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技巧
發現窩內有魚,但是就是不吃口時,首先要考慮的不是垂釣策略問題,而是分析是否真的有魚。魚星、波瀾、食物碎屑,造成它們的原因并不僅僅是有魚而已。水下腐殖質的氣泡、小魚小蝦活動、餌料霧化過度都可能給人以錯覺,以為有魚入窩。
接下來再分析釣組問題,是否過鈍,有魚訊沒有發現,或者風浪問題,干擾了霧化太過
餌料霧化太好,它們在水中霧化范圍過大,速度過快,造成窩子渾濁,魚類找不到釣餌,或者入窩卻吃不到食物,游動一番后,只得離開。這時,應該及時的控制霧化,增強留魚效果。
二、味型過重
秋季常用濃香濃腥餌料,但有時也會弄巧成拙,太過于濃重,會造成引誘魚種過多,干擾了魚類在窩內的活動,看似一群魚類,卻都在試探,抗拒,吃口寥寥。這時,最好重新調整配方,降低小藥的比重。
三、釣餌,就難吃口了。另外,窩料過多,在一定面積內占比過高,氧氣消耗量大,魚類也不喜歡入窩。
四、魚餌不對口
無論是魚餌的味型、狀態,只要不對口,都不會有魚上鉤。尤其是在魚塘垂釣時,滑口魚多,它們還比較挑剔,餌料過重、過硬、過散、過腥,都可能造成不開口。
五、醬層底嚴重
醬層底會干擾餌料入水后的效果,過厚的醬層地,餌料陷入其中,味道傳不出來,自然難以上魚。改變垂釣策略,由底釣變為觸底釣或半水釣。
六、釣組不協調
子線過粗、鉛墜過大、浮漂過于明顯等,一系列的動態,都存在著干擾魚口,阻礙上魚的可能性。
七、魚層變化或魚類受驚
這兩個原因其實很難判斷,畢竟我們不是魚,但可以嘗試性的調整,改變水層或釣點,嘗試魚類的變化特點,尋找最切實的魚口。
- 上一篇: 決定新手漁獲的八個垂釣要點
- 下一篇: 戶外垂釣的五個注意事項
猜你喜歡
- 2018-01-03 釣大魚不能犯的六個忌諱
- 2018-01-03 根據水情巧辨魚情的技巧
- 2018-01-03 淺談被神化的臺釣技術及十個弊端
- 2018-01-03 圖解快速可卸子線8字環連接法
- 2018-01-03 四季釣魚與氣候的關系之我見
- 2018-01-03 胡說八道淺論釣技巧
- 2018-01-03 一種野釣無敵的子線及打結方法
- 2018-01-03 窩子魚星不斷但無魚咬鉤的三種情況
- 2018-01-03 想要垂釣收獲好,應知魚識水
- 2018-01-03 釣魚求遠求深,未必是制勝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