它因其身上有亮藍色的環而得名,是已知最毒的海洋生物之一。 藍環章魚是一種非常小的章魚,翼展不超過15厘米,整個身體只有高爾夫球大小。 盡管藍環章魚體型相對較小,但其攜帶的毒素足以在幾分鐘內殺死 26 名成年章魚。 目前尚無有效的抗毒素來對抗其毒性。 幸運的是,除非人類受到嚴重威脅,否則這種章魚不會主動攻擊人類。
4. 錐螺(學名:Conus geography)
錐螺又名錐螺,主要分布在熱帶水域,通常生活在溫暖的水域。 它屬于軟體動物門、腹足綱和錐體科。 它是一種美麗的蝸牛,常見于沿海珊瑚礁和海灘地區。 錐螺的殼前面較薄,后面較厚,形狀類似雞心或芋頭。 這種蝸牛有幾種不同的種類,有不同的顏色和圖案。 錐形蝸牛是一種劇毒的海洋生物,因為它的尖端有一個微小的開口,里面有可以噴射毒液的尖牙。 毒液是致命的。
5.花葉蟹(學名:Lophozozymus pictor)
繡棘蟹又名花葉蟹,分布于日本、斐濟、薩摩亞、澳大利亞、新加坡、馬來半島和中國大陸海南島。 它的身上布滿了紅白相間的網狀圖案,非常漂亮。 繡脊蟹主要棲息于海水中,常見于退潮至水深30米的巖石底部或珊瑚礁區域。 它們的生存范圍通常是海平面以下-30米。 繡棘蟹是已知最毒的螃蟹之一。 它們的體內可能含有河豚毒素、麻痹性貝類毒素和海葵毒素等毒素。 一只成年螃蟹體內的毒素足以殺死45000只小老鼠。
6、馬獼猴桃(學名:Actinia maquina)
海葵是海葵的一種,屬于銀蓮花科銀蓮花屬。 它的體色變化很大,可以出現深乳黃色、深紅色、紅棕色或玫瑰紅色等多種顏色。 異蹄海葵體型較小,主要棲息于地中海、蘇格蘭北部、大西洋東部等水深2米左右的海域。 海葵的觸手數量驚人。 觸手通常有6環,觸手數量可達192條,數量驚人。 如果你不小心被海葵蜇傷,它的毒素會導致你的血壓迅速下降,心率減慢,呼吸受到抑制,最終導致死亡。
7. 戰艦水母(學名:Physalia physalis)
戰艦,又稱葡萄牙戰艦,據說能夠預測風暴。 它有一個漂浮的膀胱,上面懸掛著長長的觸手。 囊內有特殊的腺體,可以釋放二氧化碳,使其膨脹。 水母在希臘語中的意思是“泡沫”。 正是借助這個“氣泡”,它可以上升和下降,讓水母漂浮到有食物的地方或遠離敵人。 軍艦水母的殺手武器是它的觸手。 戰艦水母的微小觸手可以達到9米長,所以很多游泳者看到戰艦水母時已經來不及躲避了。 軍艦水母分泌的毒素是神經毒素。 隨著時間的推移,傷者除了承受劇烈的疼痛外,還會出現血壓突然下降、呼吸困難、逐漸失去知覺、全身休克,最后因肺循環衰竭而死亡。
8.黃貂魚(學名:Platyrhinoidis Triseriata)
黃貂魚,俗稱黃貂魚,是軟骨魚。 它們的身體扁平,尾巴又長又細。 有些種類的黃貂魚尾巴上有一根或多根鋸齒狀毒刺。 如果這些毒刺擊中胸部,就會造成嚴重傷害,甚至死亡。 特別是如果心臟受損,就需要緊急手術。 然而,如果心臟受傷,死亡通常是不可避免的。 已知黃貂魚約有 480 種。 根據1995年的《危險海洋生物-野外急救指南》,黃貂魚是迄今為止已知的最大的有毒魚類,尾巴長達37厘米。
9. 荊棘冠海膽(學名:Diadema setosum)
荊棘冠海膽有一個薄薄的半球形殼,非常脆。 直徑一般為7-8厘米,其高度略大于殼半徑。 殼薄,呈低半球形。 反口面上的大刺細長呈針狀,中空,表面有環。 其長度約為貝殼直徑的3~5倍,最長可達26厘米。 生活中,通體紫黑色,大刺的顏色常發生變化。 荊棘冠海膽的長刺含有毒液。 如果刺刺破人的皮膚,分泌的毒液會引起局部紅腫、心跳加快,甚至抽搐。 人被海膽的刺刺傷后,會感到劇痛、昏迷,甚至有死亡的報道。
10.石魚(學名:Synanceiidae)
石魚是自然界中一種劇毒魚類,它的“致命蜇傷”被形容為人類最痛苦的蜇傷。 石魚的外形并不驚艷,長度只有30厘米左右。 它喜歡隱藏在海底或巖石下,將自己偽裝成一塊不起眼的石頭。 一旦踩到它,它就會立即反擊,并用背上十幾根鋒利的針狀刺快速攻擊入侵者。 被刺傷后會出現劇烈疼痛等嚴重癥狀,傷口會先變白,然后變紫。 、發紅、腫脹和燒灼感,持續數天。 疼痛如同燒灼般、鞭打般,難以忍受,甚至可能導致意識喪失。 患處麻木,一定距離處有壓痛,或整個肢體麻木腫脹,傷口腐爛。
全球最毒海洋動物排名主要根據每種海洋動物的毒性、致死率等相關信息,綜合參考相關互聯網排名/榜單進行推薦。 該清單僅供參考,幫助您了解十大最毒海洋。 動物。 如果您有任何疑問,請在文末留下評論/批評。
視頻簡介
有些海洋生物在漫長的進化過程中獲得了拒敵捕食的生存能力。它們的形態各異,有美麗的、丑陋的,有剛硬的、柔軟的,但它們都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它們的身...
猜你喜歡
- 2023-11-09 火焰烏賊 思越木結構|頭足類動物的華麗一生!
- 2023-11-09 海竿串鉤冬釣鯽魚談個人體會,可惜我們這已經封冰
- 2023-11-09 鋼琴調、調式、調性的三個概念怎么區別?
- 2023-11-09 釣魚新手不知道怎么綁魚鉤?栓法怎么用
- 2023-11-09 poeciliareticulata孔雀花鳉(麗麗魚)孔雀魚的表現
- 2023-11-09 世界上最大的“魚”,竟是河馬!
- 2023-11-09 浦江諸暨安華水庫:生事且彌漫愿為持竿叟
- 2023-11-09 常見的月光魚雖不多,總可以找見屬于你喜歡的
- 2023-11-09 入秋以后就是大魚季,大青魚被成功釣上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