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訊
三年來大修農村公路1600公里
全市農村公路養護率達到100%
目前,全市農村公路總里程12976公里,占全市公路總里程的近三分之二。 近年來,北京著力推動農村公路建設、管理、養護、運輸全面協調發展,大力推進“四好農村公路”建設。 同時,與脫貧攻堅、鄉村振興、特色旅游有機結合,助力新時代鄉村振興發展。 2018年,“四好鄉村路”建設被納入鄉村振興戰略。 三年來,累計檢修農村公路1600公里,中級以上公路比例持續保持在90%以上。 全市農村公路養護率達到100%,實現了“每條路都要養護、養護到位”,路況水平良好。 而且還在逐年上升。 目前,全市近4000個建制村已全部按照“村委會距車站2公里以內”的標準接入公交車。 在全國率先實現“村村通柏油路”、“村村通公交車”、“村村通公交車”。 “鄉村快車”。 通州區、順義區榮獲全國“四好農村路”示范縣稱號,懷柔區榮獲首批全國城鄉交通一體化示范縣稱號。
為進一步改善我市農村道路面貌,全面提升農村道路服務水平,市交通委、市農業農村局聯合印發了《北京市美麗鄉村道路創建活動實施方案(2020-2020年)》 2022年)”,計劃從2020年開始,本市將按照“夯實公路基礎、美化道路環境、提升服務質量、推動鄉村振興”的工作思路,結合美麗鄉村建設鄉村和連續三年“真實、安全、綠色、美麗”的創建標準。 每年完成美麗鄉村道路創建200公里; 到2022年底,每個鄉鎮至少擁有1條農村示范路。
2020年,我市共創建美麗鄉村公路66條總長226公里,最終評選出15條最美鄉村公路總長60公里。 今年,我市緊緊圍繞“建好、管好、護好、運營”農村公路目標,持續打造美麗鄉村公路。 全市10個郊區共打造美麗鄉村公路72條總長225公里。 在此基礎上,經過進一步篩選,最終評選出17條“最美鄉村公路”共88公里。 其中,通州、順義、密云、平谷、房山、昌平、延慶區各2家,懷柔、大興、門頭溝區各1家。 截至目前,全市已創建美麗鄉村公路138條共451公里,評選出32條“最美鄉村公路”共148公里。
2021年全市“最美鄉村公路”榜單
今年“拓寬窄路”175公里
全面推行“路長制”
2025年建成美麗鄉村公路1000公里
今年以來,市交通運輸部門按照交通運輸部和北京市的工作部署,全力推動“四好鄉村路”建設高質量發展,制定了專項規劃和維護管理方法,強化頂層設計; 加強農村公路建設和養護漢石橋濕地,促進農村公路建設。 升級道路; 深化農村公路管理維護體制改革,全面推行農村公路“路長制”,進一步加強農村公路建設、管理、養護和運輸,為鄉村振興提供堅強保障。
為進一步提高農村道路服務水平,消除道路運營安全隱患,2019年起,本市對道路寬度小于5米的農村道路實施“窄路拓寬”工程,包括列入《北京市推進“四個”建設好農村公路的實施意見》和“十大工程”。今年10個遠郊擬實施“窄路拓寬”170公里,創歷史新高同時,規范整頓全市550余條農村公路限高限寬問題,進一步提升農村公路安全服務水平。
為進一步加強農村公路養護管理,2020年起,我市將全面推進農村公路“路長制”管理機制的實施,推動農村公路養護管理從行業行為向政府轉變行為。 目前,全市已設立各級“路長”2756名,并陸續設立“路長制度”公示欄; 轄內10個有農村公路的遠郊出臺了“路長制”實施方案和考核辦法,確保本區農村公路“路長制”制度落到實處。 通州、延慶開發了“路長制”APP軟件,通過信息化手段推動“路長制”的實施。
同時,市交通部門制定了“四好農村路”建設發展規劃、農村道路養護辦法、農村交通設施規劃設計標準等規章制度,規范了日常養護。農村公路建設與管理,農村客運站規劃設計。 、進一步加強農村公路建設、管理、養護和運輸。
