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訊
春季里,鯽魚最先變得易于垂釣,這一現象與水域面積大小及魚類進食時的水溫密切相關。在較小的水域中,水溫上升速度較快,聚集的魚類以體型較小的鯽魚為主。鯽魚在常見魚類中具有極強的耐寒能力,因此,春季釣魚的最佳起點無疑是從小水域開始垂釣鯽魚。雨停之后,釣鯽魚變得較為容易,然而真正的釣魚高峰期則是在驚蟄至清明這段時間,那時鯽魚多在陽光充足的淺水草地上游弋。此時,運用長竿短線釣法最為適宜,搭配多窩移動和逗釣技巧,幾乎可以肯定,這是全年釣到大體型鯽魚的最佳時機。
一、蘸粉
鯽魚之所以魚情佳,是因為氣溫回暖后它們恢復了進食。此時,淺水草灘不僅氣候宜人,食物資源也十分豐富,成為了鯽魚取暖和尋找食物的理想場所。此外,春季正是鯽魚的繁殖季節,而繁殖過程離不開水草的輔助。因此,在餌料選擇上必須與釣法相匹配,既要適合走釣,也要便于逗釣,確保餌料在逗釣過程中不易脫落。鯽魚在小水面上多少會出現偏口的情況,因此,使用各種蟲餌進行垂釣往往更為有效。其中,蚯蚓的誘魚效果頗佳,但在春季使用時,若想提升其效果,不妨將蚯蚓蘸上特制的粉末。這樣在多窩點進行走釣時,往往能觀察到多個窩點接連上鉤的情景。因此,制作蘸粉的配方至關重要,將黃豆炒熟后磨成粉野釣大鯽魚餌料配方,便是上佳的選擇。當然,酒米磨成粉同樣適用。若不想僅限于制作蘸粉,可以選擇拉絲粉含量較低的谷物型餌料。
二、面團
制作面團餌料過程簡便,曾是“遠古時代”釣魚愛好者們青睞的餌料首選,許多八零后、七零后的釣友們在孩提時代想必都曾嘗試過這種餌料。其傳統配方為將面粉與少量白酒及香油混合,揉至均勻后即可使用。此外,還有一種改良版,在和面時不加白酒和香油,而是加入羊油,實際效果更為出色。此外,尚有一種極致版本,鮮為人知,在和面時加入少許曲酒與丁香油,丁香之香對鯽魚極具吸引力。丁香油的制法頗為簡便,只需備上少許公丁香,用少量芝麻油加熱后倒入裝有公丁香的小容器中,待其冷卻后裝入瓶中,幾日后即可投入使用。面團制成的餌料不易散開,且口感極佳,只需取一小塊揉成球狀掛鉤即可,無需擔憂在逗釣過程中脫落。
三、灰面
灰面,被譽為面團餌料的進階版,其質地更為優良,口感和掛鉤效果均有顯著提升,屬于一種流質餌料。其制作方法多種多樣,其中最簡便的做法是將雞蛋或鴨蛋與面粉混合攪拌成粘稠狀的面糊,之后將其裝入注射器中,拔掉針頭,每次使用時只需抽取適量即可。此外,這種餌料還非常適合用于逗釣。釣魚時雞蛋是常用之物,尤其適用于釣取鯽魚等體型較小的魚類,這主要是因為這些小魚多少都偏愛腥味。在制作谷物餌料時,加入少許雞蛋即可,這樣的餌料能夠持久使用。在溪流釣魚時,使用雞蛋調制的商品餌料更為普遍。除了雞蛋,還可以添加蝦粉以增強腥香,或是加入白糖以增添甜味,具體搭配需根據季節變化靈活調整。在春季建議加點腥。
四、麥粒
除了蚯蚓以外,其他餌料多偏向于素食型,原因在于鯽魚在這段易于垂釣的時期,對食物的選擇并不嚴格。但這并不意味著它們對所有餌料都來者不拒,畢竟在小水域中食物并不匱乏,鯽魚往往會偏愛某些特定的口味。這也是為什么添加劑較多的商品餌效果不佳的主要原因,因為過重的味道并不總是能吸引到魚兒。鯽魚的體型各異,這導致了它們在食物偏好上存在差異。體型較大的鯽魚,其食量相對較大,更偏愛多樣化的素食。盡管素食餌料在總量上可能攝入不多,但能有效保證釣獲的鯽魚體型較大。麥粒餌料的制作方式多種多樣,其中兩種尤為突出。第一種是將干麥粒泡軟并蒸熟,然后加入甜酒曲進行發酵,發酵后的麥粒散發出酒香,具有廣泛的誘魚效果。其次,采用八角和茴香煮制的水,需將泡軟的麥粒放入其中,用微火慢煮至十五分鐘,之后燜一夜后使用,這樣的餌料或許能有效吸引黃顙魚上鉤。
米飯粒作為釣取鯽魚時常用的誘餌之一,也是常見的選擇,只是它的味道略顯清淡,對于雜魚較多的晚春時節來說,倒是更為適宜。敬請留意并收藏點贊,我們每日都會按時發布新內容,感謝各位釣友的支持!
猜你喜歡
- 2024-08-08 野釣大鯽魚餌料配方
- 2024-08-04 秋季野釣大鯽魚餌料配方
- 2024-08-03 秋季野釣大鯽魚餌料配方
- 2023-12-30 野釣大鯽魚餌料配方,釣鯽魚用什么餌料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