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野釣
在野釣時,關于釣深這個概念,很多釣友認為,釣點有多深,就釣多深唄,選擇釣深,其實是一個偽命題,因為即便水深30~40厘米,亦或者水深七八米,對我們釣魚人而言,唯一的選擇是釣或者不釣,哪有資格挑三揀四呢?
話雖如此說,但是,魚種不同,亦或者說水域情況不同,在不同的水深環境中,魚的分布是不太一樣的,比如在池塘這類封閉的水域,鯉魚和鯽魚混養,鯉魚所在的水位深度,肯定是比要鯽魚要深一些的,但是又不會深的太多。
想要徹底搞明白這一點,其實并不太容易,畢竟我國地域廣闊,十里不同音、百里不同俗,水情、水勢更是復雜多樣,但是,這并非說一點規律都沒有,我們僅以最常見的三種目標魚來做一個基礎分析,多少也能總結出些許靠譜的規律來。
一、鯽魚
鯽魚的分布最廣,幾乎所有的淡水水域都能覓見鯽魚的蹤影,所以很多釣友在剛入門時,都是以鯽魚為第一目標魚,而且體驗普遍都不錯(體驗感不好的都放棄釣魚了),所以在很多新手的認知中,鯽魚是最好釣的魚。
其實這是一個誤區,新手能釣的釣點,往往都是已經被開發出來的釣點,魚和釣魚人已經達到一種微妙的平衡,基本上是能釣到,肯定很難釣得多,而鯽魚的生活特點很簡單,一個字“藏”,只要有能讓鯽魚躲藏的地勢,那基本上都差不了。
至于釣深,30厘米~3米之間都是可以的,在這個區間之內,只要水底有起伏、亂石、枯樹枝、亂石堆、淤泥層等,尤其附近還有些水草叢,那么即便上都可以視為釣鯽魚的好位置,釣深就在這個區間準不錯。
二、鯉魚
一說鯉魚,新手的注意力在鯉魚的體型、體重上,而老鳥則會注意鯉魚的習性上,即鯉魚是底棲底食魚,咋一看這沒什么啊,其實不然,在自然水域中,像鯉魚這么純粹的底棲底食淡水魚,其實并不多見。
大多數淡水魚都是底棲,但是進食水層就比較隨心所欲了,像鯉魚這種非水底不進食的魚,還是不多的,所以,不管是池釣、坑釣、湖庫釣,只要是鯉魚出沒的水域,水底肯定有淤泥、有泥沙的,水底干干凈凈,那基本上完全不可能留住鯉魚的。
而除此之外,鯉魚還有一個特性就是逆流而上,之所以如此,是因為鯉魚在逆流而上時,因為水流的速度相對較快,可以是的魚鰓的的腮絲之間的間隙擴大,可以更好的吸收水中的溶解氧,當水中溶氧較低,水流流速較緩而不能滿足鯉魚的溶氧需求時,鯉魚就會用力拍擊水面,躍出水面,造成逆流而上效果。
再者,就是鯉魚喜陰厭光,結合以上這幾個特點,鯉魚基本上很難出現在淺水區域,想要垂釣鯉魚,基本上都得在3米以上的水深去找魚口,當然,如果水域面積較小,水深較淺,那么釣最深的地方,肯定是最適合釣鯉魚的水深。
三、草魚
草魚屬于中大體型的淡水魚,是一種較為典型的群棲、群居的淡水魚,體型大,又喜歡在一起生活,那么不用多說別的,溶氧不足、食物不足的區域,就無法吸引草魚駐留,但是,環境不能草魚們能決定的。
所以,江河、湖泊等水域的中下水層,水草相對茂盛的近岸水域,都成為了草魚群的必選,記住,是必選而不是首選,因為只有符合這些特點的區域,才能給草魚群提竿足夠的溶氧和食物,所以釣草魚的水深,其實反而沒有那么重要。
我們在釣草魚時,要么選擇食物充沛能吸引草魚的區域做釣點,要么就選擇溶氧充沛,但水流相對較緩慢的區域(只有水流相對緩慢,才適合打窩聚魚),釣深只要超過1.5米,都是可以的。
總結
以上規律,并不見得適用于所有區域、所有水域,但是在大多數情況下,上述還是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的,釣魚這事,釣是一個方向的樂趣,總結經驗,歸納規律,何嘗不是釣魚的另一種樂趣呢。
- 上一篇: 釣魚野釣新手該怎么入坑
- 下一篇: 返回列表
猜你喜歡
- 2023-04-25 釣魚野釣新手該怎么入坑
- 2023-04-25 十大鯽魚商品餌料排名,這10款鯽魚餌料,用的人絕對是最多的!
- 2023-04-25 野釣遇到這4個情況,建議別打窩,因為既浪費又沒有效果
- 2023-04-25 初秋野釣四大技巧,學會之后魚獲翻一番
- 2023-04-25 野釣怎么提高魚獲?這些技巧一定要掌握
- 2023-04-25 秋天野釣如何判斷魚情?牢記五點,連竿上魚不是夢
- 2023-04-25 教你5個野釣時不打窩又能多釣魚的技巧,用過的釣友都說真過癮!
- 2023-04-25 秋季野釣如何打窩?需要掌握四個要點,才能起到誘魚的作用
- 2023-04-25 釣魚毀了一生!一男子野釣遇大魚,人被拉入水中再也沒有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