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野釣
遛魚是跑魚、斷鉤、斷線、甚至斷竿,下面介紹一下遛魚的6個動作要領,希望能幫到釣友們遛大魚。
1、一定不要急
中大魚后感覺是不一樣的,提竿時提不動,感覺像是掛地球一樣,但水下馬上會有動靜,說明已經中大魚了。特別是新手,中大魚后,會很慌亂,不知所措,于是死拉硬拽,這是千萬不行的,一定不要急。若是中魚后幾秒時間魚還是不動,這種現象就是人們常說的魚“打樁”。為了對付魚打樁,可有力的扽竿,目的是用鉤把魚刺痛,使魚離開水底。魚就會開始竄游,這時可以根據魚掙扎力度的大小來判定魚的大小,然后就開始遛魚了。
2、遛魚把魚折騰夠
遛魚不是馬上把魚拉到岸邊,而是慢慢消耗魚的體力,直到魚精疲力竭。竿子一定要呈彎弓狀,通過竿子的韌性控制住魚的游竄。“魚竄我放,魚靜我收”的方法。魚竄時適當松線或降低拉魚力度,魚不竄就收線或加點拉魚力度。要控制魚的游竄方向,決不有讓魚朝前方游竄,不能使魚線與竿子成一條直接,這種叫“拔河”,極其容易斷線,也容易使竿子脫節。正確做法是控制魚向左右兩邊游竄,呈弧線動作。當魚向左邊游竄到一定范圍后,把竿子向右傾斜,使魚回頭朝右邊游動。當魚向右邊游竄一定范圍后,再把竿子向左邊傾斜,使魚又向左邊游動,這就是人們常說的8字遛魚法。此時還應注意,需要把魚往寬水域、無障礙物水面領,避免魚竄入障礙物掛線跑魚。
3、切忌用力過猛
在開始遛魚時,不要用力過猛。因為魚鉤刺中魚唇后會疼,受到驚嚇,在用力拉線,魚會感到更疼,便更會努力掙扎,想脫鉤。當把魚頭拉出水面后,魚看到魚竿及岸上的人,這時又會猛地竄入水中,竄勁會更大,更要控制好力度,利用好線、竿的緩沖力。所以經常聽釣友魚說,好不容易把魚都拉出水面了,結果跑魚了。
4、把魚遛翻
魚一般經過兩三個回合后,勁就小得多。一般4斤左右的魚,需要遛5分鐘左右,10斤左右的魚,需要遛10多分鐘,當然這得看竿子和線組。如果是淡水白鯧,遛魚時間要多4-5倍,因為它的竄勁是同樣大小魚的4-5倍。
當感覺魚竄勁漸漸變小時,可以任竿子牽拉時,就可以把魚向岸邊拉,若是竿子提得動,可以把魚頭提出水面,讓魚嗆水幾次,使魚更加無力,這時就可能出現肚皮向上的現象。這時不要用手去提線,更不要用手去抓魚,因為魚看見人后會垂死掙扎,這就有可能跑魚。必須要用抄網,而且抄網盡量提前入水,抄魚時不讓魚發現抄網入水動作、聲音。如果魚太重,盡量用手抓住抄網的網框把魚提上岸。
5、竿梢入水遛魚法
還有另一種遛魚方法,就是竿梢入水遛魚,效果也不錯。這種方法的要領是:當中了大魚后,不是向上揚竿遛魚,而是將竿梢插入水中,然后將竿梢繃成弓形,魚在水里游竄時,采用“魚進我退,魚退我進”方法,不和魚發生正面沖突,讓魚負重游動,漸漸消耗魚的體力,最后在把魚牽引到岸邊。這種遛魚的好處是魚一直不露出水面。因為之前講了魚在露出水面看見竿子和人后會受到更多驚嚇,就會用力掙扎,容易跑魚。而在水底遛魚,避免這種情況。
6、注意斷竿
遛魚中也經常出現斷竿現象,而且大多是在魚快要遛上岸時,幾乎可以抓到魚時出現。在遛魚前期,魚雖然竄勁很大,但這是竿與線的夾角也大(基本大于150度),這時竿受到的彎曲力小,而竿的承受力均勻,斷竿現象少(操作不當或者線組使用過大,超過竿子承受力除外)。這是容易出來的是拔河或者脫節。在遛魚中期,魚的竄勁下降,也可以用竿子控制魚的竄游主動牽引時,竿子彎曲大于前期,這時竿子同樣承受力均勻,斷竿現象少。而最容易斷竿就是在后期了,幾乎是準備抄魚時,這是竿子在釣魚人上方,幾乎接近垂直狀態,這時極其容易出現斷竿現象。因為這竿子夾角最小(小于90度甚至更少),竿子彎曲度全在靠竿尖部分的1-3節,竿子的承重力全在彎曲部位,極易斷竿。這時正確做法是把竿子朝身旁斜舉,降低竿梢的高度,以增加竿與線的夾角,也減少竿子的彎曲度。若是有釣友一路,盡量請釣友幫忙。若沒有,一定要將魚遛得精疲力竭,甚至翻肚,再用抄網抄魚,此是應將竿子放得平伏,切忌將竿梢朝天直力,更不能用手提線提魚。
- 上一篇: 3招破解野釣鯽魚不咬鉤的方法
- 下一篇: 新手野釣鯉魚只要注意三種情況
猜你喜歡
- 2017-10-14 想要釣大魚的釣魚人,兩個技巧讓你爆護
- 2017-09-27 秋季野釣鰱鱅的三大關鍵點
- 2017-09-25 秋季野釣鰱鱅的三方面關鍵點
- 2017-09-25 讓你魚獲提高的秋季夜釣實戰技巧
- 2017-09-24 秋季野釣大魚時的3個選漂技巧
- 2017-09-23 野釣鯽魚遇到小魚干擾的4種應對技巧
- 2017-09-23 野釣、臺釣定層打浮釣鯽魚的技巧
- 2017-09-23 不同天氣在清水垂釣大魚的三大策略
- 2017-09-21 細談野釣中餌料、釣具和心理準備
- 2017-09-19 野釣鯽魚的四個打窩補窩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