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裝備
1手
粉絲數量:126萬,排名第一(數據來自某平臺,截至2021年1月28日發布);
產品點評:魚竿定位中低端市場,性價比高。 其代表入門級魚竿:手鼎一號(其第三代產品,握把上印有“黑哥的夢”字樣,但漆皮容易剝落)。 個人感覺它的產品一般,細節不夠精細,做工比較馬虎。 早期產品有輕微轉環,無加固,底塞膠易脫落。 但整體售價并不高,有點像消費電子行業的小米。 漢鼎的優勢在于快速把握消費趨勢,這兩年迅速推出了鯽魚竿和大竿。 其中“吊車”和“螺紋鋼”對于新釣友來說比較熟悉。
2Hua(HUA、eway)
粉絲數:93萬,排名第二;
產品點評:華氏魚竿定位中高端市場。 其代表產品:龍紋鯉魚。 個人感覺它的產品中規中矩,細節也不錯。 不過我發現華氏的有些魚竿有點太軟了,有不自然的彎曲,有點不合適。 龍紋鯉魚產品是華氏的主打產品,價格較高; 展露系列定位中檔,銷量一般; 其入門級魚竿(僅限國民)依然保持著大廠家的風格,這是可圈可點的。 華自稱漁具行業的小米,但我個人認為華更像是漁具行業的華為。 華師近年來對市場反應遲緩。 其鯽魚竿(湛盧鯽魚)推出較晚,做工一般,價格較高,銷量不佳,于是又推出了一款鯽魚竿。 華獅早期有一款大竿叫飛鯊,其依依系列大竿(依依MAX)推出比較晚,做工還算可以。
3武漢天元
粉絲數:46萬,排名第三;
產品點評:該魚竿定位中高端市場。 入門級波頂系列大家都很熟悉,早期的千川鯉、千川鯽魚也比較出色。 個人感覺它的產品中規中矩,細節不錯,價格稍高,銷量一般。 品牌創始人是前釣魚大師鄧剛。 前不久,他在東江釣到一條大魚,引發粉絲熱議。
4FiSHINGKING?
粉絲數:31萬,排名第四
產品點評:代表入門級魚竿有白刺。 我試過了,做工一般,但整體手感和弧度還不錯。 近期有大桿推出,但銷量一般。 一般來說,釣王以魚餌為主,魚竿并不顯眼。
5光威戶外(GW)
粉絲數:27萬,排名第五;
產品點評:光威歷史較早,魚竿定位中低端市場。 它的經典產品:沒有復制品。 沒有人能成為經典。 由于錐度小、細身、粗身的設計,使魚竿具有良好的腰力。 光威也有自己的產品Ryobi。 個人感覺光威的很多產品都含有一定量的玻璃纖維與玻碳纖維的混合。 手感厚重,做工一般,細節也一般。 有些光威魚竿的曲線不自然。 總的來說,光威的產品還算不上成熟,需要改進。 近兩年,光威的產品細節不斷完善。
6 大和
粉絲數25萬,排名第六;
公司性質:日資公司;
產品點評:該魚竿定位中高端市場。 擁有眾多具有代表性的產品。 主要冰雞肝產品有日本產的苦大師和玄武仁。 價格4000元起。 冰雞肝的月光、胡先生系列均為國產。 波紋系列等振動竿價格非常昂貴,入門級的一發系列魚竿大多是越南制造的。 個人感覺它的產品有日本的優點,比如外觀細節精致,做工精細。 日本DAIWA魚竿注重腰力,竿前端粗壯有力,竿壁厚度還不錯,手感有點重。 但其入門級產品性能一般,價格較高。 大易娃針對中國市場逐步推出了黑坑竿和大烏竿。
7開沃
粉絲數:14萬,排名第七;
產品點評: 其代表產品:劍舞鯉,因釣魚大師李大毛的推薦而逐漸被大眾所熟知。 個人感覺它的產品一般,細節和做工一般,價格高,銷量低,沒有太多可圈可點的產品。
8 巴菲隆
粉絲數:11萬,排名第八;
產品點評:早期的代表產品有生波雞、銀龍鯉。 過去,一些釣魚比賽用的魚竿都是寶飛龍提供的。 個人覺得它的產品注重腰力,手感厚重,做工還不錯。 但價格偏高,銷量較低。 入門級釣魚竿包括捕獲之王系列。 寶飛龍產品多、系列多。 他們中的大多數被稱為某種類型。 某條龍沒有審美情趣,也沒有多少出色的產品。
9 個細硬峰
粉絲數量:11萬,并列第八;
產品點評:洗日更豐早期的宣傳是為了讓大家都使用高碳魚竿。 個人感覺它的魚竿中規中矩,不算出眾。 前期推出的蒼龍鯽魚做工細節一般,而最近推出的蒼龍鯽魚,標識有些美觀。
10 明倫
粉絲數:6.7萬,排名第九;
產品點評:明倫魚竿的設計和調節都不錯。 彎曲弧線大多自然流暢,腰力良好。 大多數明輪魚竿的特點是沒有竿轉環、無防鎖、竿接頭前口常有加固、尾塞采用輕質塑料材料制成。 總體來說,明倫魚竿的細節還可以,但是有些地方的做工一般,而且明倫的魚竿大部分都比較貴。 釣魚界有一個謠言:一旦出名,就永遠出名。 我不會對此發表評論。
- 上一篇: 直柄和槍柄路亞竿有什么區別?
- 下一篇: (瘋瘋人)魚缸里還可以放這兩樣寶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