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技巧
世界上最遠的距離,不是生與死的距離,而是魚兒水里吐泡泡,而我魚竿之上卻不見魚兒身影,釣魚的時候難免會遇到各種問題,很多有時候明明已經看到了魚訊,卻始終不見魚上鉤,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今天和大家談談,有不對的地方還請大家指正。
一、首先要確定你看到的魚泡是不是真的魚泡
魚在水底拱土,也會造成泡泡,但是卻不是魚訊的泡泡,而是氨氣泡,這種泡泡是一片一片的,而且容易破裂,但是魚星卻是一粒粒的,但是持續的時間會比較長。
當我們遇上的是氨氣泡而不是魚泡的時候,我們所打窩的釣點可能想要中魚就困難了一些,因為隨著鉤餌下落,魚進窩,更會引起魚拱土,這樣就很容易冒出氨氣泡,魚都是見硬地才會考慮吃餌,而通常這個時候釣位就已經廢掉了。因為氨氣泡的氣味很臭很沖,會掩蓋餌料原本的味道,驚了窩子里的魚,會碰到浮漂引起漂相,讓很多釣友都認為是魚上鉤的訊號,會忍不住的提竿,卻往往是空竿或者錨魚。
遇到這種情況通常做出調整是越早越好,最簡單的方法自然是重現找一個釣位了,如果找釣位不方便的話,可以再餌料和釣法上多下一些功夫,餌料的香濃程度可以適當的加重,比重適當的減輕,釣法可以通過全飛船搭配逗魚手法讓加大餌料入水的擺動幅度,增加餌料在水中的動態時間,讓魚有足夠的時間來吃餌。
二、是真漁訊,魚卻不上鉤
當我們遇上的是魚訊,卻還不見魚上鉤,那么其中的原因就需要好好的分析一下了:第一點,可能是我們釣組搭配不合適,線組太粗,魚鉤太大,浮漂太大都很有可能造成魚吃餌困難,這個時候根據魚情對釣組做一合理的調整還是很有必要的。第二點:問題還有可能出現在我們的餌料上,餌料霧化的速度太快,等到鉤餌下水之后已經成了空鉤,而且如果餌料的味道太重也會造成魚兒的過度警惕,若是味道不夠,極有可能就被忽略了。第三點:浮漂調釣不夠靈敏。第四點:餌料比重太大,下垂速度太快,水底泥漿過多,餌料直接到了泥漿中,讓魚兒再次錯過餌料。
通常遇上上面這種情況,我們就需要對我們的釣法進行調整,首先先將我們的釣組中的釣鉤、線組、浮漂適當的減少一兩個號,然后將餌料的比重減輕,浮漂調靈敏,然后拋餌看看魚訊吃口如何,要是浮漂的動作很大,但是還是不吃餌,釣組上再適當的減小一些,再投餌看浮漂的反應,調過之后魚吃口還是小,對于餌料口味和形態就要下一些功夫了,釣魚本身就是一個慢慢摸索的過程,慢慢的調整就好了。
有魚訊卻不見魚上鉤,還有可能是魚層已經發生了變化,這是我們在垂釣過程中經常遇到的問題,天氣水溫的變化很容易造成這種情況呢,我們垂釣的時候一定要時刻記著這種可能。
- 上一篇: 魚停口不吃餌的幾招破解數
- 下一篇: 子線長短對漁獲的影響
猜你喜歡
- 2018-01-03 釣大魚不能犯的六個忌諱
- 2018-01-03 根據水情巧辨魚情的技巧
- 2018-01-03 淺談被神化的臺釣技術及十個弊端
- 2018-01-03 圖解快速可卸子線8字環連接法
- 2018-01-03 四季釣魚與氣候的關系之我見
- 2018-01-03 胡說八道淺論釣技巧
- 2018-01-03 一種野釣無敵的子線及打結方法
- 2018-01-03 窩子魚星不斷但無魚咬鉤的三種情況
- 2018-01-03 想要垂釣收獲好,應知魚識水
- 2018-01-03 釣魚求遠求深,未必是制勝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