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技巧
釣魚是一項綜合運動,涉及氣象學、生物學、物理學、心理學及哲學等多個學科的知識。釣友參考借鑒。
一、水溶氧的來源
魚兒在魚情產生直接影響。因此,掌握庫塘水體中水溶氧的來源和含量對垂釣有很大的指導乍用。
二、氣象與水溶氧的關系
“魚以水為天,尤以氧當先。”這條漁諺一語道出了魚兒對水溶氧的絕對依賴性。魚兒雖然是變溫動物,但是大多數魚兒都具有側線,它們都能通過側線感知氣象的變化。氣溫及氣壓的高低變化會直接影響水體的溶氧量,也會影響魚兒游動、覓食的習慣。因此,要想做到釣魚跟氧走,就必須掌握氣象的變化。
一般來說,空氣中的氧分子越多,與庫塘水體的接觸面越廣,水體溶氧量就越多。從氣象學來看,一口池塘的溶氧量多少取決于空氣密度的大小。空氣密度越大,氧分子的含量就越大;空氣密度越小,氧分子的含量就越小。影響空氣密度及含氧量的主要因素是氣溫和氣壓。
氣溫升高,氣壓降低,空氣密度隨之降低,水體中的溶氧量也會隨之減少;氣溫降低,氣壓升高,空氣密度增大,水體的溶氧量就會增加。
筆者認為,由于魚兒對氣象變化和水體溶氧量的變化異常敏感,所以它們的游動及覓食全憑氣溫和氣壓的調遣。因此,溶氧量高的水域都是魚兒群居的場所。如果釣者能夠掌握上述氣象知識,找到溶氧量最高的水域,因氧施釣,就能釣獲更多的魚。
2013年7月12日上午,筆者所在的贛南師范學院老年釣協組織50多名會員在贛州市郊的一口魚塘釣草魚。那天氣溫是36℃,烈日高照,沒有一絲風,天氣十分悶熱。我們能看到草魚浮在水面上,但就是不開口。下午F點多的時候,大家都把竿子收了起來,絕大多數會員都沒釣到魚。究其原因,大家都說是因為缺氧。
過了兩天,我們大家再次來到這口池塘釣草魚。由于前一天夜間下了一場大雨,雨轉晴后氣溫降低了,氣壓隨之升高了,而且當天刮的是二三級的東北風,大地看起來一片生機盎然,塘中溶氧量也十分充足。當時草魚的活性很高,競相攝食上鉤,我們50多位會員釣得非常歡暢。到了中午11點收竿時,我們每個人都釣到了魚,最多的釣了5條,可謂皆大歡喜,這充分印證了“釣魚跟氧走”的道理。
三、水溫對釣魚的影響
庫塘水體的溫度與氣溫有密切關系,而水溫的變化會影響水體的溶氧量。只有氣溫相對穩定時,水溫才會穩定,水體的溶氧量也會隨之增加,才更有利于垂釣。為此,釣魚時還要根據水溫和水體溶氧量的變化采取相應的對策。
據生物學家測定,魚類的體溫十分接近所處水體的溫度,只有1℃左右的偏差。適合魚類生存的水溫為15℃-30℃,如果水溫低于4℃或高于35℃時,大多數魚兒會感到不適應,甚至難以生存。但是,不同魚種對水溫的適應程度也有差別。水溫在8℃以上時,鯽魚會開口攝食;水溫在15℃以上,草魚會開口攝食;當水溫高達30℃-32℃時,鰱鳙的攝食較為活躍;當水溫高達35℃時,羅非魚仍然會就餌上鉤。掌握上述水溫對魚情的影響,對日常出釣有很大的指導意義。
晝夜溫差很大的時候,比如晝夜溫差超過10℃時,水溫和水體溶氧量就不穩定,不利于垂釣。一般來說,春秋兩季晝夜溫差在4℃-6℃,夏季晝夜溫差在6℃-8℃,冬季晝夜溫差在2℃-3℃時都比較適宜出釣。盛夏及i初秋時節,氣溫較高,地溫略低,庫塘水體會呈現上暖下涼的趨勢;寒冬和初春時節氣溫低于地溫,庫塘水體下暖上涼。由于在這些時節各水層的溶氧量不均勻,因此不宜出釣。
筆者認為,只有在連日陽光燦爛、東北風2-3級、水溫保持在15℃-25℃的前提下,庫塘水體才能實現上下對流,此時供氧條件較好,魚情相當活躍,十分適宜垂釣。
四、釣魚跟氧走的實戰對策
(1)選擇有利天氣出釣
