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ting id="17fpr"><cite id="17fpr"><ruby id="17fpr"></ruby></cite></listing>
<menuitem id="17fpr"><noframes id="17fpr"><thead id="17fpr"></thead>
<var id="17fpr"><strike id="17fpr"></strike></var>
<menuitem id="17fpr"><dl id="17fpr"></dl></menuitem> <var id="17fpr"></var>
<var id="17fpr"></var><cite id="17fpr"><strike id="17fpr"><listing id="17fpr"></listing></strike></cite>
<var id="17fpr"><strike id="17fpr"></strike></var>
<var id="17fpr"></var>
<var id="17fpr"><strike id="17fpr"></strike></var><var id="17fpr"></var><cite id="17fpr"></cite>
<var id="17fpr"><strike id="17fpr"><listing id="17fpr"></listing></strike></var>
<var id="17fpr"></var>
<var id="17fpr"><strike id="17fpr"></strike></var><cite id="17fpr"></cite>
<menuitem id="17fpr"></menuitem>
<cite id="17fpr"><strike id="17fpr"><thead id="17fpr"></thead></strike></cite>
<cite id="17fpr"><strike id="17fpr"><listing id="17fpr"></listing></strike></cite>
<var id="17fpr"><dl id="17fpr"></dl></var><cite id="17fpr"></cite>
歡迎訪問釣魚網,請記住本站域名 www.dmg-elevators.com
以魚為媒,以釣會友。

首頁 > 路亞

申城退潮期礁石堆里路亞鱸魚的一點點經驗

kaifamei 2024-01-04 路亞 評論

這幾天是三伏天,申城氣溫高、潮濕,氣壓又低,魚口很差。

七月三十一日早晨,去岸堤玩路亞三小時,高潮位退潮期,才遇到兩口攻擊,鱸魚都太小,咬不住餌。最終吃了個白板——空軍了。

八月一日早晨又去玩了三小時,滿潮位(最高潮位不高只有2.9米)后退潮期,努力搜索了三小時,遇到四口,上了兩條鱸魚。

感嘆一下這季節上魚不易,高溫高濕的天氣,一是讓玩的人太難受。二是讓水里的魚覓食也消極怠工。

申城這里的岸邊路亞的資源和品種不多,周圍一起玩路亞的,大多上的也就是翹嘴和鱸魚,偶爾會中條鳡魚。三伏天退潮期,路亞鱸魚這種游動覓食的魚類,在退潮期礁石區域,從偶發的中魚,到多次的中魚,至每出勤必遇咬口,積累了一些小小的經驗。現在把它寫出來,和愛好者們一起探討完善。

我這種退潮期的路亞鱸魚方式,目前有些接近于舶來品“根釣”的方式,又略有不同,總結了一些要素如下。

1、拋投要“短、平、快”

短是指拋投距離不宜過長,一般10米及以下。拋投短更有利于控制餌的水層。拋投短也有利于打點的位置精準。

平是指收線手法就是勻收,讓餌在穩定的水層勻速游動。溜餌的手法比較簡單,保持勻收即可,不能沉死,沉死容易掛鉤,也不要在一個點挑逗,因為鱸魚他們不是棲息在這些結構里的魚類,如果一個點一個點的挑逗,效率就顯得十分低下。

快是指拋投及收線的頻率要快,盡可能最短時間覆蓋一個結構區的扇形面,然后再移動再覆蓋另一個面。這里指拋、收的頻率快,不是說收線的速度快。收線的速度快慢決定了餌的泳層,拋、收頻率快慢決定了單位時間內覆蓋面大小。特別在申城一些鱸魚密度不高貧瘠的水域,對岸堤結構區快速全面的覆蓋度,決定了中魚率的高低。

