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ting id="17fpr"><cite id="17fpr"><ruby id="17fpr"></ruby></cite></listing>
<menuitem id="17fpr"><noframes id="17fpr"><thead id="17fpr"></thead>
<var id="17fpr"><strike id="17fpr"></strike></var>
<menuitem id="17fpr"><dl id="17fpr"></dl></menuitem> <var id="17fpr"></var>
<var id="17fpr"></var><cite id="17fpr"><strike id="17fpr"><listing id="17fpr"></listing></strike></cite>
<var id="17fpr"><strike id="17fpr"></strike></var>
<var id="17fpr"></var>
<var id="17fpr"><strike id="17fpr"></strike></var><var id="17fpr"></var><cite id="17fpr"></cite>
<var id="17fpr"><strike id="17fpr"><listing id="17fpr"></listing></strike></var>
<var id="17fpr"></var>
<var id="17fpr"><strike id="17fpr"></strike></var><cite id="17fpr"></cite>
<menuitem id="17fpr"></menuitem>
<cite id="17fpr"><strike id="17fpr"><thead id="17fpr"></thead></strike></cite>
<cite id="17fpr"><strike id="17fpr"><listing id="17fpr"></listing></strike></cite>
<var id="17fpr"><dl id="17fpr"></dl></var><cite id="17fpr"></cite>
歡迎訪問釣魚網,請記住本站域名 www.dmg-elevators.com
以魚為媒,以釣會友。

首頁 > 技巧

請注意,釣魚中不能忽視的幾個細節

yu81.com 2018-01-03 技巧 評論

一是調釣方面,調漂后作釣一段時間后必須再“校調”一次。漂體、釣線甚至鉛皮卷在入水后其重量會發生變化,這個不容忽視。我習慣調六釣三,但作釣一小段時間后復校時發現,調目已從6目變成5、4甚至3目了。還有就是調漂時夾在鉛皮卷上的那很小一塊鉛皮非常容易丟失,必須常檢查并將其卷緊。再就是除開始抽窩子外,“正式”作釣中餌團要做得盡可能一樣,避免忽大忽小忽輕忽重,否則會有影響。

二是水線必須真正入水。有些魚線切水性較差,有些地方水較淺,必須注意每打一竿都將水線壓水到位,否則漂相會有假動作。

三是每次更換子線后,一定要至少兩次檢查原先綁的鉤是否有松動。我們自己綁鉤時,當時覺得綁好了,但置于子線盒一段時間后,少數的可能松動,如不注意,一旦跑魚后悔莫及。所以,更換子線時和用新子線作釣幾竿后,分別要認真檢查一次,確認是否結實。我有時跑魚,就是因為自以為綁好了卻確有少數子線與鉤沒有綁好或沒有抽緊,上魚后“脫鉤”跑魚,還攪了好不容易打成的窩子。

四是必須經常檢查子線、主線是否有打結現象,竿梢處是否有纏線打結現象。這一點非常重要,前者會造成輕易切線,后者會使拋竿不準,打不到窩子里。我自己就多次遇到過這種情況:感覺拋竿不準,鉤餌打不到窩子里,總以為是有點刮風產生的影響,多次出現后仔細檢查才發現是竿梢處主線纏了一小截。這既影響上魚,也容易造成一旦中魚時竿子第一節斷掉。

五是必須經常檢查魚漂(程寧老師非常忌諱“漂”的說法,而堅持叫“標”,在我看來其實只是個名字,沒有那么深奧和嚴重)。作釣時所用的浮漂,也許在我們剛開始使用時就用局部的裂口,或者是在作釣過程中產生了裂口,如不及時發現,后果非常嚴重!特別是在漂體下方那個連接處,最容易裂口并且不易被發現,因此要特別注意勤檢查著點兒。

還可以舉出一些。所謂“細節決定成敗”,本人在垂釣中對此感受猶深。特地寫出來,希望釣友們務勿蹈本人之覆轍啊!

Tags:

欄目排行
欄目推薦
熱門tag
鯽魚 海竿 路亞 野釣 拋竿 海釣 翹嘴 鱸魚 手竿 餌料配方 窩料 泄力器 遛魚 餌料 船釣 夜釣 爆炸鉤 冰釣 比賽 北京 競技
最新評論
一二三四高清免费播放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