出釣要順應各個季節的氣溫變化,“春釣邊,夏釣潭,秋釣背陰處,冬釣向陽灘”這句漁諺充分說明了這個道理,這也是一條行之有效的實戰對策。
一年之中有春、夏、秋、冬四季,隨著季節的變化,氣象也在不斷交替,水體的溶氧量也一直在變化,魚兒棲息的水域會隨時更換。為此,我們必須要選擇有利的天氣出釣。筆者的體會是:春末、夏初、夏末和初秋是釣魚的黃金時節,這些時節的氣溫適宜,水體的溶氧量也高,魚兒活動、覓食極為活躍。像“三九”嚴冬這樣的時節,冰霜雪雨,寒風凜冽,水體中的溶氧量不高,魚兒都藏在深潭之中越冬,此時就不宜出釣。
每年的春分至霜降時節,凡是風和日麗且氣溫在1 5℃-25℃之間、東北風1-2級的天氣都比較適宜出釣。在這種天氣條件下,庫塘水體溶氧量極高,魚兒攝食極為活躍。如果是氣溫太高、氣壓太低且水溫不適宜的天氣,就不適合出釣。在這種天氣里,庫塘水體持續缺氧,魚兒都不愿開口攝食。
(2)看準適宜的風向再下竿
風與水體的溶氧量有著密切關系,對魚情也有著直接影響。一般來說,除了寒冬和早春之外,其他季節只要風力不超過4級,就對釣魚有利,尤其是刮東北風或微風的天氣。
這是因為空氣中氣態氧的比重比水輕,氧分子大多停留在水體的上層,水體的中下層則呈現缺氧的狀態,而東北風受東北冷濕氣流的影響,會使氣溫降低,氣壓升高,水面的溶氧量就會增加。同時,水體的表面經過風吹浪打,加速了上、中、下層水體的對流,使靜水變成了活水,也加快了氧氣的溶解,魚兒在這樣的水體中會變得極為活躍。
刮西南風或無風的天氣不宜出釣,這是因為西南風受西南暖氣流的影響,會使氣溫升高,氣壓降低。此時天氣悶熱,水體缺氧,魚兒不愿攝食上鉤。
風不單是助氧劑,也是搬運工。風能將水面上的浮游生物、藻類植物、落水昆蟲、雜草及花粉等魚類喜歡的食物吹送到迎風口的岸邊,吸引群魚覓食,此時逆風施釣會有很好的效果。
風能助氧,主要指在養殖魚塘和中小型水庫等靜水環境中。那些大江、大河的水體川流不息,大型水庫及湖泊的水體也具備獨立的循環系統,這些水體中不存在缺氧的問題,因此有風無風都可以施釣,但要切記風力過大時不宜釣魚。如果風力超過了5級,水面會變得波濤洶涌,魚兒會躲到相對較為平靜的深水區,此時它們不會輕易咬鉤。
看風向下竿時,還必須考慮到四季的差別。
筆者常有這種感覺:我國春季多刮東北風,并且常伴細雨,此時氣壓正常,水體溶氧量開始增多,十分有利于垂釣;夏季多刮西風或西南風,白天燥熱難耐,不宜垂釣,只有晚上天氣涼爽時才能下竿施釣;金秋時節多刮西風或西北風,天高氣爽,涼風習習,水波蕩漾,水體溶氧量也十分充足,此時魚兒膘肥體壯,下竿施釣往往會收獲頗豐;冬季寒風凜冽,天寒地凍,不僅北方不宜釣魚,南方也有很多地方不宜垂釣。
但是,筆者所在的南地區山清水秀,四季如春,一年四季均可釣魚。特別是在冬季,只要連日艷陽高照,而且刮西南風,水溫升高,就可以選擇避風向陽的水域來釣鯽魚。
- 上一篇: 詳談提高中老年釣魚技巧的方法
- 下一篇: 釣魚求遠求深,未必是制勝之道
猜你喜歡
- 2018-01-03 釣大魚不能犯的六個忌諱
- 2018-01-03 根據水情巧辨魚情的技巧
- 2018-01-03 淺談被神化的臺釣技術及十個弊端
- 2018-01-03 圖解快速可卸子線8字環連接法
- 2018-01-03 四季釣魚與氣候的關系之我見
- 2018-01-03 胡說八道淺論釣技巧
- 2018-01-03 一種野釣無敵的子線及打結方法
- 2018-01-03 窩子魚星不斷但無魚咬鉤的三種情況
- 2018-01-03 想要垂釣收獲好,應知魚識水
- 2018-01-03 釣魚求遠求深,未必是制勝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