“十四五”期間,市交通運輸部門將重點實施“八大工程”,補短板、促發展、助增收、改進服務、強化管理維護、注重示范、夯實基礎、確保安全,持續推進農村公路高質量發展。 高質量發展。 到2025年,5米以下鄉村道路全部實施“窄路”,改造一批鄉村旅游瓶頸道路; 創建1000公里美麗鄉村道路,基本形成內外連通、安全舒適、整潔美麗的道路。 、農村交通網絡優質服務。 到2035年,全面建成質量高、網通、服務優、路美的農村公路網,實現城鄉道路交通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為交通強國建設提供有力支撐。
農村公路服務水平不斷提高
“公路+”發展模式助力鄉村振興
近年來,10個遠郊區精準施策、多措并舉,推動農村路網里程不斷增加、路網密度不斷提高、輻射能力不斷增強、服務水平不斷提升。 他們為帶動鄉村旅游、建設農業基地、創建特色小鎮、促進產業繁榮、實施美麗鄉村建設等方面提供了強有力的交通支撐。 目前,覆蓋面廣、通行能力強、配套設施齊全、產業帶動力強的農村路網日趨完善。 不僅為村民出行提供了便利條件,還探索了“道路+特色產業”、“道路+鄉村旅游”、“公路+景觀”等發展模式,為鄉村振興提供新動力。
平谷區致力于道路養護維修,改善道路面貌,增強服務能力,促進經濟產業發展。 平谷區兩條“最美鄉村路”夏大路和瓜家峪路,分別是從夏各莊鎮大嶺后村和大花山鎮瓜家峪村通往外界的唯一道路。 也是當地的蘋果、柿子、紅棗等經濟作物。 對外交通的必由之路。 大令后村地處京津冀三省市交界處。 被譽為“雞鳴三省村”,2019年入選第二批國家森林村; 瓜家峪村先后被評為中國最具魅力休閑鄉村、北京城最美鄉村等。為進一步帶動當地旅游業發展,讓農民致富,平谷區公路局對兩座村進行了拓寬和修繕。道路實施“白改黑”,由水泥路面改為瀝青路面,同時完善標志、標線等安全防護。 設施和新公交線路的開通,解決了村民和游客的出行困難,也為區域旅游和經濟發展提供了重要的交通保障。
順義區大力發展“公路+旅游”,推動鄉村公路與旅游產業融合發展。 順義區兩條“最美鄉村路”環庫路和花花港路均位于陽鎮。 鎮內有寒石橋濕地、國際花卉港等著名旅游景點。 兩條公路分別環繞兩個景區,保證了旅游旺季交通暢通。 環庫路全線呈U型,環繞濕地水庫。 道路環境優美。 同時,道路與沿線村莊的森林、農田景觀相結合,形成“濕地-村莊-田園”布局,也帶動了沿線村莊休閑農場、民宿的發展。 以及農家樂、農業體驗基地等旅游文化。 早年,花花港路只是一條普通的村級公路,路面狹窄,破損嚴重。 2007年,隨著北京國際鮮花港工程的竣工,鮮花港路同步升級改造,達到二級道路等級標準。 沿線設有大型停車場和10個公交車站,為市民出行游玩提供便利,每年吸引游客20人次。 參觀人數超萬人次,還聯動周邊村莊打造休閑農場、農業體驗基地等配套服務項目,促進當地經濟繁榮。
密云區充分發揮自然環境和資源優勢,帶領村民大力發展中國蜜蜂,“道路+特色產業”助力鄉村振興。 中華蜜蜂被農業部列為國家畜禽遺傳資源保護物種,被譽為“蜂中大熊貓”。 密云區兩條“最美鄉村路”分別是西黃路和楓溪路。 目前,西黃路所在的石城鎮黃峪口村已成立北京黃峪口村養蜂專業合作社; 楓溪路所在的馮家峪鎮溪口外村修建的懸崖上,懸掛著600個蜂箱,共計15000多只蜜蜂,這在全國尚屬首例。 最大的中華蜜蜂懸崖養蜂場,也是中華蜜蜂保護區的核心區域。 密云區2018年對西黃路進行拓寬、擴建,加強防護工程設施建設,有效提高了道路的承載能力和運營安全。 同時,依托米關路拓寬、新建大觀橋等有利交通條件,大力發展民俗旅游,結合中國蜂科館,利用科普文化、觀光、休閑、互動體驗等打造“中國蜜蜂生態觀光谷”,實現公路與旅游、公路與特色產業深度融合,為鄉村經濟提振提供了出路。 為發展注入了不竭動力。
猜你喜歡
- 2023-12-01 漢石橋濕地 春天的順義還有哪些好玩的地方?你知道嗎?
- 2023-12-01 北京漢石橋濕地公園門票價格:免費(內部游玩項目)
- 2023-11-30 2023年11月16日北京漢石橋濕地公園暫停開放
- 2023-11-30 北京漢石橋濕地觀鳥也是一大樂事,你去過幾個?
- 2023-11-30 2023年11月16日北京漢石橋濕地公園暫停開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