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ting id="17fpr"><cite id="17fpr"><ruby id="17fpr"></ruby></cite></listing>
<menuitem id="17fpr"><noframes id="17fpr"><thead id="17fpr"></thead>
<var id="17fpr"><strike id="17fpr"></strike></var>
<menuitem id="17fpr"><dl id="17fpr"></dl></menuitem> <var id="17fpr"></var>
<var id="17fpr"></var><cite id="17fpr"><strike id="17fpr"><listing id="17fpr"></listing></strike></cite>
<var id="17fpr"><strike id="17fpr"></strike></var>
<var id="17fpr"></var>
<var id="17fpr"><strike id="17fpr"></strike></var><var id="17fpr"></var><cite id="17fpr"></cite>
<var id="17fpr"><strike id="17fpr"><listing id="17fpr"></listing></strike></var>
<var id="17fpr"></var>
<var id="17fpr"><strike id="17fpr"></strike></var><cite id="17fpr"></cite>
<menuitem id="17fpr"></menuitem>
<cite id="17fpr"><strike id="17fpr"><thead id="17fpr"></thead></strike></cite>
<cite id="17fpr"><strike id="17fpr"><listing id="17fpr"></listing></strike></cite>
<var id="17fpr"><dl id="17fpr"></dl></var><cite id="17fpr"></cite>
歡迎訪問釣魚網,請記住本站域名 www.dmg-elevators.com
以魚為媒,以釣會友。

首頁 > 路亞

【釣技分享】整理最全面的小個體魚垂釣技巧

kaifamei 2024-01-04 路亞 評論

這兩天看到劉長竿大師發了一條釣鳑鲏的視頻。過程且放下不表,但視頻開始,劉大師介紹作案工具的時候,說用的4號袖鉤來釣鳑鲏。

納尼,聽得我一驚,心想劉大師啊,那我就要等著看你怎么了空槍了。因為從經驗來看,這個鉤子絕對太大了。

但讓我陰暗小心思翻車的是上岸的鳑鲏。劉大師上來的是這種型號的巴掌鳑鲏。

而我平時上的都是這個體型的。看來在絕對的資源面前,釣具上不合適帶來的不足,實在是微不足道。

線組

但平心而論,就正常情況下來說,4號袖鉤確實是大了。我也曾碰見過專門釣小魚的釣友。大概用1號的秋田狐,就鉤條和鉤門的大小來說,已經對麥穗兒鳑鲏這種小魚種來說都已經大了不少,然所以確實是見到釣友連連空槍的情況。

我當時還指出來說應該是鉤子大了,但是釣友的反應卻是感覺好像有點被冒犯了,提起桿來,把鉤子拿到手心讓我看,說哪還有比這更小的鉤子……

我也只是默默不語,但確是有比這更小的鉤子,因為我為了測試釣小魚用鉤大小,從0.1~1號的極細袖。完完整整的備了一套。

從實驗的結果來看,拇指大的鳑鲏到上兩的鯽魚用0.3號的袖鉤都可以正口釣上來。甚至像這么大的麥穗都可以吞鉤。

配的主線、子線用到最細,我手上是0.2的子線和0.6的主線,用2米7的桿釣船釘、小麥穗兒、鳑鲏用起來也是比較順手的。

用3米6到4米5的軟竿,配0.8的主線,0.3/0.4的子線,1~3號袖,釣白條、馬口、小鯽魚。

調釣

釣魚都講究要手感,也是釣魚的最大樂趣。用2米7的軟桿,甚至會有刺魚的一下魚都拉不出水的情況,手感還是相當好的。

但小魚自重比較輕,拉力也有限。所以如果配了重鉛,在刺魚魚的時候只感覺到重重的鉛墜,沒有魚的拉力和沖突的力道,效果就大打折扣了。所以線組自重要輕量化。

小魚活躍,只要有散落的食,就會爭搶,所以很輕易就會起浮。從而釣小魚的深度,從離底到釣表皮都有可能,對應的漂相就是頓口、截口比較多,這都在釣靈的范疇之內。

綜上,浮漂就要選擇自重輕、吃鉛小、并且翻身快的短漂。從今年出釣,測試的幾款漂兒來看,2米7的手竿,一米以內的水深,吃鉛量在0.8克以下,長度在30厘米以內是比較理想的。

