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訊
1、池塘條件
池塘應靠近水源,水量充足,水質新鮮,排灌方便,附近無污染源,配套電力,交通便利。適宜面積5~10畝,水深1.5米左右,池底平坦,土質為粘壤土。水池應配備增氧、投料、抽水等機電設備。
2. 繁殖準備
冬季,排凈池內余水,清除池底多余淤泥,保持淤泥不超過10厘米,并讓其凍干越冬。定植前15~20天,向池內加水0.8~1.0米,用生石灰消毒,用量為120~150公斤/畝,殺滅病原菌、寄生蟲、野魚等有害生物。定植前7~10天施入發酵消毒的畜禽糞便,用量為300公斤/畝左右,培養浮游生物黃顙魚養殖技術,為今后進塘的黃顙魚品種提供生物飼料。
3、魚放養
黃顙魚魚種放養規格為15-20克/尾,密度為6000-8000尾/畝,4月份。結合每畝投放規格50克/尾的鰱鳙魚150~200尾,時間為5月份。魚種入池前需用3%~4%的鹽水浸泡5~10分鐘,以殺滅表面細菌和寄生蟲。
4. 喂養
馴化后,飼喂黃香蒲專用顆粒飼料,蛋白質含量為36%~40%,顆粒大小為2~5毫米。每天喂兩次,上午 9:00-9:30 和下午 16:30-17。 :00時每次,以下午投喂為主,占每日投喂量的60%~70%。 4-5月,飼喂量為3%左右; 6月至9月,投喂率為5%至8%; 10月以后,投喂率為3%~5%。具體投喂量應根據水溫、天氣和魚的生長情況靈活控制。一般以塘魚80%吃飽離開美食場為宜。
5、水質調整
每7~10天加新水一次,每次加水20厘米;每15~20天換水一次,每次換水20%~30%。每10~15天交替使用生石灰和EM菌(復合生物制劑),用量分別為10~15公斤/畝和1~1.5公斤/畝,以改善水質和底物質量。及時開啟增氧機,保持池水溶解氧在5mg/L以上。
六、疾病預防與控制
黃顙魚抗病能力強,養殖過程中很少發病。但由于魚體表面無鱗,完全被皮膚粘液保護,如果處理不慎,有時喂食不當,如果水質不好,也可能引發疾病。腸炎、水霉、毛蟲等。在飼料中添加0.1%鮮蒜汁并定期飼喂,可預防腸炎病。發病時,以300克/畝/米的劑量全池噴灑二溴乙內酰脲(顆粒);治療水霉病可用水霉(主要成分:五倍子、磺胺二甲嘧啶、甲氧芐氨嘧啶、增效劑)加水溶解,全池均勻噴灑,用量50克/畝/米;用輪子殺滅毛蟲(主要成分:印楝用水稀釋500倍后倒入全池,用量100毫升/畝/米,注意雨天缺氧嚴禁漂浮另外,黃顙魚對硫酸銅、敵百蟲、高錳酸鉀等藥物比較敏感,防治疾病時應謹慎使用。
好了,各位養殖戶,以上關于黃顙魚養殖的技術要點你都掌握了嗎?更多精彩水產養殖技術盡在惠農網!
- 上一篇: 麝香米釣法:激發魚兒熱烈咬鉤的神秘技巧與實戰心得分享
- 下一篇: 千里香釣鯉魚配方?
猜你喜歡
- 2024-07-30 黃顙魚養殖技術要求釣友之家 推薦適合釣魚的地方
- 2024-07-30 黃顙魚養殖技術釣友之家 推薦適合釣魚的地方
- 2023-12-31 加州鱸主養池塘混養黃顙魚養殖技術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