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路亞
魚層混亂:由于餌料的霧化作用和味型等原因容易造成魚兒上浮和亂層,魚兒的泳層又一時難以準確確定和定層,魚層不穩定,魚兒就餌特點呈現立體狀態,上、中、下水體都有魚口。
魚層上浮:由于天氣炎熱或水情的變化造成魚層整體上浮,這時候再釣底或釣定層則很難有收獲。那么如何判斷魚情上浮呢?如果在釣底時發現漂的抖、顫、橫向小幅位移等,這一般是魚在鉤餌上方,魚頻繁蹭線造成的。或者拋竿后浮漂下不去,有截口等。
魚群密集:這種情況在黑坑較為多見,尤其是剛放的新魚,若正常釣底,極易出現漂相雜亂,不好判斷的現象。
兩種方法來調釣,新手老手皆上魚
“空鉤半水調平水”是釣行程的慣用調漂方法,老手釣行程無需設定釣目,調好漂后直接找底,把浮漂從下向上擼至漂尾尖平水即可施釣。
新手可采取“調平水釣平水”或“調平水釣半目或1目”的辦法施釣(發送私信“平水”至公眾號,即可查看相關釣法),這樣設定的目的是便于新手有個參照系統,以便做到心中有“底”。
要注意的是:若用竿較長或視力不佳,也可調1目左右,但只能調低目不能調高目,否則為了單反面滿足你的用竿長度或視力,那么浮漂控制行程的過程就會縮短,釣行程的質量就會大打折扣。
釣行程該如何練習?
釣行程漂的漂型多為長腳長尾棗核型。這類浮漂追求的是運動中的信號。在有魚的池子里,在各個水層,反復拋。主要看,加速、停頓、上頂,這幾口。看看你能哪口抓的最準。
需要注意的是:在漂走水接近調目時會有個假的減速,那不是口,而是墜到位后鉤餌還在下擺的固定信號。
釣行程的用餌和子線
1、餌料霧化要好比重輕,這樣才完全可以把魚兒從底拉倒上層水面,出現浮標沒到底的過程中打截口的浮標動作。
2、子線相對要長,單根子線長度通常在15厘米以上,以至于餌料下擺時間長。
3、宜拉餌釣,不宜搓餌釣;減輕餌重的目的讓餌體在水體中的運行時間增長。
- 上一篇: 秋季要想魚獲好,用餌很重要,秋季這么用餌必爆護
- 下一篇: 返回列表
猜你喜歡
- 2024-01-04 秋季要想魚獲好,用餌很重要,秋季這么用餌必爆護
- 2024-01-04 晚秋用蚯蚓做釣,這四種掛鉤方法要了解,每種對應魚情都不同
- 2024-01-04 晚秋溫度降低,釣鯽魚用蚯蚓還是餌料?根據水情和魚情做針對
- 2024-01-04 D漂看看蘆葦浮漂原材料,啥樣的!
- 2024-01-04 DIY泡沫浮漂的歷程:生漆504滴膠土豪金泡沫漂
- 2024-01-04 落霞秋水夕陽紅,禪釣之意醉朦朧。
- 2024-01-04 野釣總是掛底怎么破?注意三點可大大降低漁具損失率,附補救措施
- 2024-01-04 請教各位釣友:為什么我開出來的藍鯽黏手?有什么解決方案?
- 2024-01-04 窩料制作,自給自足,自娛自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