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技巧
脊椎動物·高原鷓鴣
高原鷓鴣,屬于脊椎動物、鳥類、雞形目、雉科、分詞屬。 雜食性動物,棲息于海拔2200米至5600米之間的高山裸巖、高山苔原、亞高山灌叢、山麓、農田和牧場。 國內分布于甘肅南部、西藏東部、青海、云南西北部、四川西部。 照片攝于迪慶。
高原鷓鴣比我們熟悉的鵪鶉體型更大,成年雌雄鳥也非常相似。 它們的頭呈栗紫色,眼睛下方有非常醒目的黑色斑塊,這也是識別它們的主要特征。 背部有黑、棕、白相間的橫條紋,胸部有黑白相間的條紋,腹部為白色。 整體色彩斑駁,與周圍環境融為一體。
憑借自身的保護色,高原鷓鴣發現“警告”時的反應也很有趣。 “它和家雞不同,它沒有立即逃跑,而是就地躺下,好像有信心不會被發現。”攝影師楊濤說,如果人類再往前一步,它們就會逃跑。
它們不喜歡飛行,所以此刻只能跑得很快,但這并不代表它們不能飛。 相反,它們起飛更靈活脊椎動物,還可以滑翔。 比如下山的時候,他們更喜歡滑翔。
高原鷓鴣經常成小群活動。 晚上,它們會依偎在低矮茂密的植物中。 天一亮,它們就會成群結隊地出去覓食。
春暖花開時,高原鷓鴣就躁動起來。 清晨和黃昏,雄鳥嘰嘰喳喳地叫著“塔卡、塔卡”,就像手指拔梳子的聲音,也觸動了雌鳥的心弦。 求偶成功后,它們會成對離開群體,共同筑巢,開始短期的伴侶生活。
高原鷓鴣的巢結構非常簡單。 它只是在松軟的地面上挖了一個淺洞,上面覆蓋著干草、苔蘚和羽毛。 然而,它非常隱蔽,經常隱藏在高高的草叢中或灌木叢中。 在繁殖期間,雄鳥會像影子一樣陪伴在雌鳥身邊,充分表現出他對雌鳥的關心和保護。 當雌鳥啄食時,雄鳥會警惕地掃視四周,如果有危險,他會發出焦急的叫聲,提醒雌鳥逃跑。 此外,雄鳥不允許雌鳥旁邊出現第二只異性鳥。 一旦遇到它,就會將其趕走,直到百米之外。 只有這樣,“情侶”才會短暫分離。
雌性通常在5月份開始產卵,從6月初開始,越來越多的高原鷓鴣將進入孵化期。 高原鷓鴣每窩產卵6~15枚,卵顏色為淡黃色或橄欖色。 蛋的孵化由雌鳥和雄鳥共同承擔,或者是雌鳥孵蛋,雄鳥守衛。 小雞在孵化當天就可以跟隨父母。 孵化期結束后,高原鷓鴣就會回歸群居生活,直到來年春天,新一輪的“塔卡、圖克”叫聲開始。
自然生態攝影師楊濤榮獲2020中國野生動物攝影大賽植物菌類組二等獎。 多年來,我一直關注和拍攝橫斷山區的生物多樣性。 我致力于用鏡頭詮釋自然與生態之美,用發現視覺引發觀者情感共鳴,用影像的力量推動自然保護。
協調員:趙娟、連慧玲
文字編輯:鄭碧印
- 上一篇: 中國科學報:刺猬基因與文昌魚神經系統分化有關
- 下一篇: 中藥玉米餌和中藥麥子餌的做法,值得收藏!
猜你喜歡
- 2024-01-26 脊椎動物 人類究竟是從何而來的,人類的進化是經歷了哪些歷程?
- 2024-01-12 魚類是脊椎動物嗎,魚類的體形有哪幾種
- 2024-01-11 海豚是脊椎動物嗎,是不是鯨類
- 2024-01-11 泥鰍有脊椎嗎,是脊椎動物嗎
- 2024-01-11 四大家族全世界的魚類占據了地球脊椎動物的半壁江山
- 2024-01-11 泥鰍有脊椎嗎,是脊椎動物嗎
- 2024-01-11 蜥蜴有沒有脊椎,是不是脊椎動物
- 2024-01-11 烏賊是無脊椎動物嗎,有骨頭嗎
- 2024-01-11 螃蟹有脊椎嗎,是脊椎動物嗎
- 2024-01-11 魚類是脊椎動物嗎,魚類的體形有哪幾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