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野釣
許多老釣手喜歡守釣,選中一個釣位便很少再挪窩兒。不用說,這是不好的做法。
垂釣時既要善守,又要會走才是。那么,什么樣的地方要堅定不移地守,什么樣的地方要干脆、及時地走呢?
總的來說,在比較熟悉的地方,或者到處地形都差不多的地方,應該以守釣為主,除此之外都可心走釣;在魚愛活動的季節可以守,在魚不活動的季節應該多走;誘餌對路、誘餌好可以守,誘餌差則應走釣。
但是守釣并不排除換位的可能,吃一嘗二眼觀三實屬必要;走釣也不是說老是不停地走,走到好地方就應該定居下來。
在走釣時獲得較好收獲,主要有以下四種情況:
釣草窩
在水草密集的地方,魚的行動不便,剛開始一到水邊就進行走釣,可以為后來的選位守釣打下基礎。特別是在晚秋,水的溫度不高,往往一個草窩里只有那幾條魚,釣完了要等多長時間才會再過來一些,這時走釣就有了積極主動的意思,收獲也大得多。
冬釣
有人說冬釣要守,其實這又對又不對。以我近幾年來的冬釣經驗,冬釣是應該以走釣為主的。今冬我在本地的北湖閘共釣了20多次,那里最深,是整條大溝的鍋底,剛開始魚的密度很大,后來密度小了,都是應以走釣為主的。不過,正月初五時,河南鄭州的樊松旺先生和我一塊兒在那里釣魚,他用拉餌守釣一個釣位,收獲比我用的光蚯蚓要好得多。由此我得到一個觀點:在釣位選擇正確的情況下,冬釣以守為主還是有較好的收獲的。
大橋走釣
過去我一年四季都在漢江大橋夜釣,現在身體差了,只有夏秋時節還在大橋夜釣,都是以走為主的。在一個橋墩處最多守半小時,不上魚就應該換個橋墩。我們為了加快換位的速度,都是騎著自行車跑著釣的。因為現在漢江的魚不多了,經過好長時間,橋墩處才會去幾條魚。但是它們仍然貪食,鉤子一放下去只要有魚,馬上就會咬鉤。這個特點也就決定了走釣會有更好的收獲。大家都是以夜釣主,所以在傍晚時,大家不論誰先去,都會先把幾個橋墩先釣一遍。
釣石頭窩
過去我在漢江邊的攔沙壩、漢江邊的南湖閘和皇莊中閘,只要水位正好位于多石頭的部位,我都會用走釣來確定釣位,或者一直堅持走釣。為了加強誘魚能力,我都是在一只大鉤上裝好幾根蚯蚓的,釣獲的多是鯰魚或黃顙。
- 上一篇: 野外追魚星釣鯉魚的技巧分享
- 下一篇: 釣友分享水庫手竿野釣的三個訣竅
猜你喜歡
- 2017-10-14 想要釣大魚的釣魚人,兩個技巧讓你爆護
- 2017-09-27 秋季野釣鰱鱅的三大關鍵點
- 2017-09-25 秋季野釣鰱鱅的三方面關鍵點
- 2017-09-25 讓你魚獲提高的秋季夜釣實戰技巧
- 2017-09-24 秋季野釣大魚時的3個選漂技巧
- 2017-09-23 野釣鯽魚遇到小魚干擾的4種應對技巧
- 2017-09-23 野釣、臺釣定層打浮釣鯽魚的技巧
- 2017-09-23 不同天氣在清水垂釣大魚的三大策略
- 2017-09-21 細談野釣中餌料、釣具和心理準備
- 2017-09-19 野釣鯽魚的四個打窩補窩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