2、用餌要小而輕

申城岸釣遇到的鱸魚體型一般不大。因此用餌盡量小和輕。一般根據水流速度和水深,選3-7克路亞餌。水流緩慢、較淺的區域可以選3克左右的鉤餌配置。水流急、水相對深的區域可以選擇7克左右的鉤餌配置。5克的配置介于兩者之間,是最常用的餌重。在軟餌長短的選擇上,5-7cm用的比較多。從實踐情況看,感覺越小的餌,鱸魚對其的緊覺性越差,小餌的咬口率高于大餌。而且大魚也吃小餌,我用5cm小餌,大體型的鱸魚照樣上。鱸魚這種肉食攻擊性魚類,天性有不放過攻擊經過嘴邊的餌,同樣7cm的餌,咪咪鱸也一樣會兇猛地攻擊,只是適口性差,常常咬不牢。還有餌的長短也要考慮適配鉤子,長短不合適的鉤餌配置會影響泳姿。

3、搜索路線在石頭間

游動覓食的鱸魚群只是在退潮期一定的時間進入石頭結構區,在石頭與石頭間游動覓食,同一個點一般不會滯留太長時間。經常在岸堤邊玩路亞,退潮期帶上偏光鏡有時可以觀察到一群小鱸魚進入結構區的盛況,覓食一小段時間后又消失殆盡。把握住這段時間必然有收獲。在此期間,如果在一條搜索路線上的某個點受到一次攻擊而沒有咬住,可以嘗試在這個點附近立刻重復地再拋投兩三次,大概率會收獲二次攻擊,兩三次后如果沒有口那它基本上也跑遠了,也就不用再留戀這條搜索路線了。

4、合適的竿線輪配置

竿子中快釣和快釣的都試過,不影響中魚率,主要是飛魚的時候感受不同,快釣更爽快些。另外,竿子的輕重會影響拋投的體驗,相同硬度和調性的竿子,份量輕的竿子在高頻拋投情況下更省力更舒服,我們可以根據經濟實力采購合適的竿子,此外,在野外路亞容易磕碰損傷竿輪,如果經濟條件有限,完全沒必要買昂貴的進口競技頂配竿。當然你錢多要享受極致體驗那另當別論。

線的配置一般都是pe主線加碳線前導,餌在石頭間穿梭碳線耐磨的優點就發揮了優勢。有嘗試過尼龍線做前導,因為尼龍線延展性好彈性大,中魚后脫鉤率大幅度增加,后來就舍棄換回了碳線。

輪的配置一般都使用水滴輪,在短距離打點高頻拋、收的情況下,水滴輪使用操作起來明顯方便于紡車輪。為了兼顧鱸魚大小和拋投餌重的大小,可以選擇剎車力大一點的的微物輪,或者用普通鱸魚輪改裝微物杯。好的微物輪做的非常輕,再和一根輕的竿子配合,拋投半天也不會感到手酸。

5、中魚后注意事項

小鱸魚咬口后必然會洗鰓甩鉤,此時只有飛魚上岸是最有效的方式,網上那些什么插竿尖入水防脫鉤的方式應該只是適合遠距離深水區中魚和中大魚的情況,在近岸離你5、6米距離的淺水區中小魚你不能這樣做,一是來不及反應,等你想壓竿尖入水的時候它已經脫鉤了,二是淺水區都是石頭,你壓竿入水搞不好還斷了竿尖,得不償失。當然淺水區也有大魚靠邊的時候,這時候中大魚,你就要繃緊竿線左右8字溜了,一定要有充分的耐心耗盡其體力,方可用控魚器,防止在夾魚的時候它做最后的掙扎造成斷線。

以上是個人一點點小小的經驗和大家分享。

其實我覺得我一直不是在釣魚,因為申城野外玩路亞可釣的品種也就這么幾種,我只是在借路亞運動的方式排解生活的鴨梨!只有每次將偶發的路亞中魚事件總結一下,似乎探索又到一小點規律的時候,才是最開心的時候,與君共享,共同成長!

Tags:

欄目排行
欄目推薦
熱門tag
鯽魚 餌料 路亞 鱸魚 海釣 競技 北京 比賽 手竿 海竿 野釣 拋竿 翹嘴 餌料配方 窩料 泄力器 遛魚 船釣 夜釣 爆炸鉤 冰釣
最新評論
一二三四高清免费播放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