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技巧
今年極端天氣頻發與全球氣候變化有關嗎? 大家應該如何看待和應對極端天氣? 12月15日上午,在市政府新聞辦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濟南市氣象局黨委書記、局長張紅光全面解答了這一問題。
據報道,目前全球氣候變暖已成為不爭的事實,最近10年是有氣象記錄以來最熱的十年。 隨著氣候變暖加劇,大氣中蘊含的能量和水汽增加,導致極端干旱、高溫熱浪、暴雨洪澇、超強臺風等極端天氣氣候事件變得更加頻繁、頻繁。 ,而且更加強烈。 目前,中等強度厄爾尼諾事件已經形成。 厄爾尼諾現象經常導致高溫。 疊加在全球氣候變暖的背景下,將顯著放大氣候變暖效應,加劇極端氣候事件的發生。
今年以來,全市平均氣溫達到16.4℃,比常年14.9℃偏高1.5℃,是1951年有氣象記錄以來的最高紀錄,也明顯高于2017年創下的15.7℃的歷史記錄。 2019年春季濟南天氣,氣溫較高,降雨量較少。 3月初,最高氣溫逼近30℃,沙塵天氣為近年來罕見。 夏季出現四次持續高溫熱浪,異常極端。 臺風“杜蘇里”造成城市內澇。 秋季有明顯的周期性干旱。 入冬以來,我們經歷了極端的暖和冷的轉變。 12月初,最高氣溫超過20℃。 8日,市區測得最高氣溫達23.1℃。 隨后,10日、11日、13日至今天又出現兩輪寒冷天氣。 寒潮雨雪和低溫特別是極端低溫將持續到本月22日,最低氣溫將打破12月中旬的歷史紀錄。
厄爾尼諾現象常導致我市冬季出現溫暖濕潤的氣候特征,氣溫升高,降水增多。 但在較高的氣溫基礎下,強冷空氣往往會造成極端降溫、冷暖波動較大。 比如,這次寒潮天氣造成雨雪冰凍低溫,濟南甚至出現了罕見的“雷雪”。 和凍雨現象。
極端天氣頻繁發生。 我們既要高度重視、科學應對,又要樹立信心、積極防范。 市委、市政府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高度重視氣候變化和防災減災救災工作,強化抵御極端天氣的基本能力,大力提高氣象監測精度、預測準確性和服務復雜程度; 加強氣象災害管理,完善氣象防災減災、應急聯動、救災救援、社會救助、災害保險等預警信息發布,特別是停課停工等高級別氣象災害預警信號。業務暫停; 加強預警信息發布和指揮調度,每次出現災害性天氣,市委、市政府都科學指揮調度,電視、廣播、報紙、手機客戶端等多種媒體以及手機電話短信、緊急廣播等渠道快速傳播預警信息。 各級部門按令行動,各企事業單位和社會各界密切配合,有序有效應對一系列極端天氣事件。 今年極端天氣頻發,我市未造成人員傷亡。
對公民而言,應對極端天氣,主要要做兩件事:一是及時獲取最新、權威的天氣預報預警信息,及時采取科學有效的應急避險措施。按照有關部門的部署和要求; 二是學習和掌握應對極端天氣的科學知識和防御措施,提高防災減災和應急避險意識、自救互救技能。
“我剛才講了濟南的一些極端天氣,有的已經超過了歷史極值,你可能會問,濟南的天氣總是這么糟糕嗎?” 張紅光說,濟南總體氣候宜人,大部分時間天氣晴朗。 這是一座美麗的泉城,氣候適宜居住、旅游、工作。
(愛濟南記者:徐若曦)
- 上一篇: 合肥釣魚論壇,魚戲江湖攻略
- 下一篇: 七星漂有怎樣的調漂辦法?重量略大于浮力
猜你喜歡
- 2023-12-04 濟南天氣經歷“大逆轉”狂風驟起籃球架玩“漂移”
- 2023-12-04 濟南天氣 剛把秋褲脫下來的市民又該把“捂一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