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野釣
本人癡迷野釣十幾年,被眾釣友戲稱為“刁民”(釣民)。這些年幾乎所有的雙休和節假日都奉獻給了周圍的青山綠水,在活水垂釣方面積累了些許經驗,愿與釣友們共享。
一、認識活水,讀懂水情
釣友們多選擇夏秋季節在活水處垂釣,是因為活水處溶氧足、餌料豐,水溫上下溫差小,更符合底棲性龜類生殖洄游、索餌洄游、季節洄游偏愛活水的天性,故活水處魚的密度相對較大。
但冬春季不宜在活水處選釣點。因活水水體升溫慢、降溫快、聚熱少,活水還能帶走魚體自身溫度,而不能給魚兒安全穩定感,所以低溫季節莫選活水。
二、利用活水,興利除弊
活水垂釣最大優點莫過于窩內溶散在水中的軟虛誘餌隨水而下,使深遠處魚兒尋味覓食而至,餌料擴散既快且遠。而這也恰是活水垂釣的最大缺點:餌料易流失。為此,活水處做窩必須虛實兼備,軟硬兼備,相機補窩,保證食物源不中斷,才能起到使下游及周圍之魚誘之能來,來之能留,留窩持久,久釣不散的功效。
釣友們常用的酒泡米拌麥麩、拌玉米面、米糠等均適宜用做活水窩餌。用大塊豆餅、糠餅、油料餅做窩效果更好,因這些餌料耐水泡,泡掉的少量餌料可隨水而下,誘效綿長,省卻常補窩之繁和克服易驚魚的弱點。
三、察水辨色,分清漲落水
漲水斷口的原因之一。為此平時多留意枯水期和正常水位的地形地貌,以便漲落水時迅速選準深淺交匯處。除遵循“清找濁、濁找清”,“漲水釣灘,落水釣潭”的原則外,還應根據流變隨時調整釣點。
并非漲水都打窩下竿。不盡人意后,立刻換位重新做窩,一天下來少說有四五個,多的有七八個窩點。這種“十面埋伏”“四處出擊”的做法不可取;一是餌料耗費量大;二是麻煩,體力消耗大,精力不易集中;三是野外水域本就水闊魚稀,窩點過多必使所誘之魚更加分散,不便聚,而釣之。
我認為野外垂釣活水處魚兒多且大,選主流旁副流的深淺交匯處做兩個窩點足已,相隔2——6米,不可太遠。一近一遠或一深一淺,一窩釣一窩誘,因氣溫的變化而選用,方便快捷,兩窩兼顧。那種多做窩擇優而釣的做法恰是缺乏野釣經驗,摸不準水情魚情的表現。
- 上一篇: 釣友分享水庫手竿野釣的三個訣竅
- 下一篇: 野釣魚鉤掛底的應對方法
猜你喜歡
- 2017-10-14 想要釣大魚的釣魚人,兩個技巧讓你爆護
- 2017-09-27 秋季野釣鰱鱅的三大關鍵點
- 2017-09-25 秋季野釣鰱鱅的三方面關鍵點
- 2017-09-25 讓你魚獲提高的秋季夜釣實戰技巧
- 2017-09-24 秋季野釣大魚時的3個選漂技巧
- 2017-09-23 野釣鯽魚遇到小魚干擾的4種應對技巧
- 2017-09-23 野釣、臺釣定層打浮釣鯽魚的技巧
- 2017-09-23 不同天氣在清水垂釣大魚的三大策略
- 2017-09-21 細談野釣中餌料、釣具和心理準備
- 2017-09-19 野釣鯽魚的四個打窩補窩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