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野釣
為什么同樣的餌料和釣法,霧化(或水溶)狀態。什么叫合適呢?就是入水后不斷溶解,在釣點內又能保持一段時間。
以釣鯽魚為例,浮標到位后魚餌要保持數秒到兩分鐘左右不等,霧化的時間約等于提竿的頻率。不斷溶解的魚餌會隨著水流擴散,對嗅覺敏感的魚類形成主動而持續不斷的誘惑,魚就會循跡而來。野釣中處理好這個環節也就變被動等魚為主動誘魚了,距離成功也就更近了一步。
新手朋友到水邊后先不要急于開餌,先將配好的餌粉加少許水后搓成釣餌大小的餌團,置于透明的淺水處,觀察它的霧化狀態,以確定加減拉絲粉等成分比例,達到理想狀態后便可正式開餌。
二、提竿頻率
前文提到魚餌快速霧化的周期約等于提竿頻率,這是因為鉤上沒有魚餌,重新上餌方能施釣,霧化較好的魚餌決定了提竿的頻率。另一種情況是,小魚比較雜亂,魚餌比較粘稠,霧化狀態不好時,新手就會在不知不覺中犯錯了。
這種情況下,不要等魚餌被啄食殆盡后再換餌,還是以釣鯽魚為例,我的極限時間是2分鐘。時間到了,即使鉤上有殘存魚餌也要果斷提竿,把剩余的魚餌抖落在釣點內。
固態魚餌雖然在鉤上可以保留較長時間,但是也有頻率問題。以嫩玉米為例,我長期實踐得出的理想換餌周期是20~30分鐘(也可以縮短這個時間),新鮮多汁的玉米粒的中魚率遠高于久泡無味的玉米。
新手對窩子的概念很模糊,在實際操作中存在很大的盲目性,常常將七七八八的魚鉤附近,留住魚卻不能使其吃飽后溜之大吉。快速吸引魚靠攏過來,就需要魚鉤附近,也就是說窩子的面積不能太大。
由于窩料要集中在魚鉤附近,不能讓魚吃飽,所以用量也不要太大,一段時間后還可以補窩嘛。窗戶紙一捅破,打窩子是不是變得很簡單了?
- 上一篇: 3個野釣中拋竿釣大魚的訣竅
- 下一篇: 釣野生鯉魚與養殖魚的不同點和餌料選擇
猜你喜歡
- 2017-10-14 想要釣大魚的釣魚人,兩個技巧讓你爆護
- 2017-09-27 秋季野釣鰱鱅的三大關鍵點
- 2017-09-25 秋季野釣鰱鱅的三方面關鍵點
- 2017-09-25 讓你魚獲提高的秋季夜釣實戰技巧
- 2017-09-24 秋季野釣大魚時的3個選漂技巧
- 2017-09-23 野釣鯽魚遇到小魚干擾的4種應對技巧
- 2017-09-23 野釣、臺釣定層打浮釣鯽魚的技巧
- 2017-09-23 不同天氣在清水垂釣大魚的三大策略
- 2017-09-21 細談野釣中餌料、釣具和心理準備
- 2017-09-19 野釣鯽魚的四個打窩補窩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