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魚類大全 > 釣鯉魚
俗話說”釣鯉魚靠守,釣草魚靠勤”,通過對比,帶你走出釣魚誤區
草魚和鯉魚是我們生活中比較常見的魚類,同時也是釣魚人喜歡垂釣的目標魚。
這兩種魚體型都能長的比較大,可以滿足釣友們釣大魚的追求,并且垂釣體驗也挺好,所以深受釣友喜愛。
釣草魚或者鯉魚都有爽點,但是區別不同
比如在溜魚的時候,草魚脾氣爆裂,一上鉤就很沖拉力很猛,起竿的短時間容易秒切,真的很刺激,不過只要你耐力比它強,抗住兩下,后面就穩了。
鯉魚正好相反,一開始沖勁不足,其實在等你放松警惕,趁你放松突然逃竄,很是狡猾
第一,釣鯉魚和草魚的重要區別一:
釣位不同
無論做釣什么魚類,在什么地方釣魚,釣位的選擇都是很重要的,選對了位置,半小時讓你連桿爆護,選不對位置一天讓你白跑。
釣鯉魚和草魚的位置區別較大,或者說完全相反
鯉魚喜歡比較雜的水域環境,例如水底下有亂石堆或者釣位旁邊有倒樹的
草魚不一樣,草魚喜歡開闊一點,水底平整水域環境,有的釣位是鍋底型的,越往中間越深,釣友們只能在斜坡上釣,可以找個相對平一些的場地。
草魚可以釣浮,根據情況,可以釣水下1-2米深的水域,或者離低有個幾十公分的位置釣。
夏季天氣熱,如果釣位岸邊有很多的植被,形成陰涼的區域,在水下會有鯉魚和草魚,既能乘涼,食物也豐富。
第二,釣法不同
鯉魚嘴唇厚且上嘴唇比下嘴唇要長,這是底層魚的特征。
他們喜歡拱食,所以釣友們在做釣的時候可以調鈍一點,讓餌料躺在底,子線可以長一點彎曲一些。
鯉魚用守釣的方法合適,就是打窩后,耐心的等待就行了,急性子的釣友,在魚未進窩之前,可以稍微打的快點,但是魚進窩以后一定要忍住。
有種情況是,雖然窩里有魚泡,但是不見魚口,遇到這種情況,建議少起竿,不能著急。誰先忍不住,誰就輸了。
草魚屬于急性子,吞餌上也沒鯉魚磨嘰,而且食量大,草魚進窩后不用擔心不吃,怕的是它不進窩。
草魚屬于中下層魚,和鯉魚不同,餓了就貼著水底找吃的,草魚不一定可能在水面,可能在水底。
所以釣鯉魚以守為主,釣草魚就是以攻,應該主動出擊,多打頻率,無論你是釣浮還是釣底,子線要放的長點,子線長,浮動大,落地慢,魚更易發現餌料。
僅僅這樣還不夠,有的水域水深面大,不知道魚在什么水層,所以除了子線要長以外,要加快拋竿的頻率。
因為草魚的體型能碰到大個子,我們可以用硬竿垂釣,比如祺牧高碳竿就是28調性的超硬竿,祺牧高碳竿采用進口高碳纖維制作,質地輕,不累手,祺牧高碳竿整體設計重心靠后,可以使我們高頻率做釣不累手,硬竿的控魚能力比較好,遇到大魚時,能較好的控制魚的走向。
祺牧高碳竿,腰力好,調值達到3100克左右,并且回魚快,大魚上鉤,直拉上岸不斷線。
硬竿自身強勁的拉力也是對付大魚的強力武器。
第三,打窩方式不同
釣鯉魚如果是短時間做釣,以小窩為主,可以多分布幾個窩點,多打窩,走釣,如果釣位離家近長期釣,可以多養養窩,隔三差五的補補窩的。
釣草魚,草魚食量大,釣友們長期養窩比較麻煩,說個一勞永逸的辦法。
可以將玉米和麩皮混合,然后加上面粉調整粘度,最后噴上祺牧魚狂提,這樣打下去,隨著水流沖刷麩皮會剝落,加上祺牧魚狂提穿透性強,適口性強的效果,對淡水魚有著難以抵抗的誘惑力。
祺牧魚狂提在水里留存時間長,味型持久留香,萃取純天然植物制作在水里氣味自然,并且含有多種誘食劑,添加到魚餌里能刺激魚類食欲,使魚類產生狂口進食的作用,顯著提高誘釣效果。
釣草魚,因為是在游動的時候吃餌料,你起竿后它反應速度快,而且力量也大,猛的很,很多釣友釣草魚經常拔河,就是這個原因
釣浮線組選擇比釣底的時候大一二號,用上回魚快的硬竿迅速溜魚上岸。
無論是釣鯉魚還是釣草魚,不要打滿竿,大鯉魚上鉤容易打樁,會讓你認為掛低,此時不要輕易松桿,可以晃晃魚竿,看看有沒有什么反應,再做選擇
如果釣野生草魚就加大一號,用伊勢尼,上魚不易脫鉤,大魚首選。
其實釣魚的時候可以根據魚的眼睛判斷魚鉤的大小也較為合適。
- 上一篇: 釣鯉魚用什么餌料最好?鯉魚餌料配方大全
- 下一篇: 垂釣鯉魚心得
猜你喜歡
- 2023-04-26 臺釣|野釣鯉魚,抓住它的這幾個習性,這樣調漂作釣,有口必中
- 2023-04-26 野釣鯉魚,一定要遵循鯉魚的習性才能有口必中魚
- 2023-04-26 夏季釣鯉魚的幾大訣竅!一般人學不來,用了十年 至今依然奏效
- 2023-04-26 鯽魚、草魚、鯉魚、鯪魚的釣法解密!夏天這樣釣,下竿就上魚
- 2023-04-26 釣鯉魚還要靠運氣?運用鯉魚的習性特點,有這三個技巧就夠了
- 2023-04-26 手竿釣鯉魚的5大要點,就用這些常用方法,大鯉魚不難釣!
- 2023-04-26 海竿釣鯉魚的技巧
- 2023-04-26 六月份如何釣鯉魚?這三個細節沒有忽視,上魚才會更多更快
- 2023-04-26 新手必看的,黑坑釣鯉魚技巧大全
- 2023-04-26 夏天如何野釣大鯉魚?總結給你3個方法,讓你基本少走3年彎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