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魚類大全 > 釣鯉魚
鰱鳙在陽光直射的大水面活躍。 選擇釣位時,應優先選擇岸邊比較平坦、釣位較深的地方。 有條件的話可以在木筏上釣魚。 不同的天氣會影響鰱鳙的進食量。 釣鰱鳙時,應選擇晴天,微風徐徐。 初夏晴天,從早到晚都可以釣鰱鳙。 不同時間段,各水域鰱鳙的游動層并不是一成不變的。 釣層要根據實際魚情改變。 早晚水底含氧量低,鰱鳙會在上層水域活動。 中午會在各水層活躍,夜間需要優先垂釣中下層。
野生的鰱鳙體型大,嘴大,威力大。 為了讓遛魚更輕松,我們釣魚時一定要使用腰力足夠、長度在5.4M以上的魚竿。 線組也應該更粗。 釣10斤以下的鰱鳙,主線用5號線,子線用3號線。 很多釣友考慮讓鰱鳙吸得更好,用1.2號到2號大理馬線作為子線,效果也很棒。 釣鰱鳙時使用大子線更有優勢。 子線可對折,長度為80CM至1.2M。 魚鉤使用6號到10號的伊賽尼魚鉤。 浮漂應含鉛量3g以上,粗長尾款式。 釣魚前記得把丟失的繩子掛起來,方便遛魚,防止魚竿被拖走。
釣鰱鳙打窩的時候,馬上就可以釣到。 一個足以吸引鰱鳙的窩料必須具備以下特點: 1、霧化好。 2、具有鰱鳙喜歡的味道。 如果想讓餌料有更好的霧化效果,可以添加一定量的狀態餌料,比如雪花粉、淺麩皮等。 在窩料中添加這種餌料,可以減少整體窩料和餌料的比重,讓窩料和餌料在水中霧化的時間更長,達到更好的誘魚效果。 鰱鳙喜歡的味道有幾種:腥、臭、酸、香。 釣鰱鳙時,窩料其實可以和釣餌一起使用。
窩料配方:腥味商品餌1份+草莓奶味商品餌1份+草莓味1小包+雪花粉(添加量為餌料整體的5%~15%)。 窩料的狀態是干燥分散的狀態,在水中鋪展的效果會更好。 餌料與水的比例為1:0.8或0.9。 加水時一定要充分攪拌,防止餌料結塊。 混合誘餌后,靜置2分鐘。
釣魚前,將打開的材料分成兩半,一半用于筑巢,另一半用于誘餌。 用雙手輕輕將巢材擠成球狀。 將一半窩料揉勻,用手或打窩勺輕輕放入釣點。 讓釣點處形成明顯的自上而下的霧化區域。 剩下的一半留著修補巢穴。 岸上和筏上調釣的方法也不同。 不同的是,在岸邊需要確認水深,半水釣魚。 筏釣鰱鳙時,水位深,竿試不到水位。 首先要大致選好釣層,然后根據魚口慢慢調整深度。 如果釣層太淺,鰱鳙容易受到人為干擾; 如果釣層太深,對走魚不利。
筏釣鰱鳙正常深度一般為2~4M。 餌料放在窩料上,狀態需要稍微改變一下。 窩料的掛鉤附著力比較差,入水后不到1分鐘就融化掉了。 這樣的使用需要非常頻繁的換餌和拋竿,很容易導致過度疲勞。 如果想減少拋竿頻率,可以這樣做: 1、在餌料中添加適量的粘粉(添加5%~10%,添加太多會降低霧化效果太多,不適合)有利于釣鰱鳙),混合均勻,揉捏得當。 2、下餌時,先將餌團反復揉成球狀,用力擠入鉤中。 拋餌前先確定一下空鉤調的浮目數,上餌后會沉多少目。 拋投一段時間后,隨著餌料霧化,浮漂上升調目,立即提竿換餌。
鰱鳙進窩是一個過程,而且在這個過程中,要保證窩里有持續的霧化。 鰱鳙進窩時,也會出現明顯的現象。 注意觀察窩內魚星的狀態。 鰱鳙產生的魚星類似于啤酒中不斷升起的氣泡。 鰱鳙進窩時另一個明顯的現象是:小魚吃餌的浮相明顯減少。 如果窩里有魚星但沒有口,就需要將浮漂上移,調整釣層深度。 如果發現浮漂上推且幅度較大,應將浮漂下移,釣層調淺一些。 鰱鳙吃餌料時依靠濾食。 穩定而有力的停頓是提竿的好時機。 出現黑漂時是提竿的最佳時機。
釣到魚后,鰱鳙會奮力跳出或跳到深水層。 遛魚時,魚竿的方向要與魚逃走的方向相反,這樣會更有利于控魚。 遇到大魚或威力大的魚時,一定要懂得及時放竿,利用失手的繩子控魚。 連續釣到魚后,一定要懂得及時換窩。 為了不驚嚇窩里的魚,不能用手扔大球來重新打開窩。 最好的方法是將巢材掛在魚鉤上或擠在8字形環或鉛皮座椅上。 拋到釣點后,提竿。 如此反復幾次,然后掛餌釣魚。
- 上一篇: 釣魚人必看的釣草魚的攻略解析,你知道嗎?
- 下一篇: (釣魚技巧)夏季釣草魚的一種方法,你知道嗎?
猜你喜歡
- 2018-01-04 三款自制釣鰱鳙魚餌料配方
- 2018-01-04 三款自制釣鰱鳙魚餌料配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