我用的這兩款浮漂,短的直徑量稍大了一點。吃鉛小的又稍微長了一些。魚和熊掌沒能兼得。

除了立漂還有星漂和小物漂,星漂比較常見,主要用于傳統釣。特點就是漂豆各自獨立,數量多,逐個入水,在用雙鉤釣小個體魚的時候,可以達到讓鉤餌緩降的作用,擺幅大,誘魚效果好。尤其是像白條、馬口、溪石斑這種追食的魚種,如果遇到可能會直接拉著跑,漂相夸張。

星漂所差在作釣視角, 因為正常情況主要看水中的豆,釣魚人從高處看會明顯,但平視的情況就看不到水中的豆,只看水面的幾顆效果會打折扣

小物漂,只是看釣友用過,外形類似一顆大的星漂,吃鉛也可以非常小,從零點零幾到零點幾。很袖珍,用一米多,超短的竿看起來非常合適。

但同樣由于短漂身,視目也會有影響,像下降過程中的截口、頓口,看起來不夠『夸張』。

所以個人最后還是在折騰立漂,浮漂選擇上因人而異,按個人喜好來就可以了。

餌料

對于餌料的選擇。拉餌是首選,從霧化誘魚,到上餌效率上來說,都是最有效的。

味型方面倒是沒有太多挑剔。記得小時候,用包餃子的面團,搓差不多芝麻大小的一粒,都可以釣到魚。所以現在的腥味、香味、奶香、谷味……只要有霧化能誘來魚,效果都會非常好。

今年用蝦腥版五糧油誘比較多。顆粒細,拉絲粉多,可拉大拉小,霧化效果也不錯,用習慣了之后還是比較順手。

藍鯽也用,但明顯顆粒要粗一些,小鉤拉起來不太均勻。所以用的也就少了。

如果水稍微深一點,而且想要后期嘗試釣個體稍大一點的魚的話,也可以向平時一樣打一下窩,但如果只是針對小雜魚拉餌抽窩就可以。

作釣時間

一年四季中,曾經冰釣遇到過紙上白條的情況,最晚一次是12月4號,溫度4度左右,用紅蟲遇到小魚鬧窩。

最近也碰到了突然降溫,大小魚都停口的情況。

在一天的時間段內,有過早上4點被小魚搞瘋的時候,也有過多次,太陽剛一落山小魚即刻閉口的神奇經歷。

綜合起來,在氣溫平穩的白天,能有空釣魚的一天里,撿個舒服的時段出釣就可以了。

釣點

小個體一點的魚還是會傾向食物豐富和有安全感的水域。對應的水草豐富,還有亂石較多的地方都可能是小魚的棲身之所

還是因為小魚的活性強,所以只要有魚就會有機會可以誘過來,釣點就可以選擇舒服養眼的水邊了。兼顧釣魚和美景,也是釣小魚的一個優勢吧。

文章開頭用了劉大師的素材,這里給人他正個名,4號袖鉤釣鳑鲏確實大了,但原因是人家找不到更小的了。

感謝觀貼,希望能對釣小個體魚種的釣友有幫助。

Tags:

欄目排行
欄目推薦
熱門tag
鯽魚 餌料 路亞 鱸魚 海釣 競技 北京 比賽 手竿 海竿 野釣 拋竿 翹嘴 餌料配方 窩料 泄力器 遛魚 船釣 夜釣 爆炸鉤 冰釣
最新評論
一二三四高清免费播放视频