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訊
近年來臺釣技術已經廣為人知,幾乎家家戶戶都了解,年輕人只要上網查詢一下就能輕易找到,就連一些年長的釣手也對此非常熟悉,特別是調漂技巧,無論是在垂釣活動還是在釣魚愛好者交流的平臺上,都備受關注,是討論度很高的話題之一。
調漂是熱門話題
也有不少釣友反映:掌握的釣技越多,反而覺得自己越難釣到魚!這或許與野外釣魚環境日益變差有關,但多數時候是因為學習技術后用力過火引起的。而調整浮漂是野釣愛好者用力過火的一個典型方面:往往不該靈敏時卻調得靈敏,不該提竿時卻頻繁揚竿驚擾了魚群。
戶外垂釣情況多變,其實并沒有一個放之四海而皆準的技巧規范,許多釣魚高手傳授的釣法,往往只對某些特定場景或目標魚種有效。有些分享調漂技巧的釣友能夠熟練運用,但如果你去學習,可能會產生負面效果,這其中的緣由在于,即便是同一種調漂技巧野釣浮漂調幾目好,若餌料的呈現狀態不同,或者打窩的配方有所差異,最終的結果也會大相徑庭!
調漂自己看得懂就好
很多垂釣愛好者在戶外釣魚時對調漂感到困惑:不確定是否調整得當,不清楚別人如何調漂,懷疑自己的漂相異常可能是因為調漂失誤……實際上,在戶外釣魚時,多數情況下未能感知魚訊,主要原因是小魚干擾窩點,并非浮漂沒有調對。野外魚類比較簡單,只要目標魚進入窩點,并且你的釣線和餌料都是為它們準備的,很少會出現感知不到魚訊的情況。但是如果不是目標魚吃口而是小魚在你怎么能釣得起來目標魚呢?
釣魚的人常常需要很長時間調整浮漂,反復減輕鉛重才能找到合適的配置,有時候別人已經下好窩子開始釣魚了,他還在準備開餌,等開始釣魚就頻繁揚竿刺魚,魚竿發出呼呼的聲響,好像魚沒咬鉤是因為刺魚力度不夠,雖然這種方法也能釣到魚,但想釣到大魚或者多魚的可能性非常小。
調漂對野釣漁獲影響不是很大
依照蓑笠哥二十余年的野外垂釣心得體會,其實無需過于鉆牛角尖去計較調目與釣目,調漂時略多一點少一點,對于感知魚訊和最終的收獲影響極小,幾乎可以忽略不計。比如說打算調四釣二,完全不必執著于必須調到四目,三目、五目,乃至三目半,這些差異都不會妨礙魚兒攝食時的信號傳遞,只要目標魚還在,照樣能夠察覺到它的吃口動作。
調釣時也要考慮,野外水域底部情況多變,很難設置出一個完全合適的釣組參數,即便能夠精準投放釣點也是如此。稍微增加或減少一點釣組參數,其實對最終收獲影響不大,只要清楚自己的調整依據即可。比如調整釣目為2-3目時,浮漂有時僅顯現一目或半目,這種情況下輕微的提竿動作都可能使浮漂沉沒,浮漂沉沒后,將釣竿向前送出約三十厘米,之后再提竿也不算晚。釣目設置偏高時,判斷提竿時機的方法也是相同的,關鍵在于感知提竿時魚訊的力度變化。
自己能看懂就是好漂相
調漂技巧存在多種方式,不存在優劣差異,關鍵在于是否適用以及是否能夠理解其表現,即便再有效的調漂方式,若無法辨識信號則毫無意義,即便是采用重鉛觸底釣法,只要能夠準確判斷,同樣可以取得漁獲。
蓑笠哥獨自垂釣時,多數時候都是用無鉤調平水釣2到3目,小魚的動靜在浮漂上表現得很輕微,但魚兒吞餌后,浮漂會緩慢上升或緩慢下降,反應遲緩。遇到反應急促的浮漂信號時,千萬不能輕易提竿,除非浮漂沉沒后不再升起,或者頂起后不再下降才可揚竿。
野外魚兒進食欲望強,很少碰上咬口輕、游走不固定的魚,因此不必擔憂錯過時機而空手,它們最終會主動咬鉤,一旦沒有咬住,你揚竿刺魚很可能把它嚇跑,一條接一條被驚走,想要有好收成實在困難。
有時候你自己或許沒有那些習慣,但旁邊的釣友可能會有,這種情形下,比較妥當的做法是,避開那些抽竿次數多且用力大的釣友,刺耳的抽竿聲會驚擾到附近的魚,特別是大魚,它們在察覺到這種干擾后,通常不會靠近窩點。通常在揚竿之前,基本上可以看得出這位釣友會怎樣,依照蓑笠哥的觀察,具備這些特征的釣友最好不要靠得太近,包括使用嶄新的釣箱、配備短竿和細線、所有裝備都準備妥當、以及花費大量時間調整浮漂,這類人大多熱衷于黑坑臺釣,或許只是偶爾想體驗一下野釣,但他們的習慣是很難轉變的。
釣大魚更不用調漂
最后祝愿各位釣友漁獲豐厚,在自然恩賜的環境中持續體驗釣魚的樂趣。我是蓑笠哥,一個既喜歡釣魚又樂于分享的釣魚愛好者,希望所有熱愛釣魚的朋友能夠關注我。
猜你喜歡
- 2025-09-17 小貓釣魚游戲玩法介紹:適合小朋友和初學者,紙牌怎么分?
- 2025-09-16 草魚5CC網站:專業資訊服務、實用功能及病害治理方案全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